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方法中的“白描”和“素描”是什么意思?(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是描写方法啊!!!!!!!!
不是画画的那个!!!!!!!

素描是一个统称。没有颜色和色彩滴都可以说是素描。。。白描是素描滴一种绘画手法。不着颜色,也不画背景。。只用墨线勾勒人和物的形象的画法。它重在以形传神,不重形似而求神似。没有过多的风景描写。。没有过长的人物对话。。不抽象地描绘人物的心理。。不琐碎地摹写人物的装饰。对话、心理、环境和服装。。都紧扣在人物的行动性格上。绝对避免浮夸,要求简练。一切描写叙述都在显示着人物的个性。。绝不模糊或遮蔽人物的形象。同时,从人物情节出发。。找到最能表现其个性的行为特征。。反正你只要知道白描画出来滴。很柔和。很真切。看的很舒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12
“白描”就是用笔尖拟线的形式把物体描绘下来;“素描”是用笔的线和面(笔的则面)的组合把物体的明暗分区开来,是物体有立体感。
第2个回答  2011-01-16
  白描
  白描手法,不仅可以运用于小说的描写中,还可以运用于散文、诗词的创作中。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在作品中,作者有时用白描勾勒人物肖像,如峻青的《黎明的河边》,对年轻战士小陈的肖像作了如下的描写:“他长得很矮,看样子顶多也不过十八岁。圆的脸,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显然是子弹掠过时留下的纪念。”作者将战士小陈的体态特征与战斗中留下的伤痕联结起来描写,以突出表现他的勇敢精神。这灰白描的人物肖像,在鲁迅小说中比比皆是,如对阿Q、祥林嫂、闰土等的描述。不仅如此,有时还有白描叙述人物的身世,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身世的介绍:“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作者抓住他“没有进学”、“不会营生”、“好喝懒做”的性格特点,来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对他的毒害所造成的悲惨遭遇。有时,还可用白描手法描述人物对话与行动细节,以表现人物性格。如《三国演义》“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回中,写曹操担心日后刘备可能成为与他争夺天下的劲敌故意在饮酒之际对刘进行试探,问他谁是当世英雄?刘备此时正寄居曹操处,深怕曹操识破他夺取天下的雄心,对曹所问,故施韬晦之计,先是推托不知,继而是“王顾左右而言他”,但当曹操指明:“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他闻言吃了一惊,将手中匙筋,掉落于地。“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充满德乃从容俯首拾筋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借雷声惊心将闻言失筋的缘故,轻轻掩饰过去,表现了刘备善于应变的性格。

  使用白描手法勾勒事物时,要求作者用简炼笔触,对所描写之物的特征、状貌作真实的勾画。如杜宣的《井岗山散记》中,有段文字叙写井冈山茅坪的“八角楼”,作者用朴素的语言,不作任何形容,简明地写房间内简陋的陈设,重点介绍了“八角楼”名称的由来:“房间内的光线不够,所以在房间正中顶上,开了一个八角形的光斗。因此大家就把这个楼叫做‘八角楼’。”使用白描手法绘景时,要求作者用简笔作粗线勾画,组成生动的画面。如宋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作者善于抓住夏日急雨的特点,以朴素的语言进行白描,一句一景,形象地再现了西湖夏季风云骤变的奇景。

  从白描写人、状物、绘景中,显示出这一技法的几个主要特点:

  (一)它不写背景,只突出主体。中国优秀的古典小说和古典戏曲,就具有这种特点:不注重写背景,而着力于描写人物。通过抓住人物特征的肖像描写或人物简短对话,将人物的性格突现出来。如《三国演义》中,对赵子龙肖像的勾勒:“忽马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仅用“身长八尺……”寥寥十二个字,就将赵子龙这位“威风凛凛”英俊勇武的少年将军的神态突现了出来。

  (二)它不求细致,只求传神。由于白描勾勒没有其它修饰性描写的烦扰,故作者能将精力集中于描写人物的特征,往往用几句话,几个动作,就能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胜多,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朱自清的散文极善于用白描手法勾勒人物,如他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对歌妓船上伙计形象的勾画:“那时一个伙计跨过船来,拿着摊开的歌折,就近塞向我的手里,说,‘点几出吧!’……我真窘了!我也装出大方的样子,向歌妓们瞥了一眼,但究竟是不成的!我勉强将那歌折翻了一翻,却不曾看清几个字,便赶紧递还那伙计,一面不好意思地说,‘不要,我们……不要。’他便塞给平伯。平伯掉转头去,摇手说,‘不要!’那人还腻着不走。平伯又回过脸来,摇着头不要,‘不要’,于是那人重到我处。我窘着再拒绝了他。他这才有所不屑似的走了。”作者通过对这位伙计硬来兜揽生意的少许动作、神情和语言的描写,将他的职业及性格特点突出表现出来,虽着墨不多,但颇为传神。

  (三)它不尚华丽,务求朴实。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作者抒发的是真实感情;感情愈真淳,愈能震撼读者的心灵。宋朝的李清照是位以白描著称的词人。在其词作中,她直抒胸臆,感情真率细腻,用语朴素流畅,无造作之态,有自然之美。她的代表作《声声慢》,开端咱即连用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种叠字是最体现人工的地方,而作者却用得恰到好处,十四字所设置的愁惨而凄厉的氛围,与其处于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遭遇中的孤寂愁苦心境极为吻合,因此受到历代词论家所赞赏。往下写风送雁声,反增添了她思乡的惆怅,还透露她惜花将谢的情怀,最后写她独坐无聊、内心极为苦闷之状。作者对“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占滴滴”这种难挨时刻的心情刻画,更是全用白描手法。秉笔直书,情真意切,如见肺腑。

  白描技法要用好,需注意三点:

  (一)要处理好与叙述的关系。叙述,是同描写并列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叙述,除概括叙述外,尚有具体叙述。具体叙述是一种具体的交代,虽笔法粗疏,却与白描的质朴简洁相近。如果运用叙述手法表现事物的某一动态、风貌,简练而传神,获得形象鲜明的描写效果,就成为白描。因此可以说,白描是用叙述进行描写。

  (二)要重点突出。白描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也不用曲笔或陪衬,但要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情态。

  (三)所用语言要省俭、概括、传神。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而须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朴素、单纯的描写,做到既省俭,又传神。特别须注意的是切民间用“油滑”之调和“八股”之腔,因为根柢浅薄的“油滑”与言之无物的“八股”是同白描不相容的。

  素描好像没有描写方法,只有画画

  素描:素描是一种用线与面的表现方式来表达的.每一个物体在光照下都有亮灰暗三部分.从最深到最亮依次是: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灰部,亮部.在作画时,亮部要尽量避免脏,暗部要尽量避免闷(即由于线条太多而没有空隙与反光)。素描是其他艺术的必然基础,尤其是水彩,油画,版画,雕刻(浮雕), 另外对平面设计,也是画草图的必要基础。素描虽然被视为是两度空间 的艺术,不需要颜色及第三度空间,却也同时暗示这两者。
  简单的说,白描是单线条的的绘画,有朴素简洁、概括明确的特点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部分。而素描可以是单线条的绘画,也可是二维空间的作画,比白描的自由度更高,要求技法也更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1-15
白描:一般主要出现在国画里,也叫工笔,是以线条为主,以线的变化来体现人物、动物、景物的形体、质感和意境。比如《清明上河图》、《七十八神仙图》。
素描:是西方绘画的基础,它以成组的线条来体现物体的面、形体、质感、明暗变化等。素描的作品有很多,比如鲁美喻红画的《大卫》,国外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在网上可察到。
第4个回答  2011-01-12
白描比较严谨,纯用线条轻重疏密来表现对象的结构,不表现光影。每一根线都处理的很细致,干净利落,一笔到位。而素描自由度高很多,更多的是用深浅不同的调子画出光影效果,从而表现对象的结构。
素描中的结构素描也是不画光影的,但是结构素描需要画出很多物体上没有的东西。比如画一个人的脸,白描只会把五官、头发胡须的形状画出来。再通过对每根线条的合理安排来丰富画面效果。而结构素描更注重的是去用线勾出各个面部结构的转折。白描的脸上都是干干净净的,除非此人有刀疤或者纹身之类的。素描就会在颧骨,眉弓等各个结构处都用线条表现,就像是对人脸进行了解剖。
因为白描是中国画技法,所以总结起来白描和素描的区别就是白描写意,素描写实。白描画表面的东西,素描画内部的东西。我觉得白描在技法要求上要高于素描,白描只能用简单的线条去表现意境和美感,所以为了画面效果,就需要很高的技法要求。而素描更注重手段去体现体积感、空间感等等,效果达到,爱怎么画都行,技法反倒要次于对结构的表达,侧重点就不一样,并且还可以上调子表现光影效果,也可以说所以只能说素描以为自由度高,技法更多,不能说技法要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