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如何进行听觉言语训练?

如题所述

您好,

首先我们了解下听力和听觉的区别:

听力:

听力是听觉器官对声音的感受能力,它是感觉事物声音的一种属性,不包括对声音的辨析和理解。它不能通过训练得以提高,只能通过辅助器扩大声音,并尽可能地减少失真来进行适当的补偿。

听觉:

听觉能力是在听力基础上对声音的知觉认识能力。它是发声事物各种属性全部或部分的综合反映,包括对声音的感知、搜寻、分析、综合、辨别、储存等方面的能力。听觉能力虽然以听力为基础,但它与人的知识和经验有关,也与人的智力和心理有关。

因此,听力虽然不能提高,但是通过训练和使用,听觉能力可以获得改善和提高。

言语听觉是听懂说话者语言的一种听觉能力。它的要求不仅在于听见,更在于听懂。它与语言水平、智力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听觉的至高功能。言语听觉是语言输入的通道,它所获得的语言信息称为接受性语言,或理解性语言。因此,对听力障碍儿童的言语听觉训练与其语言训练相辅相成,甚至可以融为一体。

言语听觉训练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词语辨析的听觉训练

词语听辨能力是言语听辨的关键,是听辨句子的基础。听辨词语并不是孩子所学的词语都要做专门的听觉训练。其实,孩子学词的过程,就是使用和训练听觉的过程。专门的词语听觉训练,主要在孩子学语的初期,从听辨聋儿的姓名开始,并通过这种训练帮助孩子掌握有声词汇的概念。在词语听辨训练中可运用封闭式训练和开放式训练两种方式。

封闭式训练,就是把要求听辨的词语出现在黑板上,要求孩子听话复述并从黑板上找出词语,这种训练可根据孩子听力及智力情况的不同,出现不同数量的词语。开放式训练必须在孩子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并具有一定听觉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这种训练没有固定的范围,老师可在学过的词语中任意选出一些。开放式训练有一定难度,必须根据儿童的不同情况来进行。对于听力、智力较好的孩子,可选一些不常用的词语进行训练;对于各方面条件一般的孩子,必须选一些常用词进行听辨训练。

2、句子听辨训练

句子听辨训练是言语听辨的难点。孩子具有了句子听辨能力,才能与正常人进行交往,才能够回归主流。

句子听辨训练,可以运用下面三种方法:

听辨课文原句的训练:这种训练是在学过几句话之后,老师不改变原句的内容所进行的一种听说训练。训练所采用的句子必须是孩子学过的,并给出一定的范围。

听辨回答问题的训练:这种训练必须在孩子具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就是老师结合句子内容进行提问,孩子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在学习了“水龙头滴水了,小红关水龙头。”这两句话。老师可问:“什么滴水了?谁关水龙头?”这种训练不仅培养了聋儿的听觉能力,还培养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言语交往训练:在初期的专门训练之后,即应引入语言的交往和使用过程中,在自然的条件下接受言语听觉训练。对孩子进行听辨句子的训练至好结合生活和活动。早晨孩子到校后可问:“谁送你上学?今天天气怎样?”吃午饭时可问:“今天中午小朋友吃什么饭?”等等,这些训练要每天进行,逐步扩展句子,并贯穿于正规教学和非正规教学中。

3、个别训练和集体训练相结合

为了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接受集体的影响,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集体训练是必要的.但是,由于残疾儿童的缺陷与个性上的差异较大,还必须考虑个别训练方案,针对孩子特点设计不同的进度,采取不同的方法。两种训练相辅相成,在集体训练中发现个别训练的需要,在个别训练中解决集体训练的不足,促进聋儿共同发展。

4、增强语言的复现率

对语言的多次听说,可以使听取的那些词语及句子变得更加熟悉。熟能生巧,熟也就帮助孩子提高了听觉对语言的辨别能力。孩子对自己的姓名听得特别准就是这个道理。语言刺激的反复,必须注意实用性、实践性和趣味性,培养孩子听取和运用的主动性。

5、提高聋儿发音的清晰度

言语听觉训练和言语语言训练是两项不同的内容,但二者不可分割。言语听觉训练必须以言语语言训练为基础。语言发展速度较快的孩子,他们的听觉能力提高的幅度较大。孩子只有自己发音清晰,才能听得清楚,辨得准确。因此,老师要注意纠正孩子的发音,不断提高孩子发音的清晰度。

总之,言语听觉训练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教师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使孩子的言语听觉能力不断提高。

希望以上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20
如果孩子还小的话,还是建议去正规专业的语训学校进行语训,家长可多听取语训老师的建议配合训练。
第2个回答  2020-01-20
儿童进行清洁言语训练,可以通过口语和听力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