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国家?

如题所述

国家是由领土、人民(民族,居民)、政府三个要素组成的,国家也是政治地理学名词。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

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地理范畴,国家是指被人民、文化、语言、地理区别出来的领土;被政治自治权区别出来的一块领地;一个领地或者邦国的人民;跟特定的人有关联的地区。

一般国家行政管理当局是国家的象征,它是一种拥有治理一个社会的权力的国家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内拥有外部和内部的主权。

国家概念:区域划分,有行政合法性,也就是合法权力。一个国家合法性是指一个政权的理性标准。理性标准是指司法审核标准,法制建立标准,国家可以容纳多民族。

民族概念:已形成独特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信仰、崇尚、习俗、服饰、佩饰、建筑风格、饮食习惯、忌讳等等。民族也可以国家化。

在外语中如英语或法语,国家一词有多种解释,例如地理层面,政治层面,民族层面,这三种层面各有代表国家的单词。

扩展资料

“合众国”、“共和国”、“公国”、“联合王国”还有“联合酋长国”、“联邦”、“邦联”这些名称,有的是侧重表达国家的政体(共和国、王国和公国),有的是侧重表达国家的组成形式(合众国、联邦、邦联),有的是兼而有之(联合王国、联合酋长国)。

1、共和国——Republic,民主政体的国家,国家元首为全民选举出来的总统或者主席。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使用这个名称来体现其政体特点,个别的也称作“民国”。

2、合众国——United States,特指美国,现有的合众国除美国外还有墨西哥。字面上并无“共和国”之意也没有体现出其民主政体的特点,而是侧重表达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可以理解为是由若干“州”联合组成。这里的主题词States是复数,指的是国家的组成单元。

3、王国——Kingdom,以世袭君主国王为元首的国家。

4、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特指英国,可以理解为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历史上还包括有爱尔兰、印度等等)数个地区组成的一个王国。这里的主题词Kingdom是单数,指的是整个国家,与合众国的主题词的用法不同。另外历史上也有过其他的联合王国,例如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

5、公国——Principality或Dukedom,世袭的君主称作公爵而不是国王,按照封建时代的体系,公国的级别比王国要低。

6、大公国——Grand Duchy,以大公作为国家元首的国家,和公国同为封建历史的产物。大公是地位介于国王和公爵间的称号。卢森堡为现存的唯一大公国。

7、联合酋长国——United Emirates,特指阿联酋,可以理解为是由若干个“酋长国”联合组成。这里的主题词Emirates是复数,指的是国家的组成单元,和合众国的表达类似。

8、联邦——Federation,侧重表达国家的组成形式是联邦制,联邦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共和国、邦或州联合组成一个统一国家。邦联制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国家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结成国家联合,其构成的不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

9、城国——City state,顾名思义由一个城市组成的国家。

10、帝国——empire或empery,以世袭君主皇帝为元首的国家。现在很少见。

11、私人国家——Micronation,声称是独立国家。由个人或家族、小组织建立。以西兰公国为首,通常不被承认。

参考资料国家(政治地理学名词(国土、民族、文化和政府))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16
  从抽象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国家政权是国家的具体化身,也是通常意义上对国家的理解。它是一种拥有治理一个社会的权力的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内拥有外部和内部的主权。在国际关系的理论上,只要一个国家的独立地位被其他国家所承认,这个国家便能踏入国际的领域,而这也是证明其自身主权的重要关键。虽然国家一词通常广泛用以称呼所有政府机构或统治行为—古代或现代皆然,但现代国家制度的许多特色要直到15世纪的西欧才开始出现。

  国家的概念
  国家是指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西塞罗那的《共和国》中说道,国家乃人民之事业,而人民是许多 西塞罗
  [1]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就是暴力机器,是一个阶级用来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形式的暴力。 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国家是一种制度性的权力运作机构,它在实施其规则时垄断着合法的人身强制。 Duguit:国家是一种人群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人被区分为统治者及被统治者。 Bodin:共和国是对公共事务的主权性管理。 恩格斯: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 总之,是一个成长于社会之中而又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以暴力或合法性为基础的、带有相当抽象性的权力机构。 如果我们将一国之内的诸组成部分依范围大小列一个表,则国家的位置大概是:社会—政治—国家—政府, 是由抽象概念到实质概念的过度中间者。祖国与国家的区别:前者是一个地域、文化、历史、宗教、有时是民族及人种概念,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而国家是一个政治权力机构。 国家与政府的区别:在国家与政府的关系上,有时国家与政府的概念不分。在分得十分清晰时,国家大于政府,尤其是国家是主权者的同义词,而 韦伯《经济与社会》
  政府只是国家的仆人、权力的执行者、被委托人。 但在国际舞台上,国家的概念比在国内政治中宽泛很多。此时国家是国际法中的主体,是该国范围内的整个社会的代表,是这个国家全体人民的代表,与国内政治中的祖国十分相近。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对国家的定义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论。马克思主义在深入研究国家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变革的规律,概括了各种类型国家的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为国家提出了一个全面的科学的定义:“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这是V.I. 列宁 对K. 马克思 、F.恩格斯的国家观点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它包括3层含义: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 马克斯·韦伯
  而自行消亡。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②国家是阶级统治。这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的统治。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都来源于它们的经济统治,而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必须依靠它的政治统治来维护和巩固,因此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联合力量,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和力量的表现,一般都是通过国家意志来实现的。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封建制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统治。③国家是机器。它形象地指出国家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国家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有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意志的能力,有行使这种权力的官吏(干部),有实现这种权力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强制机关,还有供养官吏与强制机关的捐税和国债。这3项构成一种组织力量和物质力量,即特殊的社会权力。
  编辑本段国家的定义
  国家,country,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存在就证明了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所以统治阶级就需要这样一个表面上居于社会之上的组织将被统治阶级压制在现有的统治条件下,这是直到无产阶级专政为止的国家的实质。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要为政治服务,所以应当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国内战争和国际战争,也应当运用这个理论来对待无产阶级革命。一切以为国家是全民的或者以为国家是为了免遭外敌入侵的组织都是错误的观点。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社会的斗争中建立了资产阶级的专政即资产阶级国家。这个国家在本质上就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是为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服务的。 随着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就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经过若干阶段,直到这个阶级斗争转变成公开的革命;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打碎一切旧的剥削阶级的国家,建立无产阶级的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自己组织成为国家。无产阶级将自己普遍武装起来,消灭资产阶级的常备军和警察;无产阶级选举官吏,这些官吏是受工人委托的负责的代表,工人对他们进行监督,可随时罢免之;无产阶级只支付相当与工人平均工资的薪水给这些官吏;公社应当成为各级劳动人民政权机关的形式,公社应当是兼管立法和行政的机构而不是清谈馆。 无产阶级专政也是国家形式的一种,无产阶级将利用这个机器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夺取资本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公有财产。以往的国家都是少数人享有民主的,为少数人服务的,对大多数人实行专政的,是为了维护某种特定的私有制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劳动人民自己组织的国家,它的目的不是保持现有的所有制即工人是无产阶级而生产资料归资产阶级所有,而是消灭资本主义所有制和消灭私有制,消灭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直至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一旦阶级消灭了那么无产阶级也就消灭了自身。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产阶级专政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 一切社会主义国家都是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在阶级斗争基础上的,那种以为社会主义国家里阶级矛盾不是主要矛盾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无产阶级国家必须要为消灭阶级本身服务,无产阶级专政不去反对资产阶级那么它就是资产阶级专政,除此以外没有第三条道路。 无产阶级需要国家是为了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是为了建立自己经济解放所必须的基础即消灭阶级和消灭私有制。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就没有国家;国家也不是永远存在的,随着阶级和私有制的消灭,随着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建立,社会就不会存在这种阶级统治的工具的国家。所以国家不是被废除的,随着阶级的消亡国家逐渐没有什么要镇压的阶级而逐渐消亡了。
  编辑本段国家的分类
  “合众国”、“共和国”、“公国”、“联合王国”还有“联合酋长国”、“联邦”、“邦联”这些名称,有的是侧重表达国家的政体(共和国、王国、公国),有的是侧重表达国家的组成形式(合众国、联邦、邦联),有的是兼而有之(联合王国、联合酋长国) “共和国”Republic,民主政体的国家,国家元首为选举出来的总统或者主席,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使用这个名称来体现其政体特点,个别的也称作“民国” “合众国”United States,特指美国,从字面上并无“共和国” 美国 联邦制国家
  之意也没有体现出其民主政体的特点,而是侧重表达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可以理解为是由若干“州”联合组成,这里的主题词States是复数,指的是国家的组成单元 “王国”Kingdom,以世袭君主国王为元首的国家 “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特指英国,可以理解为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历史上还包括有爱尔兰、印度等等)数个地区组成的一个王国,这里的主题词Kingdom是单数,指的是整个国家,与合众国的主题词的用法不同 “公国”Dukedom 世袭的君主称作大公(公爵)而不是国王,按照封建时代的体系,公国的级别比王国要低 此外 “联合酋长国”United Emirates,特指阿联酋,可以理解为是由若干个“酋长国”联合组成,这里的主题词Emirates是复数,指的是国家的组成单元,和合众国的表达类似 “联邦”联邦Federation,侧重表达国家的组成形式是联邦制联邦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共和国、邦或州联合组成一个统一国家邦联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国家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结成国家联合,其构成的不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城国”CityState,顾名思义由一个城市组成的国家。
第2个回答  2014-05-01
国家不是像地球那样的自然存在物,也不是像个人那样的 具有精神和意志的主体;国家首先是学者研究中的一种架构,然后又成为政客与民众 认同与崇拜的偶像。 在中国的学术传统中,社稷、朝廷、族类、天下是比国家更重要的范式,一直等 到列强要求与中华帝国建立现代国家关系的压力不可抗拒时,国家的研究和认同才真 正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传统政治学的国家理论,是中国政治家反抗外来压迫的武器, 也是处理西藏、新疆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则是中共夺权、 掌权的意识形态凭借。国家的统一,政权的巩固,都离不开武力,但也需要文治,需 要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马基雅维里以后的西方政治学,关于国家概念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大变化。人民、 领土、主权三元素说是不可动摇的。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国 家说与三元素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狭义说则涉及主权的归属。 国家、民族、社区、团体都是学者对于特定的人类共同体的一种理论描述,它们 之间的区别,不是范围、等级的不同,而是研究角度、方法的不同。在一定的意义上, 这些概念是可以互换的,例如说,一个国家的人民组成一个团体,一个民族的居民构 成一个单独的社区,等等。显然,民族、团体与国家、社区的区别在于有否地域性的 内涵。民族是具有共同的血统、文化(尤其是语言)和认同意识的人们的共同体。因 此,一个国家可以由多民族人民构成,一个民族也可能分散在多个国家。尽管民族国 家是十九世纪的一个主要理想,但真正实现了这一理想的国家并不多。在较大国家中, 只有日本和朝鲜是单一民族的,而后者现在暂时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德意志民族建 立民族国家的追求,曾经给自己和全世界带来灾难。南斯拉夫则至今仍在忍受实现这 一理想的痛苦磨难。最近苏欧、非洲的一系列事变,给威尔逊、列宁的民族自决权主 张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在国家组织已在一定地域建立的现实条件下,合理的主张是 民族平等还是民族自决呢?显然,中国政府不会赞成西藏民族自决的诉求。 国家是人类一定发展阶段的社会组织形式。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很小的社会共 同体内,每一社会有自己的语言、习惯、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于游猎生活方式需要很 大的生存空间,各社会共同体之间基本上没有交往。每一共同体就是一个血缘氏族, 再发展一步就是氏族外婚的若干个氏族的联盟。农业使人们逐步定居下来,相距不远 的村落之间会发生商业关系,交往促成了语言的统一,具有共同语言的人们很容易达 成攻守同盟和防治天灾的合作协议。农业生产继续发展,氏族人口不断膨胀,同一氏 族成员间的亲属关系越来越疏远。富人首先通过收养子女作为变相奴隶的方式破坏了 血缘关系的神圣性、纯洁性,然后就是债务奴隶和战俘的引进,村落开始作为地域单 位出现,在中国古书中称为“丘”、“邑”,穷人失去了自己的氏族属性,而氏族贵 族则顽强地维持氏族制度,作为一种统治的工具。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证明, 地域单位取代血亲团体并不是国家建立的主要标志。地域与血亲团体并存在国家形成 以后持续了很长一个时期,中国的夏、商、周三代就是这样一个时期。进入工业社会 后,人类共同体更复杂了。职业与行业不断分化是同质社会异质化的主要特征,因此 基尔特社会主义者要求以职业和行业取代地域性社区作为国家的主要基层单位。列宁、 墨索里尼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付诸实践。从联合国的组织结构看,一方面是它的各成员 国,一方面是它的各种专业组织,在短期内,它的权力来源仍将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国家二字联用,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名词,是相当晚近的事了。以前只是称 国,古文字学告诉我们,国就是城。四周围有夯土墙体的城的出现,是国家形成的一 个重要标志。在人类社会的游团阶段,是不存在所谓领土的,当时人们的流动性比后 来要大得多,就是在这个阶段,人类从其发源地走向四面八方,一直到南北美洲和大 洋洲。最早的农民是游农,一块地的地力减退后,就换个地方再开荒耕种。城的出现, 说明农业已经相当发达,共同体的成员数量已经相当可观,而且组织化程度也很高, 足以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筑。城外之地称为“野”,一开始恐怕并不纳入领土范畴, 周代时有的诸侯有几个城,但城之间的土地仍有外族在此游牧甚至耕种、居住。到战 国时期,各国的领土界限才确定下来,在国界上各国都筑有长城,这显然是原始的“ 国”的放大。如果没有物质的城墙,人们当时仍然不易理解领土的概念。领海、领空 是领土意识的延伸。七十年代,是主权国家领有要求与新的意识激烈斗争的十年;2 00海里专属管辖区,成为领土范畴扩张的最后一步。现在,地球上还保存了一大片 “野”:南极洲、公海、海底矿藏、外层空间;也还没有人对月球、火星提出领土要 求。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尤其是欧共体开始开放边界,地球村的观念日益流行,地球 属于人类(进一步扩大到其他生物)终有一天会取代××国属于××国人的传统意识。 对于土地和占有土地的执著追求,基本上是农业社会的遗留物。随着地租在国民收入 比重中的下降,随着信息产业的兴起,人类财富更多地积蓄在人们的头脑中,人将变 得更加自由。从日本、新加坡等国的成长可以看出,自然资源占有程度的差异对于经 济发展的影响越往后越小,今天的日本人不会再叫嚷“满洲是日本人不可缺少的生存 空间”了。中国现在与好几个邻国存在着领土争执,显然,冷却矛盾、维持现状是一 种明智的选择。等到明天再处理,人们将能够表现得更加潇洒。 民族共识是民族共同体存在的首要条件,国家共识却不是国家存在的必要条件。 国家的首要特征是存在一个拥有主权的公共权力机构。主权观念和理论在近代的形成, 是政治学的一次革命,也是近代国家建立的强大推动力。十九世纪下半叶,主权观念 淡薄,使中国人吃了大亏。中国政府既把越南、朝鲜等国视为自己的属国,又不愿意 对它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中国传统的藩属观与近代主权观因而发生 了碰撞,导致中法、中日战争的爆发。中国在国籍法上一贯实行血统主义,最初的中 日条约规定了中国对旅日华侨的管辖权,因此,中国政府一开始并没有把治外法权视 为一种不平等的条约义务,相反,执政者可能以为是减少了自己的麻烦。到了二十世 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不顾政治学理论和人类政治实践的新发展,死抱上一世纪的国 家主权不放,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国家主权正受到两个方面的吞食:个人利益的 自觉要求以人权限制主权的范围和随意性,人类整体利益的自觉要求国家向超国家的 公共权力机构让渡部分主权。 由于公共权力机构是国家形成的主要标志,因而人们常常在日常语言中把政府和 国家混用。当人们说中国如何如何时,有时指的是中国人民,有时指的是中国这一片 国土,但十有八九是指中国政府。政府具有整合、代表公民和团体利益的功能,但它 也具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政府的利益与意志并不能直接等同人民利益和各社会团体的 要求。黑格尔主义所谓的国家精神和国家利益是根本不存在的,这一学说无非是为政 府的权力提供一些合法性依据。为什么原本应当属于人民的主权会落到政府手里?学 者既提供了逻辑的解释,也提供了发生学的解释。从霍布斯以来的社会契约说,把经 济行为视为一种短期契约行为,把主权的让渡视为一种长期性的契约行为,这一学说 并不把政府垄断权力当作欺骗或压迫的结果,因为这种行为是不能长期持续的,只有 人们理性的产物才能久远。经济学家近来为政治学家的理论做了补充。政府行为的结 果,是一种人人都可以享用的公共财,理性人的“搭便车”考虑和“囚犯选择”的后 果,使得大团体的组织,必须依赖强制性的权力而不能借助志愿行为。理性人的自利 考虑使他自愿接受公共权力的存在。例如,大多数美国工人不愿参加工会的组织活动, 但他们却支持强迫会员制。由于规模效益或其他一些原因,政府在某些领域中的服务 可以比市场交易减少交易费用。例如,正是由于西欧商人雇佣商队警卫和私人保镖的 代价太高,他们才在国王与领主的斗争中站在前者一方,促成了政府常备军和警察制 度的建立。当然,这种理性思考是几千年来学者们苦心思考的产物,并非每一个平民 百姓都能以此支配行动。荀子早就说得清清楚楚,老百姓是容易上当受骗的,政治家 要懂得并善于利用这一点。因此,我们还可以从发生学的角度考虑一下政府的起源, 提供如下一种图景:掌握一些天文和医学知识的巫史成为氏族成员尊重和崇拜的对象, 巫史的知识世代相传,祭祀品成为氏族贵族的最初财政来源,有钱就可以养士,武士 对外掠夺的战利品扩大了财政基础,并进化为赋税贡纳制度,政府在武力、财政、合 法性基础(君权神授、君臣父子,葛兰西所谓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之上建立起来。显 然,荀子并不是君主,但也不是普通的百姓,他是一个有理性的学者。中国政治思想 史的研究显示,先秦诸子比西方近代学者更早阐发了社会契约说,这恐怕也是中国政 府制度的建设领先于西方的原因之一。政府本身的演变,是从非常任制到常任制(春 秋战国的臣取代了西周的卿),从行政立法不分的合议制到三权分立和官僚等级制( 三公制让位于六部制…)。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列宁的苏维埃制,显然无视几千年 来的政府行政成就与经验和几百年来分工越来越细密的趋势。政治与行政不分,政治 家、公务人员和企业家各自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经验没有形成和体系化,是中国现代化 道路上最大的一块绊脚石。
第3个回答  2019-11-18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是由领土、人民(民族,居民)、文化和政府四个要素组成的,国家也是政治地理学名词。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04-25
  中国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中国人常以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自居。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共和政体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先秦时期的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繁衍生息,到了汉代通过文化交融使汉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国主体民族的基础。[ 后又通过与周边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断攀升,宋代中国人口突破一亿 ,清朝时期人口突破四亿[3] ,到目前中国人口已突破十三亿 。
  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绚烂多彩,是东亚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国,在世界文化体系内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而且还有有多彩的民俗文化,传统艺术形式有诗词、戏曲、书法、国画等,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