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诊断评价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运用?

如题所述

1.诊断性评价
(1)“诊断”在教学工作中的必要性
医生要袪除患者疾病并提出使患者康复的处方,必须对患者进行仔细的诊断。教学工作也一样,教师要想制订适合每个学生特点和需要的有效教学策略,也必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了解他们的技能和能力水平,了解他们对所要学习的学科的态度和抱负水平,了解引导学生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等。了解学生的手段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测试。不过,教育中的“诊断”涵义较广,它不限于查明、辨认和确定学生的不足和“病症”,它也包括对学生优点和特殊才能的识别。
(2)诊断性评价的作用
学年或课程开始之前的诊断性评价,主要用来确定学生的入学准备程度并对学生进行安置;教学进程中的诊断性评价,则主要用来确定妨碍学生学习的原因。
①确定学生的入学准备程度 学校和教师如果打算使每个学生都喜欢学习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就必须通过诊断性测试和其他方式了解学生的入学准备程度。
入学准备程度的诊断一般包括对下列因素的确定:家庭背景;前一阶段教育中知识的储备和质量;注意的稳定性和广度;语言发展水平;认知风格;对本学科的态度;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态度;以及身体状况等
②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 年级的学生肯定在知识储备、能力和能力倾向、学习风格、志向抱负及性格等方面互有差别。学生的这种多样性必然也要求教学条件和环境具有多样性。因此,了解学生在上述方面的差别和差别程度,为学生提供适合其特点的学习环境,或者说,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分班分组,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使每个学生能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诊断结果对学生进行安置并不能完全解决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问题,它只是使教学适应个别差异的一个基本前提。
③辨识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有些学生虽然已被做了适当安置,但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效果很差,进步很慢,不能达到教师为其预定的学习目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