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岳阳楼记》中所有“之”字的解释 要词性还有解释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前人【之】述备矣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5.或异二者【之】为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7.先天下【之】忧而忧

综述如下:

1、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词,这件事)。

2、前人之述备矣(助词,的)。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助词,的)。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助词,的)。

5、或异二者之为(助词,的)。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助词,起语法作用,无实意,可不译)。

7、先天下之忧而忧(助词,的)。

《岳阳楼记》简介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至交好友岳州知州滕宗谅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3
1.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词,这件事)
2.前人【之】述备矣(助词,的)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助词,的)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助词,的)
5.或异二者【之】为(助词,的)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助词,起语法作用,无实意,可不译)
7.先天下【之】忧而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