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希表中查找成功和不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如何计算??

在等概率查找元素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查找不成功的次数表如下表所示

Key 7 8 30 11 18 9 14

Count 3 2 1 2 1 5 

所以ASLunsuccess= (3+2+1+2+1+5+4)/ 7 = 18/7。

下面看下2010年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中一个考哈希表的题。

Question1:

将关键字序列(7、8、30、11、18、9、14)散列存储到散列表中。散列表的存储空间是一个下标从0开始的一维数组,散列函数为: H(key) = (keyx3) MOD 7,处理冲突采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要求装填(载)因子为0.7。

(1) 请画出所构造的散列表。

(2) 分别计算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和查找不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Ans:

(1).首先明确一个概念装载因子,装载因子是指所有关键子填充哈希表后饱和的程度,它等于 关键字总数/哈希表的长度。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确定哈希表的长度为 L = 7/0.7 = 10;因此此题需要构建的哈希表是下标为0~9的一维数组。根据散列函数可以得到如下散列函数值表。

H(Key) = (keyx3) MOD 7, 例如key=7时, H(7) = (7x3)%7 = 21%7=0,其他关键字同理

Key 7 8 30 11 18 9 14

H(Key) 0 3 6 5 5 6 0

采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处理冲突,所构造的散列表为:

地址 0 1 2 3 4 5 6 7 8 9

关键字 7 14 8 11 30 18 9

下面对散列表的构造方式加以说明,注意表1中的关键字7和14,30和9, 11和18,这三组关键子的H(Key)值相同。

这在构建散列表时就会产生冲突,因为他们的地址相同,所以要通过一定的冲突处理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依题,采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处理冲突。下面详细介绍如何构建散列表:

第一个key 7,它的地址是0,因此放到散列表的数组下表为0的位置,这个位置上没有关键字,因此没有冲突可以直接填入;

第二个key 8,它的地址是3,因此放到散列表的数组下表为3的位置,这个位置上没有关键字,因此没有冲突可以直接填入;

第三个key 30,它的地址是6,因此放到散列表的数组下表为6的位置,这个位置上没有关键字,因此没有冲突可以直接填入;

第四个key 11,它的地址是5,因此放到散列表的数组下表为5的位置,这个位置上没有关键字,因此没有冲突可以直接填入;

第五个key 18,它的地址是5,因此放到散列表的数组下表为5的位置,但这个位置上已经有关键字11,遇到了冲突。

此时我们根据线性探测再散列法来处理这个冲突,探测下一个位置6, 6这个位置上已经存在关键字30则继续增加步长1,因此现在的新地址应为7,位置7上没有关键字,放入即可,到此冲突已经解决;

第六个key 9,它的地址是6,因此放到散列表的数组下表为6的位置,但这个位置上已经有关键字30,遇到了冲突,探测下一个位置7, 7这个位置上已经存在关键字18则继续增加步长1,因此现在的新地址应为8,位置8上没有关键字,放入即可;

第七个key 14,它的地址是0,因此放到散列表的数组下表为0的位置,但这个位置上已经有关键字7,遇到了冲突,探测下一个位置1, 位置1上没有关键字,放入即可;

到这一步所有关键字均已填入,散列表已经构造完成,如表2所示。

(2)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平均查找长度:

这一问可以根据第一问的构造过程求解:

key7一次就填入了表中,因此查找次数为1,同理8, 30, 11查找次数均为1; key18 进行了3次放入操作,探测位置分别是5,6,7 ,因此查找次数为3;key9也是3次;key14 进行了两次探测,因此查找次数为2。次数表如表3所示

Key 7 8 30 11 18 9 14

Count 1 1 1 1 3 3 2

所以ASLsuccess= (1+1+1+1+3+3+2)/ 7 = 12/7。

等概率情况下查找不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接下来讨论不成功的情况, 看表2,计算查找不成功的次数就直接找关键字到第一个地址上关键字为空的距离即可, 但根据哈希函数地址为MOD7,因此初始只可能在0~6的位置。等概率情况下,查找0~6位置查找失败的查找次数为:

看地址0,到第一个关键字为空的地址2的距离为3,因此查找不成功的次数为3.

地址1, 到第一个关键为空的地址2的距离为2,因此查找不成功的次数为2.

地址2, 到第一个关键为空的地址2的距离为1,因此查找不成功的次数为1.

地址3,到第一个关键为空的地址4的距离为2,因此查找不成功的次数为2.

地址4,到第一个关键为空的地址4的距离为1,因此查找不成功的次数为1.

地址5,到第一个关键为空的地址2(注意不是地址9,因为初始只可能在0~6之间,因此循环回去)的距离为5,因此查找不成功的次数为5.

地址6,到第一个关键为空的地址2(注意不是地址9,因为初始只可能在0~6之间,因此循环回去)的距离为4,因此查找不成功的次数为4.

因此查找不成功的次数表如下表所示

Key 7 8 30 11 18 9 14

Count 3 2 1 2 1 5 

所以ASLunsuccess= (3+2+1+2+1+5+4)/ 7 = 18/7。

扩展资料:

散列函数能使对一个数据序列的访问过程更加迅速有效,通过散列函数,数据元素将被更快地定位。

实际工作中需视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哈希函数,通常考虑的因素有:

· 计算哈希函数所需时间

· 关键字的长度

· 哈希表的大小

· 关键字的分布情况

· 记录的查找频率

1.直接寻址法:取关键字或关键字的某个线性函数值为散列地址。即H(key)=key或H(key) = a·key + b,其中a和b为常数(这种散列函数叫做自身函数)。若其中H(key)中已经有值了,就往下一个找,直到H(key)中没有值了,就放进去。

2. 数字分析法:分析一组数据,比如一组员工的出生年月日,这时我们发现出生年月日的前几位数字大体相同,这样的话,出现冲突的几率就会很大,但是我们发现年月日的后几位表示月份和具体日期的数字差别很大,如果用后面的数字来构成散列地址,则冲突的几率会明显降低。

因此数字分析法就是找出数字的规律,尽可能利用这些数据来构造冲突几率较低的散列地址。

3. 平方取中法:当无法确定关键字中哪几位分布较均匀时,可以先求出关键字的平方值,然后按需要取平方值的中间几位作为哈希地址。这是因为:平方后中间几位和关键字中每一位都相关,故不同关键字会以较高的概率产生不同的哈希地址。

4. 折叠法:将关键字分割成位数相同的几部分,最后一部分位数可以不同,然后取这几部分的叠加和(去除进位)作为散列地址。

数位叠加可以有移位叠加和间界叠加两种方法。移位叠加是将分割后的每一部分的最低位对齐,然后相加;间界叠加是从一端向另一端沿分割界来回折叠,然后对齐相加。

5. 随机数法:选择一随机函数,取关键字的随机值作为散列地址,通常用于关键字长度不同的场合。

6. 除留余数法:取关键字被某个不大于散列表表长m的数p除后所得的余数为散列地址。即 H(key) = key MOD p,p<=m。不仅可以对关键字直接取模,也可在折叠、平方取中等运算之后取模。对p的选择很重要,一般取素数或m,若p选的不好,容易产生同义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哈希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下面看下2010年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中一个考哈希表的题。(有细心的朋友指出答案是错的,但是计算方法是对的,大家看看方法就好了)

Question1:

将关键字序列(7、8、30、11、18、9、14)散列存储到散列表中。散列表的存储空间是一个下标从0开始的一维数组,散列函数为: H(key) = (keyx3) MOD 7,处理冲突采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要求装填(载)因子为0.7。

(1) 请画出所构造的散列表。

(2) 分别计算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和查找不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Ans:

(1).首先明确一个概念装载因子,装载因子是指所有关键子填充哈希表后饱和的程度,它等于 关键字总数/哈希表的长度。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确定哈希表的长度为 L = 7/0.7 = 10;因此此题需要构建的哈希表是下标为0~9的一维数组。根据散列函数可以得到如下散列函数值表。

H(Key) = (keyx3) MOD 7, 例如key=7时, H(7) = (7x3)%7 = 21%7=0,其他关键字同理。

Key 7 8 30 11 18 9 14
H(Key) 0 3 6 5 5 6 0

(表1)

采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处理冲突,所构造的散列表为:

地址 0 1 2 3 4 5 6 7 8 9
关键字 7 14 8 11 30 18 9

(表2)

下面对散列表的构造方式加以说明,注意表1中的关键字7和14,30和9, 11和18,这三组关键子的H(Key)值相同,这在构建散列表时就会产生冲突,因为他们的地址相同,所以要通过一定的冲突处理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依题,采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处理冲突。下面详细介绍如何构建散列表:

第一个key 7,它的地址是0,因此放到散列表的数组下表为0的位置,这个位置上没有关键字,因此没有冲突可以直接填入;

第二个key 8,它的地址是3,因此放到散列表的数组下表为3的位置,这个位置上没有关键字,因此没有冲突可以直接填入;

第三个key 30,它的地址是6,因此放到散列表的数组下表为6的位置,这个位置上没有关键字,因此没有冲突可以直接填入;

第四个key 11,它的地址是5,因此放到散列表的数组下表为5的位置,这个位置上没有关键字,因此没有冲突可以直接填入;

第五个key 18,它的地址是5,因此放到散列表的数组下表为5的位置,但这个位置上已经有关键字11,遇到了冲突,此时我们根据线性探测再散列法来处理这个冲突,探测下一个位置6, 6这个位置上已经存在关键字30则继续增加步长1,因此现在的新地址应为7,位置7上没有关键字,放入即可,到此冲突已经解决;

第六个key 9,它的地址是6,因此放到散列表的数组下表为6的位置,但这个位置上已经有关键字30,遇到了冲突,探测下一个位置7, 7这个位置上已经存在关键字18则继续增加步长1,因此现在的新地址应为8,位置8上没有关键字,放入即可;

第七个key 14,它的地址是0,因此放到散列表的数组下表为0的位置,但这个位置上已经有关键字7,遇到了冲突,探测下一个位置1, 位置1上没有关键字,放入即可;

到这一步所有关键字均已填入,散列表已经构造完成,如表2所示。

(2)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平均查找长度:

这一问可以根据第一问的构造过程求解:

key7一次就填入了表中,因此查找次数为1,同理8, 30, 11查找次数均为1; key18 进行了3次放入操作,探测位置分别是5,6,7 ,因此查找次数为3;key9也是3次;key14 进行了两次探测,因此查找次数为2。次数表如表3所示

Key 7 8 30 11 18 9 14
Count 1 1 1 1 3 3 2

(表3)

所以ASLsuccess= (1+1+1+1+3+3+2)/ 7 = 12/7。

等概率情况下查找不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接下来讨论不成功的情况, 看表2,计算查找不成功的次数就直接找关键字到第一个地址上关键字为空的距离即可, 但根据哈希函数地址为MOD7,因此初始只可能在0~6的位置。等概率情况下,查找0~6位置查找失败的查找次数为:

看地址0,到第一个关键字为空的地址2的距离为3,因此查找不成功的次数为3.

地址1, 到第一个关键为空的地址2的距离为2,因此查找不成功的次数为2.

地址2, 到第一个关键为空的地址2的距离为1,因此查找不成功的次数为1.

地址3,到第一个关键为空的地址4的距离为2,因此查找不成功的次数为2.

地址4,到第一个关键为空的地址4的距离为1,因此查找不成功的次数为1.

地址5,到第一个关键为空的地址2(注意不是地址9,因为初始只可能在0~6之间,因此循环回去)的距离为5,因此查找不成功的次数为5.

地址6,到第一个关键为空的地址2(注意不是地址9,因为初始只可能在0~6之间,因此循环回去)的距离为4,因此查找不成功的次数为4.

因此查找不成功的次数表如下表所示

Key 7 8 30 11 18 9 14
Count 3 2 1 2 1 5 4
(表4)
所以ASLunsuccess= (3+2+1+2+1+5+4)/ 7 = 18/7。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1
问到这个问题太专业了,我没有办法回答你,不好意思。
第3个回答  2011-01-10
很复杂啊,最好找专业的人操作给你看,几句话说不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