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县的主要街道

如题所述

民国时期南安县城只有三街四巷。即:中山街、炭埔街、井脚街、公洽巷、石头巷、庄厝巷、直街巷。总长不足1000米。道路狭窄,高低不平,均系土路面,没有排水管道,每逢风雨天,总是土沙遍地、泥泞满街。房屋建筑总面积2.8万平方米。大部分为土木结构的平屋,只有中山街有少数二层楼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城建设全面规划,分步实施。至1992年,共改建、扩建街道6条,新建9条,街道弄巷总长5295米,为民国时期街道弄巷总长的5倍。镇区范围也由0.3平方公里扩展到1.5平方公里。铺设地下管道2.1公里,引水排入西溪或柳湖。
经过改建、扩建和新建的街道的弄巷有:
中山街:旧路改造。1981年路面铺石砖,由土路改为石路面,全长由原来270米增到320米,路面拓宽为8.7米。
民主街:原名炭埔街。1981年路面铺石砖,全长由原来8米增至300米,宽3~5米。主要单位有南安县第二招待所、农业银行城关营业所、南安边防大队和国营南安华侨友谊公司第二门市部,均为旧平屋改建为三层楼房。
井脚街:1981年改建,土路面改铺水泥路面,全长150米,宽5米,为居民住宅区。
新华街:1957年新建路基,1964年截弯取直和平整,并铺设500米水泥路面,1981年续建水泥路面,全路延伸到1200米,宽12米(不包括两侧人行道)。从1980年至1988年,由单位自筹经费为主、上级主管部门拨款补助,逐年投资在新华路两侧兴建一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办公用房和营业用房,形成县城主要街道,遂改新华路为新华街。建筑物有南安工业经理部为六层以上楼房,其余的均为四层、五层楼房。东侧有国营南安饮服公司南侨旅馆、南安县归国华侨联谊会大厦、泉州公路分局南安公路段、溪美第一市场、群众戏院、新华书店、国营南安医药公司门市部、国营南安糖酒公司、南安县建设委员会、南安县二轻局、南安中旅社、国营南安华侨友谊公司、南安县商业局、国营南安县食品公司、南安县邮电局、南安县外经贸委、工商银行南安支行、南安县防疫保健站、南安果品公司、南安水产公司、人民银行南安支行、建设银行南安支行、南安县保险公司、南安县水产局等。西侧有溪美卫生院、南安县物资局、国营南安中百公司和五交公司、南安县实验小学、南安县工业经理部、南安县木材公司、南安县交通局、南安县供销联合社,南安县中医院、南安县人民武装部、南安县人民检察院、南安县外贸公司、南安县人民会堂、南安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南安县人民法院、南安县妇幼保健所、中国银行南安支行、南安县粮食局、南安县农机管理局、南安县医院等。
西溪路:1981年,修建南安大桥至普尾公路命名为西溪路,全长1150米,宽12米,柏油路面。南侧有南安汽车站、南安交警大队、新华书店、南安县烟草专卖局、南安农机公司、南安燃料公司、南安劳动服务公司、南安石油公司、南安木器厂、南安化工厂、南安酒厂。北侧有基督教堂、溪美旅社、南安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南安公交公司、农业银行南安支行、南安县总工会、南安县种子公司、南安美术工艺厂等。
环城路:1981年新建,全长500米,宽10.2米,泊油路面。北侧为西溪(晋江)。南侧有南安县水电局、西溪防洪堤管理处、溪美供销社等。
环城西路:1981年新建,全长500米,宽4米,土路面,居民住宅区,终点有南安县精神病防治院。
湖新路:1981年新建,全长250米,宽5米,土路面,两侧建有南安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和建筑设计室等,1991年改土路为水泥路面。
湖中路:1984年新建,全长800米,宽5米,路东临湖。路西有南安县公安局、南安县环保局、南安实验幼儿园、南安柳城中学、防疫站等。土路面。
柳新路:1984年新建,从顶溪美到粮站,全长400米,宽5米。南安县人民政府大院为柳新路门牌第1号。溪美镇政府驻地在柳新路。1991的改土路为水泥路面。
柳溪巷:1981年,由原公洽巷改建,全长125米,宽3米,水泥路面,平屋为主,有55个店面。
直街巷:1981年,由原直街巷改建,全长150米,宽3~5米,水泥路面。
五柱巷:1987年改建,全长400米,1991年铺设水泥路面。
郑成功街:1991年新建,位于南安大桥至车站的路段。长250米,宽29米,水泥路面,为泉州到安溪的交通要道。两侧的建筑物共14幢6层以上的商品楼房,建筑面积3.12万平方米。
何厝街:1992年新建,位于环城路至第一招待所路段。长130米,宽11米,水泥路面。两侧的建筑物共有8幢7层的商住综合大楼,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