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属于什么病?

如题所述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也是最常见的震颤病症,约60%病人有家族史.特发性震颤是单一症状性疾病,姿势性震颤是本病的唯一临床表现.所谓姿势性震颤,是指肢体维持一定姿势时引发的震颤,在肢体完全放松时震颤自然消失.本病的震颤常见于手,其次为头部震颤,极少的病人出现下肢震颤.本病的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这也是特发性震颤的特征.应对症治疗.1,心理治疗:首先要正视这个现实,不能怕人知道,使心情放平和.另外生活要规律,避免激动劳累,对病程有好处.2,药物治疗:用药量根据病人的情况,震颤轻时可以服量低,或者间断服用,严重的就要持续服用.同时还应该服一些维生素类药物,比如维生素E,维生素C,对神经有保护,抗衰老的作用.3,手术治疗:如果对药物治疗不理想,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和帕金森病的止颤治疗相同的.这种病不能根治,但是通过积极及时的治疗,能够控制病情延缓病程.4,饮食调理:多吃抗动脉硬化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芹菜,洋葱等有降压抗血脂的作用,多吃五谷杂粮,品种越丰富对病情越好.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食品要限制,特别是油炸食品应该少吃.5,生活注意:饮酒以后可以使症状减轻,但是一般也就维持2~4个小时,此后症状又会加重,所以饮酒不能治疗此病,反而使症状加重,应该严格限制.6,加强锻炼:有这种病的老年人在康复期间应该注意尽量做一些体能锻炼,比如太极拳,体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6
 1、特发性震颤又称为家族性震颤,约60%患者有家族史,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在65~70岁前出现外显。发现本病致病基因位于3q13,称为FET1,将致病基因定位于2p22~25,称为ETM或ET2,发现ETM可能是三联体重复序列,此基因定位在另两个家族性特发性震颤家系得到证实。
  2、特发性震颤由中枢神经系统内散在的网状结构或核团异常振荡所致,起搏点定位迄今不清。骆驼蓬碱诱导的灵长类动物震颤模型与人类特发性震颤相似,是常用的特发性震颤动物模型;哈尔明碱是骆驼蓬碱β-咔啉类似物,可使人类产生震颤。
  3、对于特发性震颤的原因还有最普遍假说是橄榄体-小脑节律性改变,下橄榄核-小脑神经通路振荡通过丘脑和皮质向脊髓传播,最终引起震颤。PET检测发现,特发性震颤患者无震颤时丘脑和延髓(主要是下橄榄核)糖代谢率增加,H215O血流测定双侧小脑血流量增加;震颤时下橄榄核和小脑代谢率和血流量进一步增加,丘脑、纹状体和运动皮质血流量也增加。
第2个回答  2020-11-26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它的主要症状是头、手以及上肢不自主的抖动。抖动也有特点,当手静止的时候抖动的比较轻,但是当手维持一个姿势的时候抖的比较厉害。什么叫维持一个姿势,比如用勺子给嘴巴里面喂饭的时候,或者写东西的时候,这个时候抖得会非常厉害,所以专业上叫姿势性的震颤。这种姿势的震颤有的会比较轻,对生活可能影响不是太大,但有的会抖动的幅度非常大,有时候连饭都喂不到嘴里边,对生活的影响会非常非常大,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特发性震颤一般来说比较稳定,不会有快速的进展,一般来讲2-3年内进展不是特别的厉害。第三个,好发的年龄一般有两个,一个是青春期的青年人,另一个就是老年人,这两个年龄阶段的人特发性震颤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一些。特发性震颤的发病率一般在百分之四点几,比帕金森病的发病率还要高。
所以,如果发现有肢体抖动,姿势性的震颤,就要怀疑特发性震颤。特发性震颤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没有任何其他的疾病,比如没有颅内长肿瘤,或者颈椎没有长什么东西,要排除这一类的疾病。
第3个回答  2020-11-26
特发性震颤临床上也称为原发性震颤。是一种神经内科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明显增加,如果有家族史,发病年龄较早,患者可以表现为双手和前臂姿势性和(或)动作性的震颤,一般不伴有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有些患者可出现头部震颤,但不伴有肌张力的障碍。发病后病情长期稳定,很少进行性加重,一般不致残,轻症患者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必要时可以口服普萘洛尔。
第4个回答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