怎么了解美学思想?

如题所述

【现代解释学的开创者是20世纪的德国哲学家M.海德格尔,他把传统解释学从方法论和认识论性质的研究转变为本体论性质的研究,从而使解释学由人文科学的方法论转变为一种哲学,并发展成为哲学解释学。海德格尔通过对"此在"的分析达到对一般"存在"的理解,并把理解作为一种本体论的活动。他提出了"解释学循环"这一著名理论,认为解释者对被解释对象的"认识预期"是待解释的意义的一个部分,理解活动的完成因而依赖于理解的"前结构",即一组在理解之前业已存在的决定理解的因素。于是,这一基本"循环性"始终存在于"前结构"与解释者的"情境"之间。不过,他强调这不是一个"恶性循环",而是"此在"进行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

  50年代末德国哲学家H.-G.加达默尔把海德格尔的本体论与古典解释学结合起来,使哲学解释学成为一个专门的哲学学派。他本人的学说也成为60年代以来欧美解释学的基础之一,影响甚广。加达默尔关于解释学的基本观点是:人文科学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相对性与文化差距性。他在美学、历史与语言这三个领域中,分别对这一主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人的存在局限于传统之中,其认识会有不可避免的"偏见"。人类历史由传统的各种力量积累而成,他称之为"效果史"。在"效果史"中,过去与现在相互作用,当前的认识受制于过去的传统因素。他认为真实的理解乃是各种不同的主体"视界"相互"溶合"的结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28

美的初步定义
  至此,我们已可以初步得出结论:一件事物或一个东西,如果它对我们是陌生的,同时又是熟悉的,我们就会觉得它美。或者换句话说,一件事物或一个东西,要想使观者对它产生美感,它就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个要素是陌生,另一个要素是熟悉。因此,在这里,从美的要素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给美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即:美就是陌生加上熟悉。用公式表达就是:
  陌生+熟悉=美
  进一步从这个美的公式出发,我们已可以初步推出一条审美中的基本定律。这条定律叫做“久看不知其美”。为什么呢?因为再美的东西,如果我们反复观看的话,它的陌生感(美的构成要素之一)就将逐步降低,以至最后全部消失;相对应地,它的美感也将逐步降低,以至最后完全消失。读者若有条件的话,可以做如下一个有趣的试验:找一个美女或美男,然后和她(他)到一个森林小屋中去隐居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不要见其他任何人,也不要照镜子看自己。总之,整天看见的只有这个漂亮的同伴。这样,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会感觉不到这个同伴的美了。(读者还可以做一个相反的试验,即找一个丑女或丑男到森林小屋中去隐居,这样,你就会发现另一条审美定律,叫做“久看不知其丑”。)
  让我再举两个陌生加上熟悉就能使人产生美感的例子。先举一个音乐上的例子。我们都知道,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不仅风靡了全中国,而且在西方国家也大受欢迎。为什么呢?因为对中国听众来说,它是陌生的西洋乐器音色加上熟悉的中国旋律;而对西方的听众来说,它是熟悉的西洋乐器音色加上陌生的中国旋律,总之,全是陌生加上熟悉,所以大家都觉得它美。
  再举一个原始人审美的例子。许多研究原始人审美能力的学者,都发现原始人基本不能欣赏大自然中的山水花鸟,同时也完全不能欣赏我们现代文明社会中的艺术作品(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什么呢?因为大自然中的山水花鸟对原始人来说是太熟悉了,一点陌生感也没有;而现代文明社会中的艺术品对他们来说又是太陌生了,一点熟悉感也没有。所以两者都不能使他们产生美感。信不信,只有当你拿出一件能使他们感到既陌生又熟悉的东西时,他们才能产生美感呢。
  最后,再说一下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甄嬛传》。《甄嬛传》之所以受到中国人的极度喜爱,就是因为它对我们是高度陌生的(清代望族的家庭生活),同时又是高度熟悉的(人物的观念、心态,人物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而对于西方人士来说,他们对《甄嬛传》的喜爱程度就远不如中国人,因为《甄嬛传》对他们来说,是过于陌生了一些。

第2个回答  2017-07-28

美的构成要素

  我们知道,尽管对美有种种不同的看法,但大家都承认美(感)是客观存在的。首先我们来讨论构成美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也就是说,一件事物究竟具备了哪些要素才会使我们觉得它美。

  一、美的第一要素:陌生(感)
  让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经验谈起。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久居在大都市中的人们,一旦偶尔置身于农村的田园风光中,他们大多会静静地注视着,并由衷地赞叹一声:“真美!”而长期生活在当地的农村人,面对田园风光,却很少发出这样的感叹。同样,自小就生长在农村的青年,一旦打工进入大都市,他们也常会伫立街头,面对林立的高楼、闪亮的霓虹灯而赞美不已;而自小就生活在大都市中的人们却很少这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为什么同样的田园风光,对城市人就显得美,而对农村人就显得不美;同样的城市风光,对农村人就显得美,而对城市人就显得不美呢?道理不难想像:因为农村的田园风光对于都市人来说,是陌生的;而都市的风光对于农村人来说,也是陌生的。我们由此可以初步推断出,只有陌生的东西才能使人产生美感,陌生感是美的基本要素之一。再通俗点儿说,如果一个东西或一件事物能使我们产生美感,使我们觉得它美,那么,它对我们来说,就必须(至少在一定的程度上)是陌生的。
  让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一位朋友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许多年前,上海的旅行社为了吸引更多的北京市民去上海旅游,想在北京举办一个上海风光摄影展。他们很精明地邀请了几位自小生长在北京、而从没有去过南方都市的摄影家到上海去实地拍摄,然后用这些北京摄影家拍的上海风光照片来举办这次展览。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才能拍到独特的对北京市民有陌生感的上海风光照片,北京人看了才会觉得美,才愿意去上海旅游。反过来设想一下,若是由上海本地的摄影家来拍上海的风光照片,效果肯定不会有这么好。因为他们不易看出哪些上海风光对北京人来说是最陌生的。由此事例也可以看出,陌生感确实是美的一个基本要素。
  再如,同样象征着生命力的鲜花和绿叶,为什么鲜花看上去很美,而绿叶看上去美的程度就要相对弱许多呢?因为绿叶的生长期(半年以上)要比鲜花的开放期(十几天到几十天)长许多。换句话说,绿叶给我们的陌生感要比鲜花给我们的陌生感弱得多,所以,我们会觉得绿叶不太美,而鲜花却美得多。试想,要是一年到头都是鲜花怒放,而只有少数几天甚至几小时才有绿叶摇曳,那我们肯定就会觉得绿叶比鲜花美了。另外,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某些树种,例如银杏树和枫树,当它们枯干后,往往会改变自己的颜色,变黄或是变红,从而显得非常美丽,引得游人蜂拥前往。为什么枯干了的、生命力已丧失了的红叶,比生机勃勃的绿叶还好看呢?这也是因为红叶比绿叶存留期更短,从而更陌生,因此才显得更美。(也许有读者会问:“枯萎的花朵比开放的鲜花存留期更短,因此就更陌生,但为什么枯萎的花朵一点也不美呢?”原因见下节。)
  人的相貌的美丑,若细心观察的话,也会发现陌生感仍在里面起相当的作用。假设有两个人,长得同样漂亮,其中一人和你是同事,天天在一起,而另一人是你的一个客户,数月半年才见一面,那么你一定会觉得后者要比前者更美一些,因为后者要比前者更陌生。实际上,即使是同一个人,陌生感也会对其相貌起着相当的作用。我有位朋友是教师,他的妻子是外地人,长得不错。他们俩感情很好,每半年(寒暑假)才见一次,相聚那么二十几天。这位朋友告诉我,每次相聚,第一天时妻子相貌显得最美,随后美感逐渐降低,而临到分手时,妻子的相貌相对来说已经不那么美了。我给他的解释是:第一天陌生感最强,所以最美。二十几天后,虽然妻子的相貌本身没改变,但陌生感已大大降低了,所以美感也就相应减弱了。
  最后,我再举一个人人都会有的体验。假设你的一位同事、朋友今晚邀请你去观看一出戏剧或一场电影,而你前一天刚好看过了,那么不管这出戏和这场电影本身多美、多好看,恐怕你都不愿再陪你的朋友去看第二遍了。为什么呢?因为你已经看过了,它对你已经不陌生了。
  总之,我们可以说,陌生感是美的基本要素之一。

  二、美的第二要素:熟悉(感)
  如果只因为上面讲的就得出结论,认为凡是陌生的东西就是美的东西,那可就大错特错了。问题不会如此简单。实际上,除了陌生之外,美还有另一个要素,更确切地说,有另一个性质完全相反的要素,那就是:熟悉。这似乎有些奇怪。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仍拿上面所举的看电影的例子来说,如果这个电影制作得不好,胡编乱造,人们看了以后往往会说:“一点也不好看,太假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这个电影中,我们看不到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内容和生活逻辑。换句话说,一个电影要想打动我们,让我们喜欢看,觉得它美,它就必须让我们觉得它“熟悉”。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让我们觉得它“真”。总之,一部电影光有陌生的故事情节和陌生的人物形象,还不够,它还必须有我们所熟悉的社会生活逻辑,这样才能够吸引我们,使我们觉得它好看,觉得它美。
  再拿上一节中说过的观赏农村田园风光和都市风光来说,观赏者在“陌生的”景象之中,实际上仍能发现他所“熟悉的”东西。例如,都市人在进入现实中的农村田园之前,实际上他已经从图片中,电视电影中、文学作品中,以及从别人的描述中,事先对农村的田园风光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说他的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个对农村风光的“模式化”的看法。他们已经知道了田园风光一般要包括哪些东西,例如,成片的麦田地、绿树荫中的农舍小院、以及牛马车、鸡鸭狗等。如果他们在某个“现代化”了的农村中看不到上述那些在他们的头脑中事先已存在的、已模式化的、他们认为农村中应该有的,总之那些他们所“熟悉的”东西,他们就会觉得失望,当然也会觉得这个“现代化”的农村风光并不是真正的农村田园风光。他们会说:“这哪是农村呀,一点也不像!不美!”
  最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鲜花美的例子。严格地说起来,并不是所有的花朵看上去都同样美丽,我们总会觉得有些花朵很美丽,有些花朵则不太美丽。原因何在呢?原因就在于,每当我们看到一种陌生的新花朵时,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把这种新花朵和我们头脑中过去所存在的、有关花朵的某种“固定模式”进行比较,十分相似的我们就会觉得它很美,有点差别的我们就会觉得它不太美。例如,我们平常所看到的花、所熟悉的花都是花瓣呈圆心对称、叶片呈左右螺旋对称,且花的数量和大小与绿叶的数量和大小有一个大致的比例;若你现在突然看见一种花瓣叶片均不对称、且大小也不成比例的花(假设有这样有花存在),那么我们就会觉得这种花看上去很别扭,一点也不美。原因就在于我们在这种花朵上看不到我们所熟悉的东西。另外,上节中曾提到枯萎的花朵一点也不美,原因就在于花朵枯萎时会产生外观形状变化,变成了无规则的、为我们所不熟悉的形式,因此就不美了。假如花朵枯干时,像叶子枯干时那样,并不产生形状变化,那我们就依然觉得它熟悉,它美丽,甚至更美丽(实际上,存在一种“干花艺术”,即:使用一种特殊技术使花枯干而不变形。这种“干花”是很美的)。
  至于人的相貌,更必须有我们所熟悉的东西才能显得美丽。若有人天生只长一只眼睛或天生就没有长鼻子(够陌生的了!)那我们就不仅觉得他丑,而且简直觉得他可怕了。因为,我们在他的脸上看不到平常我们所熟悉的五官。
  总之,“熟悉”感也是美的基本要素之一。

  三、美的初步定义
  至此,我们已可以初步得出结论:一件事物或一个东西,如果它对我们是陌生的,同时又是熟悉的,我们就会觉得它美。或者换句话说,一件事物或一个东西,要想使观者对它产生美感,它就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个要素是陌生,另一个要素是熟悉。因此,在这里,从美的要素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给美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即:美就是陌生加上熟悉。用公式表达就是:
  陌生+熟悉=美
  进一步从这个美的公式出发,我们已可以初步推出一条审美中的基本定律。这条定律叫做“久看不知其美”。为什么呢?因为再美的东西,如果我们反复观看的话,它的陌生感(美的构成要素之一)就将逐步降低,以至最后全部消失;相对应地,它的美感也将逐步降低,以至最后完全消失。读者若有条件的话,可以做如下一个有趣的试验:找一个美女或美男,然后和她(他)到一个森林小屋中去隐居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不要见其他任何人,也不要照镜子看自己。总之,整天看见的只有这个漂亮的同伴。这样,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会感觉不到这个同伴的美了。(读者还可以做一个相反的试验,即找一个丑女或丑男到森林小屋中去隐居,这样,你就会发现另一条审美定律,叫做“久看不知其丑”。)
  让我再举两个陌生加上熟悉就能使人产生美感的例子。先举一个音乐上的例子。我们都知道,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不仅风靡了全中国,而且在西方国家也大受欢迎。为什么呢?因为对中国听众来说,它是陌生的西洋乐器音色加上熟悉的中国旋律;而对西方的听众来说,它是熟悉的西洋乐器音色加上陌生的中国旋律,总之,全是陌生加上熟悉,所以大家都觉得它美。
  再举一个原始人审美的例子。许多研究原始人审美能力的学者,都发现原始人基本不能欣赏大自然中的山水花鸟,同时也完全不能欣赏我们现代文明社会中的艺术作品(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什么呢?因为大自然中的山水花鸟对原始人来说是太熟悉了,一点陌生感也没有;而现代文明社会中的艺术品对他们来说又是太陌生了,一点熟悉感也没有。所以两者都不能使他们产生美感。信不信,只有当你拿出一件能使他们感到既陌生又熟悉的东西时,他们才能产生美感呢。
  最后,再说一下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红楼梦》。《红楼梦》之所以受到中国人的极度喜爱,就是因为它对我们是高度陌生的(清代望族的家庭生活),同时又是高度熟悉的(人物的观念、心态,人物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而对于西方人士来说,他们对《红楼梦》的喜爱程度就远不如中国人,因为《红楼梦》对他们来说,是过于陌生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