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刘邦说的三句话……不如张良……不如韩信……不如萧何。

如题所述

刘邦说运筹帷幄不如张良,安抚百姓不如萧何,率军打仗不如韩信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彻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西汉时期,刘邦当皇帝后在都城洛阳南宫摆酒宴,招待文武百官。他问百官他与项羽的区别,百官纷纷夸赞他大仁大义。刘邦说运筹帷幄不如张良,安抚百姓不如萧何,率军打仗不如韩信,但他能合理地使用他们三位俊杰,所以能得天下。

扩展资料

刘邦起家之前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但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短短的四年之间便打败了号称“西楚霸王”的项羽,开创了西汉王朝的先河。其实,楚汉战争初期,刘邦的实力远不如项羽,而他之所以能赢得天下,奥妙就在于他善于知人善任。

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在庆功的宴会上曾感慨地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治理国家,抚慰百姓,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其中所提到的子房,即张良,是刘邦的大谋士;萧何,是他的大管家;韩信是他的大将军。他们三人就个人才能来说都是当时的“大腕”,不在刘邦之下,却都能为刘邦的充分信任所感动,心甘情愿,尽心尽力地为他打天下。

而项羽就连自己的叔父范增,唯一忠心耿耿的谋士,也不愿采纳他的正确意见。这说明项羽只知道凭着匹夫之勇闯天下,根本没有“刚柔皆得”的用人思想,自然是其兴也迅速,亡也迅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参考资料来源:中央电视台——刚柔皆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谋策不如张良,治国不如萧何,打仗不如韩信

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打仗一定胜利,攻占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9-30
原文应该是: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第3个回答  2015-09-30
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第4个回答  2015-09-30
谋事不如张良,用兵不如韩信,治国不如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