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应不应该陪读?

想知道那些一路陪读升入大学的孩子后来到底怎样,会不会因为陪读把孩子变成一个听话的机器,长大了反倒没出息

我的个人看法是家长不应该“陪读”。



为了能让孩子安心的学习,很多父母都会把工作辞掉,做孩子的专职保姆,进行全程陪读。专家表示,“陪读”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孩子后勤工作,但对于孩子的独立性以及其它能力的培养都是很不利的。


家长没必要“陪读”孩子自立最重要     

王女士的儿子John从小一开始,班主任就在家长会上明确提出家长的“陪读”要求,有一本专门的“作业记录本”,每天由孩子带给家长,里面是每天的作业清单,不但会布置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完成的作业,如默写单词、背课文,还要求家长每天要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签名确认。

王女士告诉笔者:“我属于少数不配合的家长,学校想培养乖宝宝,可我要的是自立的孩子,有主见有思想。我几乎不会去检查他的作业,除非他遇到问题主动提出需要帮助。”王女士一直认为孩子的成绩差不多就行了,升学的关键时候认真点就没问题。“以后走上社会,‘书呆子’可没有竞争力。”


家、校应分工明确“陪读”不在家长分工行列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表示,对于学生的学习,学校应该和家长明确分工,而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行为规范,比如坐姿不正确、做作业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等,家长一定要担负起教育的责任。而对于家庭作业,这完全属于学科教育的范畴,应该是老师的责任,而不属于家长。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过小,不能独立完成家长布置的作业,对此,张人利表示,如果孩子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排除学习兴趣和行为习惯的因素外就是老师的因素了,说明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科学,过多或者过难。   

张人利表示,现在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太过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了,学校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有超过80%的一年级的小朋友已经在幼儿园时期学习过英语,而这本应该属于小学的教学任务。     

尚德实验小学校长叶翡也认为,培养孩子的自立和自学能力很重要,因此“陪读”行为没有必要。


家长辅导孩子功课可从五方面着手     

首先,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安静、和谐的环境会让孩子心静。如爸爸在看报,妈妈在看书,孩子在写作业,这样一个学习的良好氛围。     

其次,和孩子一起制订计划。家长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个作息时间表,尽管是双休日,也应该让孩子养成学习、生活有条不紊的好习惯。     

第三,培养好习惯。家长应该积极培养孩子按时做作业的良好习惯,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帮助孩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逐渐培养孩子独立做作业的能力,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更要多花时间进行辅导。     

第四,鼓励与检查。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可以让孩子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差错,下次应该怎么去做?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吸取教训,避免今后再犯。而不应该是帮助孩子订正错误。订正错误的结果是家长取代了教师,老师没有办法发现孩子在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   

第五,注意分寸。孩子做作业遇难题时,家长可以采取分步法,即先给予提示,让孩子独自思考如何做下去,然后再出些类似的题目,帮助孩子加以巩固。还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三心二意,就坐在旁边“监视”,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但这样“监视”却会引起孩子的紧张情绪,反而不利于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13
孩子的成功来自于家人的陪伴与鼓励,还有在校时老师课堂上的监督与鼓励。在家时,当孩子在学习时,可以做在孩子旁边,拿本书看看,和孩子一起学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有家务在身,可以先做家务,可以跟孩子说些话,让他觉得父母并不是工作完回到家,就是除了干家务,就无所事事了,给了孩子精神上的激励。
除此以外,老师和家长也需要有效的沟通。当老师发现孩子有问题时,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解决问题,如果无效,就应向家长进行反应,通过信息反应,而不是电话,因为家长也要工作。家长当下班后看到老师反应的问题后,不应该是责骂,而是先进行沟通。父母跟孩子处成朋友,孩子才会去思考你的话,才可能主动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且以后还会主动跟你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而父母则可以发现孩子的问题,就可以及时进行引导,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优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7-13
不建议陪读,陪读的目的是为了孩子能更好的上学,得到一样东西必定会失去另一样东西,就让他自力更生,将来出社会才能更好的独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