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干货从优秀的领导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如题所述

从身边优秀的人身上学到的11条宝贵经验!

一、刻意练习“高位视角”

“高位视角”就是站在更高维度思考问题。

刚开始参加工作的前两年,有件事情我一直不理解:工作中大家都能看到的一些很显而易见的问题/bug, 为什么领导不去解决?难道领导就没看出来吗?

后来我自己带了团队,做了管理才知道。不是领导傻,不是TA看不见是因为他站的角度不一样,TA是站在整个部门/公司的维度去思考这件事情的成本、利益、人力投入......值不值得去做?或许是因为还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这件事情压根就不重要!!!

无论职场还是生活,刻意练习自己的高位视角:找比自己高一维度的人去沟通/请教,往往会得到全新的视角和答案。慢慢地你思考问题的维度就会比别人更开阔,看事情自然会更通透,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你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

二、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这是我从第一任领导身上学到的工作习惯,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能更接近问题的本质,你的成长速度会比别人快很多。例如:

错  接到工作任务,领导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对  领导为什么安排我做这个工作?

对  为什么要这么做?

对  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好?

对  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

对  领导希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职场中,你不能主动思考,不主动改造自己,你就会被别人改造。这就是为什么多人在毕业3-5年之后,跟同龄人差距越来越大的一个关键原因!

三、学习“说话艺术”

从领导身上“偷学”的说话艺术和沟通方法:

1、先肯定+再否定+后反问(让对方更容易听从你的意见)

例如在开会时,你们要讨论一个方案,同事提了一个想法,但很明显不可行:

对  【先肯定】:“这个想法很有新意”

对  【再否定】:“但这次的方案侧重点是解决XX,如果用另外一个方法可能会更合适”

对  【后反问】:“XX,你觉得是吗?”

既没有让对方难堪,也有理有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不打击对方的积极性,还能对方感受到被尊重,更能让对方信服。

2、先提问+再引导+后表达(更容易说服对方)

对  【先提问】:“XX,这件事情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呢?”

对  【再引导】:“是的,看来咱们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和目标是一致的,”

对  【后表达】:“这件事情我是这么想的......,咱俩的想法结合,是不是就更好了呀?”

通过提问,先倾听对方的想法,再引导对方与你达成一致的目标,把对方拉进你的

“阵营”,人更容易接受与自己一致的观点。

3、说出问题+表达希望(让人听着更舒服)

错  你的工作能力,真的是很差劲!

对  你XXX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哦!

错  你这个方案做得不行,我让新来的XX干吧!

对  这个项目你需要在XXX重新修改,希望你下次能做的更好!

错  这个表格我教了你多少次了,怎么还是出错?笨死了

对  这表格是XXX出错了。下次如何要做的话,你打算怎么做?加油,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不会出错了。

四、如何“管理”你的领导?

1、永远不要问领导开放性问题

错  “领导,您看这次会议安排在几点合适?”

对  “领导,这次会议定在这周四9点合适吗?或者您看什么时间方便?我提前做好安排”

2、永远不要让领导替你想解决方案

错  “领导,这个事情咱们怎么办?”

对  “领导,这个事情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您觉得合适吗?”

对   如果领导不同意你的方案,接着问:“那......如果这样呢?"/“您觉得从哪些方面考虑会比较合适呢?”

3、如何管理领导的预期?

领导:“我希望这个工作,你能在下周三前完成”

对   “好的, 领导, 下周五前完成的话, XXY部分需要走审批/时间比较紧......, 我会尽全力完成的,但如果再宽裕2天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您看我下周五给您可以吗?”

五、学会用心“观察”+“思考”

我的领导曾经说过一句话,至今对我影响很大:“别人都能看到的问题那不叫问题,你要学会用心“观察”和“思考”,看到问题的本质,思考行为背后的动机,你才能比别人看的更远,走得更远”。例如:

一位同事常常抱怨爱发牢骚,对公司/工作/领导/同事各种不满意

对  你去观察和思考:TA是不是在工作中成就感较少?事情没做好时,喜欢向外归因,认为都是别人的问题,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TA在原生家庭中/工作中是不是经常被打击/批评?公司有没有哪些地方没做到位?......

无论在职场还是生活,用心观察和思考是一个人思维成长最快的方式!

六、培养对事情的“判断力”

几年前去公司总部出差时,有幸接触到行业内的大佬,他对行业趋势的判断力、投资的眼光、对信息的敏感度......真的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

对于事情有准确的判断力,最根本的是得益于:

对   长期的思维训练:对事情的思考深度和维度,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对   充足的知识储备:大量的知识输入,通过阅读/学习/与不同的人交流/参加活动等获取

对   强大的信息量:寻找能给你提供信息的平台(公司/互联网/知识付费等),吸收其最精华的信息,打磨自己的判断力

观察职场中那些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对事情有极强“判断力”的高手,能在复杂的职场中,快速抓住机会,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这就是选择>努力!

七、千万不要在职场中耍小聪明,否则“吃相”会很难看

这是我工作这几年来最深刻的体会。肌场中,不要觉得别人看不出来你那点小聪明/小心思,能在同一个公司的同事,智商都不会差太多,没有人是真的傻,只要不涉及到别人的利益,绝大多数人只是看破不说破:

错   千万不要在领导面前耍小聪明,很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毁了自己的前途

错   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比周围的同事聪明,搞不好容易被孤立,失了人心

对   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真诚才是最无坚不摧的武器

八、同事之间关系再好,也不要讨论以下“话题”

我曾经见过很多“心直口快”的职场小白,因为触碰到这些“禁忌”,被“穿小鞋”或被开:

错   个人工资收入:因为人都有攀比心和嫉妒心,很容易引发内部矛盾,这是职场大忌

错   谈论直属领导:小心背地里给你穿“小鞋”,最后自己怎么走的都不知道

错   不要互相讨论公司的负面信息:因为你不知道周围的同事很有可能就是领导层的亲戚/亲信,搞不好就被贴上“散播谣言”的标签

错   不要背后议论别人:同事之间可以适当开开玩笑,聊聊八卦,但是不要背后说人闲话遭人反感

职场同事关系相处之道:认真做好自己工作的前提,给别人提供更多的价值才是正道

九、提升“自我认知”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明明工作能力都差不多,为什么领导提拔TA而不提拔我?

现在的工作干得不开心,但是又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对目前的工作和生活规划不清晰,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以上这些问题,是自我认知能力不足导致的,本质上是缺乏深度的思考,所以工作和生活很容易浑浑噩噩,即使工作5年跟2年没有太大区别。

如果你觉得自我认知和定位不清晰,不妨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①你所从事的工作中,哪些部分你做的得心应手/最有成就感?

②问问你的领导同事、亲朋好友,你的特点是什么?(用三个形容词概括)

③工作和生活中,你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

④借助测评工具(辅助判断)

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①回想你小时候,你最期待什么?

②你喜欢的人或事,有哪些共性特点?

③你最在意的是什么?什么对你来说很重要?

④你希望如何度过这一生?

⑤你是为了钱而工作,还是更注重发挥自身价值?

一个人真正的成长,就是自我认知能力的不断进化!

十、如何判断这份工作“适不适合”?

在我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提出过一次“辞职”。我的领导让先我回去,好好思考清楚这几个问题再来找她:

对   我已经在现在的工作中学到了应该学的东西了吗?

对   我在这个公司还有没有成长的机会?

对   我有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对   我有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对   如果现在的工作还能让我继续成长、学到更多东西、发挥个人潜能,我想离开是为了逃避眼前的困难还是出于什么原因?

最终我没有选择离职,而是继续留下来工作,她还给我升了职加了薪。现在回想自己当年真的是太“年少轻狂”,她给我“狠狠“地上了一课,感恩她的信任和提点。如果你在职场上遇到一个好领导,一定要好好把握住?“贵人”,TA会让你终身受益。

十一、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

观察职场中那些真正优秀的人,都是外表谦和、内心坚定、身上自带光芒的人:

对   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能准确表达“喜恶”和“观点”(自洽能力)

对   不会太在意别人的评价/认可,做事果断,胆大心细(做事能力)

对   说话温和且有力量,跟TA相处很舒服,就连批评的话也能让人心服口服(说话艺术)

对   不被自己的身份、性别、外在标准和价值所束缚(不会因为身处xx职位就高人一等)

对   不再只是为公司工作,更多的是在工作中影响他人,帮助他人成为更好的自己(“利他即利己”的大智慧)

一个人最顶级的“人格魅力”莫过于让人舒服,光芒中透着温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