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巴加碘和不加碘有什么区别呢

如题所述

盐巴加碘和不加碘的区别有成分不同、对人体的影响不同、适用人群不同。

“盐巴”就是我们常见的食盐,《四川方言词源》中说,蜀中以汲自深井的盐水熬制的块状食盐,称作“盐巴”,四川老一辈人习惯把盐称作盐巴,在深井采卤技术发明之前,渝东、鄂西一带的天然盐泉是内陆地区最早的食盐供给源,巴人控制着这些天然盐泉,然后通过水道、陆路,将盐运往周边地区,因此盐被称作盐巴。

远古时代渝东、鄂西一带的天然盐泉有三处——巫溪宝源山盐泉(大宁盐场)、彭水郁山镇伏牛山盐泉、湖北长阳县清江盐泉,而宝源山则是已知中国最早的盐泉,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仍流淌不息。上古时代在深井采卤技术发明以前,三峡天然盐泉是内陆地区最早的食盐供给源。而巴人,正控制着这个宝贵的资源。

盐巴的历史故事

有人制盐,就有人卖盐。据《山海经》载,西南有巴国,祖先叫咸鸟,咸鸟生乘禧,乘禧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颇多神话色彩。不过,任乃强却据此提出一个创造性的观点,他认为,咸鸟暗示着巴人祖先的职业,他们可能是帮助巫咸国推销食盐的盐商,到了后照时,因运盐有 功,得到巫咸国王的册封,巴国才得以建立。

历史上的巴人是一个与盐颇有渊源的民族,他们生于江边,善于行船,泛舟奔波,原以捕鱼为生,与三峡两岸的农牧民族交易往来十分密切。

巫咸国垄断了三峡一带的食盐资源后,巴人转而成为水上商人,乘着独木舟贩卖巫盐,成为巫咸国的经销商,他们也由此获得“水上流莺”(《华阳国志》记载)的美誉。巫咸国也需要这些“水上流莺”为它推销食盐,双方一拍即合。巴人正是用“盐巴”与周边民族展开贸易,建立了一个农业资源贫瘠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东方乐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