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发银行降薪引发员工抗议,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5月11日消息,近日,浦发银行发生员工集体罢工事件,打卡后拒绝上班,集体在门口静坐抗议,并在工位上贴满罢工 。

浦发银行“降薪”风波背后,发生了什么金融界五一假期后,崔宇(化名)仍像往常一样去办公室打卡上班,但彼时他已不再打电话营销,这原本是他的主要工作。据他透露,有100余名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员工”和他一样。从严格意义上讲,崔宇并不属于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和他签订劳动合同的公司名叫上海外服杰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外服杰浦)。崔宇告诉中新经纬,去年12月,外服杰浦要求员工自愿解除劳动合同,并转签给一家新的外包公司。崔宇对公司的赔偿方案不满,拒绝签约,事情一直僵持到今年5月。10日晚间,他被叫到一个房间,“人力直接给了我一张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也不用我签字,直接把我开除了。问他理由,他直接说如果我有异议,可以走劳动仲裁。”11日,崔宇和其他100余人来到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所在的办公楼前。于是,在各大社交群里传开了他们在办公楼前的照片。就在前一天,一张浦银理财员工的图片在社交群中流传,图片中,该员工的个人签名称工资被调低至到手6260.09元/月。随着上述两件事的发酵,浦发银行于当日晚间回应,网传图片系两起独立事件。其一,网传子公司一员工薪酬下调是因其本人业绩考核不佳所致,经沟通,目前该员工已对上述调整表示理解。其二,系一业务外包公司与所属员工之间存在劳动纠纷所致,目前该外包公司正与员工沟通解决。13日,中新经纬拨打外服杰浦2022年年报公布的电话,并未能联系到对方。01 外包引发的劳资纠纷在浦发银行2022年年报中,有一个数字曾引发投资者关注并在互动平台提问:“贵行信用卡中心人数为11975人,但其他可比同业的信用卡中心人数远低于浦发银行,如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1992人、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1134人等,请问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运营是否存在冗员,影响降本增效的现象,为何与同业相差这么多?”浦发银行董秘则表示,公司披露的信用卡中心人数包含了正式和非正式用工数量。若按照同规模银行披露的信用卡中心人数对比,浦发银行非正式用工数量或超万人。崔宇就是非正式用工中的一员。他表示,自己为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3年,主要工作是营销信用卡分期和贷款,之前高的时候月薪能到手一两万元。在得知要转签给新的外包公司时,他认为应该给2n(注:n为工作年限)赔偿金,但公司并未同意。考虑再三后,他和其他部分人并未转到新的外包公司。另一位员工对中新经纬表示,如果转签相当于把工龄清零。崔宇称,今年自己的工资越来越低,每月只有四五千元。招聘网站显示,外服杰浦系上海外服(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为浦发银行提供岗位外包、业务流程外包(BPO)服务,公司具有唯一性、排他性的特点,整体的运营围绕浦发银行的外包业务开展,以确保浦发银行的风险可控性。目前,在招聘网站上,外服杰浦仍在为浦发银行、浦银理财进行人员招聘。同时,也为其他银行进行招聘。来源:某招聘网站某网络投诉平台显示,早在2021年,就有用户投诉与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产生劳资纠纷,其签约主体就是外服杰浦。彼时,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回复称,“相关事宜属于用户和外服杰浦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并提到“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与外服杰浦仅是商务合作关系”。据界面新闻报道,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在2022年末推行地推团队改革,要求外包人员转签合同形式。“原先的外包形式是以人为单位,浦发这边发多少,就有多少转到个人,相当于劳务派遣,现在的外包公司是以纯绩效考核为方向,员工和浦发这边彻底没关系了,钱到了外包公司还得再分成给外包公司。”针对外包公司涉及的劳务纠纷,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保全分析称,在实践当中,单位之所以选择外包就是想规避风险,还有一些因为人员指标、人员招聘需求的要求而导致要用外包公司,另外采用外包也有助于化解纠纷,因为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外包人员的纠纷确实是由承包方自己处理。杨保全认为,从法律角度讲,外包人员的劳动合同和薪资应该是由外包公司来确定,和发包方不发生关系,但是对于一些更有社会责任感的外包公司,往往会在实践当中采取同工同酬,或接近同工同酬的方式。相当于外包人员的劳动关系主体并不在发包单位,但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地点、工作内容经常需要协同,必然会发生一些双方信息的沟通。所以保证待遇相差不大,也是能够推进工作顺利开展,劳动关系和谐的重要一方面。02 银行的非正式员工上述浦发银行的回答也道破了银行信用卡中心真实的用工情况。事实上,信用卡中心在银行属于一个特殊的存在,很多信用卡中心员工并非银行正式员工。“我是1999年入行,那时签的就是外包公司,对外营销时都不能说自己是某某银行的。”信用卡行业资深研究人士董峥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董峥介绍,外包公司和银行之间会签订代理协议,公司被授权帮助信用卡中心用市场化的方式在外从事推广业务,但是与银行没有任何关系,只收取代理费。一位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的离职员工王一菲(化名)告诉中新经纬,其所在的银行信用卡中心独立于银行系统。“曾有人去支行驻点,但他们不属于支行,只是支行的过客。”王一菲介绍,其曾经供职的信用卡中心一线外出业务员(下称业务员)是与一家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不属于银行编制。只有一些业绩突出的业务员升职到主任、总经理等职位后,才会和银行签合同,变成银行的正式员工。对于薪资水平,王一菲称,一线业务员的月工资由底薪+提成组成。以其所在的城市北京为例,底薪一般在6000元左右,每月工资低时8000元,高时甚至能达到4、5万元,并且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平时为了激励大家,过节会有奖品,业绩越高奖励越好,有iPad、电动车、水杯之类的。”2009年,针对多部门共同发布的《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形成了一份意见,关于“发卡机构不得将信用卡发卡营销业务外包”,意见指出,发卡机构只能采取柜台营销或自建营销队伍的方式进行信用卡发卡营销,不得将信用卡发卡营销业务委托给其他法人机构,发卡机构全资或附属子公司、控股公司,以及与发卡机构合作发行认同卡、联名卡并向自身客户营销认同卡或联名卡的合作机构除外。意见强调,已采取外包模式开展信用卡发卡营销业务的发卡机构,最迟要在2009年10月31日前按照新的要求整改到位。但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外包项目并未消失。根据意见,禁止外包的仅存在于信用卡发卡营销业务,分期营销、催收等其他业务并未在其中。上述浦发信用卡中心前员工也透露,部分银行的信用卡中心仍在与外包公司合作。中新经纬查询发现,今年2月,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发布了《信用卡分期外呼外包项目招标公告》。3月,建行四川省分行发布了《2023年信用卡专项分期辅助营销外包服务项目公开招标公告》,选取符合条件的合法公司,在全省范围内与各二级分支行联合开展信用卡专项分期辅助营销外包工作。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也于2022年2月发布过《2022年催收业务外包增补项目招标公告》,投标人可针对招标人提供的各逾期阶段信用卡账户提供非诉催收业务。03 “时代变了”随着信用卡市场逐渐饱和,持卡人越来越多,信用卡中心的业绩压力也更大了。王一菲表示,近些年市场相对饱和,各银行竞争压力较大。北京可能相对还好,愿意干总能找到没办过卡的人。另一部分压力是来自于业绩压力,信用卡属于销售工作,如果个人业绩不好在小组内就会感觉压力大。王一菲说,自己的工作越来越累,身体状态不佳,最终她提交了离职申请。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全国共开立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98亿张,环比下降1.20%。从上市银行年报来看,部分银行信用卡发卡量/流通卡量增速有所减缓。如浦发银行,截至2022年末,信用卡流通卡数5133.16万张,同比增长5.98%;而2021年该数据的同比增速为10.78%,增速下降。2022年7月,银保监会、人民银行于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出,连续18个月以上无客户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溢缴款为零的长期睡眠信用卡数量占本机构总发卡数量的比例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20%,政策法规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的附加政策功能的信用卡除外。超过该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新增发卡。多家银行的信用卡透支余额也出现下滑,如平安银行、交通银行分别同比下降了6.88%、3.01%,分别至5786.91亿元和4777.46亿元。“如今信用卡市场本身进入了一个相对饱和的状态,信用卡市场是在有卡用户中竞争,也就是面临客户重叠的问题,可能会导致多头授信等问题,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董峥分析称。离职后不久,王一菲得知她所在的小组由于业绩不佳全组被辞退,大部分人跟着主任跳槽去了另一家银行的卡中心,还有部分人则选择彻底转行,从此不再做信用卡销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15
上海浦发银行最近决定调整薪资结构,部分员工薪资会有所下调。此举引发部分员工的强烈不满和抗议。背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 浦发银行营业收入增速放缓。2019年浦发银行营业收入增速明显放缓,加之银行业利润空间受到压缩,银行薪资水平难以快速提高,这导致浦发银行决定调整薪资结构,部分员工薪资下调。
2. 高收入员工薪资幅度较大。浦发银行此次调薪主要针对较高收入段的员工,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这部分员工薪资下调幅度较大,达到20-30%,这引发部分人的强烈不满。
3. 基层员工薪资减幅较小。相比之下,浦发银行普通一线员工薪资下调幅度较小,大部分在5%以内,这使部分基层员工产生较大哔自感,认为高管们保住了收入,而修补损失的主要还是基层员工,这也成为员工不满的主要原因。
4. 没有充分沟通。此次浦发银行的调薪计划和执行过程没有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这使得有关调薪内容和细节未能让大部分员工充分理解,产生了一定的恐慌情绪,也加剧了员工的不满与抗议。
5. 个人预期难以实现。银行薪酬体系改革后,部分员工对其晋升速度和薪资提高预期难以实现,这也加大了员工对银行管理层和相关政策的不信任感,成为员工抗议的导火索。
综上,本次浦发银行员工抗议事件的主要原因在于调薪幅度大且缺乏有效沟通,高收入群体减薪较快且基层减薪幅度小,员工个人预期难以达成等因素叠加所致。银行管理层应加强与员工双向沟通,妥善化解矛盾,重塑员工信任,才能推进相关改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5-15
最近,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浦发银行)宣布降低员工薪资,引发了员工的不满和抗议。背后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形势: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严重的下行压力,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经济放缓,银行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因此,降低员工薪资也是银行业应对经济形势的一种手段。

2. 行业竞争:银行业竞争激烈,如何控制成本,提高利润率是各家银行的重要课题。当前,不仅浦发银行,其他银行也在逐步压缩成本,包括降低员工薪资。

3. 浦发银行业绩下滑:根据浦发银行发布的2020年半年度业绩报告,该行经营业绩同比下降。降低员工薪资也是浦发银行应对业绩下滑的一种措施。

总之,浦发银行降低员工薪资是当前银行业普遍面临的经营压力和成本控制需要,也是浦发银行为了应对业绩下滑而采取的一种手段。但同时,也需要银行平衡员工利益和银行经营利益之间的关系,避免员工权益受到不必要的损害。
第3个回答  2023-05-15
最近,上海浦发银行的员工因降薪而抗议。这起事件的背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疫情影响:疫情对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银行的业务收入也受到了影响。为了应对这一情况,浦发银行采取了降薪措施。

2. 巨额罚款:据报道,2019年底,浦发银行因违反反洗钱等规定被罚款7.2亿元人民币。此次罚款导致浦发银行的利润大幅下滑,也是降薪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市场竞争:银行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家银行都在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竞争力。浦发银行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采取降薪措施也是顺理成章的。

总的来说,浦发银行降薪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所致。虽然降薪引发了员工的抗议,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银行业普遍采取了类似的措施。
第4个回答  2023-05-15
因为浦发银行“降薪”的传闻,老胡联想到,这段时间的与人交往中,有并非很个别的朋友抱怨,他们所在的单位集体降薪了。老胡想提醒各个行业和企业:降薪对员工的打击是最深刻的,轻易用不得。从我们的社会来说,经济发展一定要落实到大多数人收入不断增加的实际利益上,如果多数人收入停滞甚至减少,那我们的经济增长岂不成了空的?
除了极少数薪酬过高的人需要在改革中降薪,更多的薪酬改革应当尽量搞加法,而非减法。所谓加法是指通过政策调控让一般性薪酬偏高的群体不再继续增长或少增长,同时促进收入低的群体快增长、往前追。如果反过来搞减法改革,不怎么动低收入群体,只是把收入偏高的群体往下拉,很容易造成士气低迷,它肯定不是改革的方向。
当然了,大部分人就职于企业,他们的收入都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关。老胡领导过不大的企业,我想劝企业的管理层:只要企业仍有利润,为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改善企业财务状况,降薪同样必须是最后手段。因为降薪等于昭告员工:企业快不行了。那将沉重打击员工的信心和工作热情,对企业的伤害将大于从降薪中抠出来的那点钱。
工资收入对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最大的核心利益,把员工的收入都给减了,然后做大家的思想工作,要员工们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这不是瞎扯吗,怎么可能有效?除非企业已经亏损了,没钱照常发工资了,否则降薪一定使不得。
我们的国家是市场经济,既然不是大锅饭,就注定会有企业落入经营的低潮甚至倒闭,这意味着也必然会有一些人遭遇降薪甚至失业。但我想说的是,只要还有办法,就要让大多数人保薪,对陷入困境的企业来说,这是维护士气的关键。员工们知道企业困难,但是管理层在努力为大家保薪,与他们认为管理层在将自己经营不善的后果向普通员工转嫁,大家的情绪是完全不同的。
就全社会来说,能否做到让大多数人收入稳定、并且隔段时间就稳中有升,这是我们经济发展究竟好不好的最根本检验。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在仍然有利润的情况下,降低员工工资,以此增加或者保企业的利润,我认为这是不道德的,而且我相信这样做的效果也一定是负面的,与经营者的目标背道而驰。所以,能不走降薪这步棋,老胡劝所有机构和企业尽量不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