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说:“书非借不能读也”,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如题所述

同意 作者的本意是劝勉人好学读书,话说得出人意表而又在情理之中,不利因素可以转化为有利因素,外界的压力可以变为前进的动力。作者讽刺那些只会藏书、吝书而不知爱书、读书的守书奴,决不是反对人买书来读,更没有嘲讽博览群书,广为搜集,潜心研究的学者、名流的意思,这一点要向你讲清楚 所以我认为 当书拿到手中时,没有了上进和积极的态度,就是一篇文章我一样花一年的时间也读不完,但是如果有人催我还书,很自然的,我就会快速的读完并且还给人家,书的内容不敢忘,因为再一次张口借书,实在太难为情。这个道理我想也许教育我们,应该好好的读每一个在我们手中的文字.因为每一个段落都或许会给我们人生莫大的启迪!受益一生. 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10
我觉得说的十分有道理~
书非借不能读也?非独书为然,天物皆然
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地去读,不只是读书(这件事)是这样,世间的事都是这样(的道理)。
人们自己拥有的,往往不能很好地及时消受,因为感觉在手里了,早晚都可以享受,这是一个共性。所以说不只是拥有书籍是这样,天下所有的事情都这样!不能好好珍惜自己眼前现成拥有的!把时间和精力都用来羡慕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上了。

所以很多古人 都劝大家,要惜取眼前人,惜取手边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2-09
我不同意。“书非借不能读也”虽也是对的,但是这只是人的思想问题。
黄生借书是因为买不起书,而他读书不就是只为了有口饭吃,以后的日子变得富有起来,他的意思就是只要读书就能吃饱饭,有知识有文化,让人瞧得起。《黄生借书说》的作者袁枚,通过黄生想起了自己的过去借书的经历,通过对比小时候像有很多书的人家借书人家不给,晚上做梦都想着借书的情景和以后做官后用俸禄去买书而常常忘了读,把买来的书捆起来放到高架子上,以至于书中长了虫子,为什么会这样?
就是思想问题,比如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他们读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是他们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他们才努力地去读书,而像黄生,作者袁枚那样,读书只是为了做官,自己过的好就行了,那才是无书想读,有书不读。
然而,有远大志向和抱负的人,他们是为了国家和人民他们才读书。
这样的利息和抱负是他们想读书,就算自己有一个几百平方米的图书馆也会去读,因为他们要完成这个理想,不断进取,不断汲取,这样就根本就不存在“书非借不能读也”
第3个回答  2012-06-01
不同意,别人的书和自己的书都是一样的内容为什么不能读呢? !!!!!!!!!!!!!!!!!!!!!!!!!!!!!!!!!!!!!!!!!!!!!!!!!!!!!!!!!!!!!!!!!!!!!!!!!!!!!!!!!!!!!!!!!!!!!!!!!!!!!!!!!!!!!!!!!!!!!
第4个回答  2011-01-10
赞同,我买的书,哪怕买之前想的茶饭不思,买回来也最多翻几下,好像这几年买的书都没看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