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清朝旗头

如题所述

先把两鬓头发各取一缕往后扎起来~
扎个团~
再取耳以上的两缕头发向后扎起
接着把下面的辫子盘到上面的发髻上
用卡子固定住!
记得盘发的时候分缕来盘,发束尽量少一点,才可以盘出想要的效果!
盘好后用发簪固定住!
然后取黑色厚卡纸
用剪刀剪出想要的形状
剪出这样的 一个燕尾
再取假发适量
假发盘好任意形状固定在刚剪好的燕尾卡纸上,然后固定在脑后,把自己剩下的头发分两缕交叉向上固定在发髻处
接下来做旗头的底座,这个可以确保旗头固定在发髻上 剪出一个长方形,卷成圈,剪开三分之二
再接着来做旗头的形状了,用剪刀剪出各种想要的旗头形状!各种形状各种美!
然后把假发束依次固定上去!
把假发完整的包住整个卡纸,然后加以固定
接下来做旗头(大喇翅)上面的金色长条(扁方)。 用到的材料有:金色广告纸,长尺子,五毛硬币若干, 用金纸平整包住整个尺子,然后在上面呈等距离分布贴上五毛钱的硬币
在饰品中找出一些类似旗头上古代发饰的配饰
旗头上的花 可以找些真花
或者一些大大小小的假花
找些彩色的线,以及一些彩色的珠子。做旗头上的流苏。(大爱流苏)
找些合适的耳环搭配旗头造型
最后去厕所拿卷卫生纸,做服装上满族造型(白色条条围巾)搭配旗头~ 嘿嘿这个比较扯~但是很山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4
旗头,主要指满族妇女的发式。满族已婚妇女的发式多是绾髻。 入关前,满族妇女传统发式是辫发盘——髻,即将头发集于头顶,编成一条长辫,盘旋而上为盘。髻,这种发式简洁、利落,便于骑射远行,在野外宿营又可枕辫而眠。当时无论身份高低,贫富贵贱,发式比较雷同。 入关后,由于清政府实行的“剃发留头”的剃发令只限男,不限女,因而许多民间传统的女子发式得以保留。 在满汉文化逐渐融合的基础上,满族女子发式被汉族女子所模仿;汉族女子发式也在不同程度上被满族女子所模仿,由此而形成满、汉族女子发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变风格,极大的丰富了满族妇女的头饰。 其中主要的几种发式有“软翅头”、“两把头”、“一字头”、“架子头”、“大拉翅”、“燕尾”、“高粱头”等等,其间名称不同,形式稍异。如“两把头”和“架子头”等。有的是在其他发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成,即保留了原来发式的基本形状,又在某些地方有所创新,如从“两把头”到“大拉翅”等。还有的在其他民族习俗影响下,即保持自己民族发式。发式特征,又融进了其他民族的风格,形成了新的发式,如汉族的“如意缕”与满族的“如意头”。
至于满族中老年普通妇女在平常梳的“高粱头”,则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至今在满族聚居地仍可看到。满族妇女的发式和汉族妇女的发式相比,显得高大和夸张,具有艳丽夺目的效果,使发饰在满族妇女的服饰中占有较为突出的位置,并形成了满族妇女风韵独特的发式——旗头。 满族妇女不仅很讲究发式,也很注意头饰。在众多头饰中,大扁方头饰最为普遍。这是一根长约30厘米,宽约2、3厘米的银簪子,横于发髻之中。在清朝满族妇女的上层中,不仅要带旗头(一种用青绒、青缎做成的扇形头冠),而且要插上各种各样的银饰,如花针、压鬓针、大、小耳挖子等。满族妇女的耳环也与众不同,他们在耳朵上要扎三个耳眼,戴三只耳环,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满族女子平时梳两把j头,式样简朴。皆以真发挽玉或翠之横‘扁方,之上。”横插于发髻之上的类似发冠一样的扁方长三十二至三十三点五厘米,宽四厘米左右,厚零点二至零点三厘米。呈尺形,一端半圆,另一端似卷轴。如一变相横簪,无论是梳两把头或是大拉翅,它都是起到连接真、假发髻之中“梁”的作用。扁方的作用类似古代男子束发时用的长簪,也许扁方就是由此而演变过来的。扁方的质地多为白玉、青玉,少数为金、银制品。 清代中期,满洲贵族妇女开始盛行"旗头",也叫"旗头板"、"大拉翅"。就是以头顶发髻为座,上面放置旗头。旗头和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差不多,是一种扁形的冠,里面有铁架支撑,外面用青绒或青素缎等制成,正面有各种珠宝首饰的装点,侧面悬挂流苏。旗头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来的,由于是进关以后才流行起来的,所以,人们也把它叫"大京样"。
第2个回答  2011-02-02
清朝女子的旗头早期是将上面的头发分两部分缠绕在扁方上,并饰珠花、簪子、流苏等装饰。后来到了慈禧时期,慈禧为了美观又方便发明了大拉翅,就是上面类似于把子头型的帽子,把头发挽起盘在头顶,带上大拉翅固定住。既漂亮又方便。
第3个回答  2020-12-18
旗头现在主要是指两把头,用假发,或布,丝绸来做!先用铁丝做骨架,上面用扁方,在用假发,或丝绸裹住,点缀绢花,发饰,就做成一个旗头!
第4个回答  2011-01-20
清朝满族女子梳的把子头、是用扁方绕发固定的、扁方是一个类似于直尺一样的东西、旗头神马的都是后人拍电视剧途方便发明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