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农村老人说话都带着不文明的口头语,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如题所述

其实对于农村的老人说话的时候,经常带着一些不文明的口头语,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毕竟农村的老人他们辛苦了大半辈子,他们的情绪总是需要有一个发泄的口子,说点不文明的口头语,让他们压抑的情绪得以发泄出来,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干体力活的人被形容成粗人,在一些电视剧当中,有的农民他们也会把自己行为成一个粗人。对于这些经常干体力活的人,他们是比较辛苦的,而且也比较累,所以有时候面对困境和一些无奈的事情,往往他们就会说一些不文明的口头语来发泄心中的无奈和愤怒,这也能够理解。

因为农村的老人他们长期从事一些体力劳作,所以身体容易处于一个缺乏微量元素或者维生素的情况中,自然他们的情绪就会不稳定,容易暴躁,所以说点粗话可以让他们的情绪得以缓和,自然我们就不要过于计较这个问题。根据科学的研究,经常干体力活的农村老人他们容易出汗,再出汗的时候容易导致体内的微量元素和营养元素的流失,皮肤也会变得粗糙,情绪也会急躁,所以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文明是这个社会要求的一个普遍要求。但文明它也需要一定的支撑,比如说文明需要这个教育,但对于有的农村老人他们普遍的教育并不是特别高,所以让他们改变这个不说文明的口头语,这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农村的一些老人有很多是五六十年代过来的,在那个年代他们经历了太多的痛苦煎熬和无奈以及绝望,所以养成了一些不文明的话语,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了,如果能够改变不说不文明的口头语,那么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毕竟文明一点,在工作和为人处事当中,自然就不容易引发矛盾,有的口头禅确实要不得。在农村有的老人说话带着不文明的口头语,其实只是一部分,也有一部分他们是不会说一些不文明的口头语的。我们应该要用客观包容的态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每一件事情都有正反两面,只要没有违反法律法规,我们就没有必要过多的干预别人的生活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27

不少的农村老人在说话的时候都会带一些不文明的口头语,我认为这样的现象在农村非常的普遍。尤其是对于农村的一些妇女,由于受到的文化程度比较低,说话做事的时候不会显得很粗鲁。但是对于农村当地的一些人员,由于风土民情还是比较朴实的说话的时候,总是会喜欢和不同的人群在一起共同聊天。在农村地区有很多老人都格外的喜欢开玩笑,尤其是会拿一些陌生人开玩笑。当别人在听到不愿意听的话时,就会直接开口辱骂了起来,但这样的辱骂,彼此都觉得只不过是开玩笑而已。

农村地区相互熟悉的,彼此经常走亲串门是常见的事情,很多老年人为了能够促进彼此的感情交流。每一次在一起谈论聊天的内容时,都会显得有些不务正业,但每一个人在听到这样的话时并不会有所生气。因为想到对方既然是开玩笑,就一定要开得起玩笑,不能因为一些小事情,而影响了邻里之间的和气。邻居之间在一起,这样的相处显然是可以的,但如果是家人之间的相处,就应该注意说话的方式。

对于当代的一些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和老年人生活在一起,更多的也是因为农村的一些老人在相处的过程中总是会带坏孩子。尤其是当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会形成习惯的来一句“你奶奶的,"其实老人并不是有意的去辱骂孩子.更多的也只是想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直接撒在孩子的身上。但小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的强,一旦听到老人有说脏话的行为,也会导致孩子学会了说脏话。

从而导致很多年轻人宁可自己辛苦一点,带孩子也不愿意让孩子和老年人相处太久,老年人习惯了带一些不伦不类的口头语。年轻人应该让老人意识到这样的一些问题,随着时间的变化,老年人的口头语也会有所不一样,尽量的让老人做一个文明的老年人。

第2个回答  2022-05-25
我不知道怎么评价,关键是老人的骂人的初衷是什么?如果老人骂人没有恶意,也就是口头语。不骂人的人也未必有道德,这不是相同概念。
第3个回答  2022-05-25
我个人认为这种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很早以前,整体的社会发展比较缓慢,而且没有相对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从而有效提高农村老人的文化素养,,所以导致他们现在很难改变。
第4个回答  2022-05-25
现在还是有很多农村老人说话会带不文明的口头禅,我觉得这种现象应该要帮忙纠正,最好是不要有年轻人可以告诉老人,这样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