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可导致伤口迁延不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1-29
每个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会受伤,出现伤口。当然大部分是小伤,多能自行愈合,但有些伤口会迁延不愈,影响生活工作,甚至危及生命。如俗称的“老烂脚”是较常见的疑难伤口,有静脉曲张,糖尿病,外伤后感染,丝虫病等原因引起。另外,长期卧床的老人或截瘫病人脊柱突出部位的褥疮也非常多见。但临床上最常见的难愈伤口应该还是外伤或烧伤后不及时处理而造成伤口感染.扩大和加深。引起伤口迁延不愈的机制比较复杂,多种因素交织。在近几十年对创面愈合机制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循环障碍 也即伤口的血液供应不足,难以提供伤口愈合必须的足够的氧气与营养,导致伤口愈合困难。具体有外伤导致的血管断裂.堵塞,炎症反应造成的血液缓慢;静脉曲张,血液回流障碍;因糖尿病.高龄.长期吸烟等引起动脉狭窄或闭塞;伤口基底瘢痕挛缩,压迫血管;运动障碍者长时间局部皮下血管受压,引起皮肤缺血坏死。神经 体液调节障碍,细胞代谢紊乱 糖尿病.截瘫.卒中后遗症,小儿麻痹症等引起失神经支配,肌肉萎缩,关节畸形,感觉障碍,外力容易导致皮肤损伤,且缺少有效地神经调节,伤口愈合困难。糖尿病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患者,葡萄糖.氨基酸等长期不能有效进入细胞,细胞缺乏能量,原料,功能下降,愈合困难。免疫功能紊乱 长期存在的伤口,大量白细胞堆积,在再次受到微生物.异物.张力.损伤等因素刺激下,白细胞反应过度,破坏自身活组织,如线结反应,我们称之为“免疫高敏”;由于血液供应差,细胞代谢及其调节能力下降等因素导致局部细胞功能下降,引起免疫低下等情况,不能有效调节,辅助愈合过程,不能有效杀灭入侵的微生物,分解坏死组织,导致愈合困难,原有基础性的免疫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长期服用激素等药物的患者,因免疫紊乱影响愈合的可能性更大。伤口愈合环境差 细胞活动需要有良好的生物学环境,不能有太多的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坏死细胞能够得到及时清除;以及适当的适度.温度.酸碱度.电解质.应力.电磁力等理化环境,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良好的固定和保护;需要有足够的营养供应。医学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对应地改善伤口愈合血液供应,减少微生物.异物.坏死组织,改善伤口愈合的环境,甚至给予适当的力.光.电.磁等刺激,以改善细胞代谢及免疫功能,改善愈合困难的状态。另外,对于慢性伤口,由于其结构紊乱,适应能力差,容易反复,因此还要培养其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