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去农村工作的好处

如题所述

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去农村工作的好处如下:

1. 支持非城市地区的发展:随着红利逐渐减少,中国市区的经济发展已经趋于饱和,因此中国正在大力支持非城市地区的农村和小城镇发展。大学生可以为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2. 开拓视野和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大学生到农村去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这能够开拓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同时,通过在农村生活,大学生可以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3.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大学生到农村去可以参与各种社区和公益活动,与当地社区互动,并且帮助当地居民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这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4. 增加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需要大学生从事各种专业技能工作,因此大学生到农村去可以找到更多的工作机会。

拓展:

1、三支一扶

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促进农村基层社会事业发展,简称“三支一扶”。“三支一扶”计划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省区市人事、教育部门组织实施。

2、大学生村官

各级组织部门筛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称为“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熟悉农村情况,经过艰苦环境磨炼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和能够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共同创业致富的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着眼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优化党政干部队伍来源结构,夯实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村官的聘用期为2到3年,期满后的“出口”是鼓励留任村干部、择优选拔基层领导干部和定向招录公务员、扶持自主创业、引导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深造等。

3、特岗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是中央实施的一项支持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攻坚县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特岗教师聘期为3年,服务期满后,鼓励继续留任,并允许自主重新择业。对自愿继续留在本校或当地其他学校任教、经考核合格的,转由当地财政负担其工资,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对重新择业的,为其重新选择工作岗位提供方便条件和必要的帮助。

对于“三支一扶”人员,其服务期一般为2年,期满后有的省份期满直接转为事业编制;有的省份期满事业单位拿出一定职位专门聘用,公务员定向招录、考研初试加分等。

4、西部计划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简称“西部计划”,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组织部门、人事部门于2003年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共同组织实施的。

计划从2003年开始,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到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和基层检察院、基层人民法院、基层司法援助、西部农村平安建设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