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视觉文化?

请问:有谁知道 视觉文化的内容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一 视觉文化的特点——是继文化研究、怪异理论和美国黑人研究之后产生的。已经从一个对从事艺术史、电影和媒体研究、社会学及其他视觉研究者有用的术语,变成了一个时髦的、也许有争议的研究交叉科学的新方法。可视性之所以被看重,是因为当今人类的经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视觉化和具象化了。在许多方面,工业化的和后工业社会中的人们如今就生活在视觉文化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可以将当下与过去区分开来。通俗报业一直关注着电影界的数字图像、后成像术的出现和医学成像术的发展,更不用说对互联网无休止的评论热潮了。这种被广泛认可的视觉的全球化,要求新的解释手段。同时,为了说明"视觉转向",这种向后现代状况的转变也要求对现代主义和现代性重新做出历史性阐释。
当然,后现代主义不单单是一种视觉经验。在阿尔让·阿帕都莱(Arjun Appadurai)所称之为"复杂、重叠、破碎"的后现代主义社会中,是不能期待整齐划一的。过去时代中也没有这种整齐划一,不管你是看哈贝马斯赞誉的18世纪咖啡屋公共文化,还是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描绘的19世纪报纸和出版业的印刷资本主义。正如这些著者无视其他更大范围的选择,只突出一个时代的某一特征作为分析手段一样,视觉文化是一种策略,用它来研究后现代日常生活的谱系、定义和作用。我们称之为分离的、破碎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最好从视觉上加以想象和理解,就好像它在19世纪经典地呈现在报纸与小说中一样。
西方文化一直把口语词看做智性活动的最高形式,而把视觉表象看做观念阐释的次等形式。而目前视觉文化作为一个研究课题的出现,发展了W.J.T.米歇尔所说的"图像理论",并向传统的言语霸权提出了挑战。根据这一理论,今天的西方哲学和科学对世界的理解,靠的是图像模式而不是文本模式。这对那种把世界看成书面文本的观念提出了重大挑战。那一观念是从诸如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这类基于语言学的运动以来就统治着知识界的讨论。在米歇尔看来,图像理论源自:
这样一种认识,即观看(看,凝视,瞥一眼,查看,监视和视觉快乐)或许与各种形式的阅读(破译、解码、翻译等)一样,是个很深刻的问题。"视觉经验"或"视觉教养"用文本模式是不可能得到全面解释的。
二 视觉文化的基本内容
1、视觉文化传播,特指文化传播的发展正出现这样的趋势:文化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传播(Visual Culture Communication),是指经由形象媒介,特别是影像媒介实施传播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播形态。视觉文化传播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方式的转变和形成,而且还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
2、视觉文化传播不但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产业形态。马克思主义的符号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逐步兴起,注重考察晚期资本主义的“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对货币资本、商品、生产工具和劳动力等因素的国际流动考察),其间,对视觉文化传播消费方式和形态的研究,已处于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
3、基于以上的理论范式,视觉文化研究将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当代社会生产的对象,已不再仅仅限于那些纯粹物质性的产品,当今的社会正在越来越多地生产“视觉符号产品”。视觉符号产品有两种类型,一是具有某种认知内容的,后工业的信息的商品;二是带有审美内容的,后现代商品。对这些“视觉符号产品”生产、流通与消费的研究,构成了视觉文化研究的新课题。
4、在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语言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而在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形态中,占据重要地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其影响上)是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其间,影视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十分巨大的产业形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7

推荐大家看书籍《视觉文化》,里查德·豪厄尔斯的书。

第2个回答  2014-02-24
现代对现实的解构不是在先锋派的工作室里,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正如情境主义者从报纸上收集那些貌似常态但却稀奇古怪的事情一样,我们也能借助大众视觉媒体看到日常生活现实的大崩溃。
第3个回答  2014-02-24
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统称为视觉文化。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30
视觉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正如通常所说,视觉文化研究的是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为何如此强调视觉形式表现经验,而并非短视地只强调视觉而排除其他一切感觉。首先引起人们注意这种发展的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他称之为世界图像的兴起(出现)。他指出:
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了……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不如说,根本上世界变成图像,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现代之本质。
视觉文化不依赖图像,而是依赖对存在的图像化或视觉化这一现代趋势。这种视像化使得现代与古代和中世纪判然有别,在那时,世界被理解为一部书。更重要的是,人们当时不把图像看成是再现,亦即模仿一个物体的人造物,而把它看成与那个物体密切相关的东西,甚至是和那物体同一的东西。对拜占庭教堂而言,一幅圣像就是它所再现的圣徒。许多中世纪的圣者遗物和圣骨箱,由于它们是圣徒或神体的一部分而具有神力。在意大利消防人员冒险抢救都灵的施鲁德教堂时,这些圣像的神力得以显示,据说那里的圣像上留有基督面部的印记。视觉文化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分析这些复杂的图像是如何汇聚在一起的。这些图像并非源于一种媒介或产生于某一个学术界明确划分的地方。视觉文化把我们的注意力引离结构完善的、正式的观看场所,如影院和艺术画廊,而引向日常生活中视觉经验的中心。关于看和看的状态的不同观念,在所有的视觉亚学科之间及其内部颇为盛行。当然,这种做法对于区分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态度因具体情况而有所变化,诸如我们是去看电影、在家看电视,还是去参观美术展览有所不同。然而,我们的绝大多数视觉经验并不是产生于这些正式的、有结构的观看时刻。正如伊雷特·罗戈夫(Irit Rogoff)在她的论文中指出的:我们留意到的一幅画可能出自于一本书的护封或一则广告中;看电视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观看者的个人行为;我们可以像在传统的电影院里看电影一样,从录像带、飞机或有线电视上看到电影。正像文化研究已寻求了解人们在大众文化消费中创造意义的诸种方式一样,视觉文化首先研究人们日常生活的视觉经验,包括生活快照、盒式录像机,甚至于风靡一时的艺术展览。
视觉文化必定是一个历史学科,它建立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之上,即视觉形象不是稳定不变的,在现代性的特殊时刻,它改变着与外界现实的关系。正如哲学家利奥塔曾论述过的:“现代性,无论出现于何地,都离不开信仰的崩溃,离不开在现实世界中对现实匮乏的发现--这一发现是与其他现实事物的介入相关联的”。当一种表征现实的方式失去根基时,另一种方式会在它消失之前取而代之。古代政体(1650?1820)形象的形式逻辑最初让位于现代社会(1800?1975)照片的辩证逻辑。传统形象服从它自身的规则,该规则与外部世界无关。例如,透视法是依赖观看主体用一只眼睛、从某一点仔细观察形象。尽管没有人真的这样做,但这一形象具有内在的连贯性,因而是可信的。当透视法宣称的所谓"对现实最准确的再现失去了基础时,电影和摄影就创造一种全新的、与现实的直接联系,以至于我们乐于承认从形象看到的是“真实”。一张照片所显示的某物必定是摄影机镜头前某一点确实存在过的。这一形象是辩证的,因为它把观看者与其所再现的过去时空的某一瞬间联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