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他开创了开元盛世,使得唐朝在他在位期间达到了鼎盛,但他晚年时宠信杨玉环,任用杨国忠等奸臣导致了安史之乱,也使得唐朝由盛转衰。这个一手缔造了大唐盛世,却又将大唐推入战乱的帝王,最信任的人不是倾国倾城的杨玉怀,而是宦官高力士。
李隆基和高力士俩人相识相知了五十年,又相伴了一生,可以说高力士的一生是对李隆基忠心耿耿的一生,有人甚至将其评价为千古第一贤宦,这个评价有点言过其实了。高力士不过是李隆基身边的一个藤蔓罢了,他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走完了别人要用十几年走的路,甚至被封为齐国公,死后更是陪葬与泰陵,在地下继续与李隆基为伴。
高力士深处名门,但由于年少时卷入了一场谋反案被阉割入宫,后来被武三思门下的一个姓高的宦官收为义子,自此改为高姓。年少时的高力士身材高大,长得是仪表堂堂,又因为做事认真收到了武则天的赏识,尽管如此他也不过是宫中一个小宦官而已。直到20岁的时候结实了还不是皇帝的李隆基,李隆基发动的两次政变,高力士都有参与并且都立下了功劳,直接成了从三品的高官。
李隆基登基后高力士的地位也是 水涨船高,直接升到了正三品,这可是超过了李世民立下的宦官不能超过正四品的规定。高力士深受李隆基的信任,担任守卫皇宫、管理皇家事务的重任,上表给皇帝的奏折先给高力士过目,小事情他就可以自己做主。他还娶了京城一个小吏家的女儿,他岳母去世的时候,地方上和京城里的官员都去吊唁,他生母去世的时候,程交金的孙子程伯献都去扮演孝子接送宾客,甚至当时的太子都称呼高力士为“二哥”。
李隆基早年间还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优秀帝王,此时的高力士虽然生活上追求享乐,但对李隆基在政事上的影响也颇为积极,而他对开元盛世的影响也比想象中的要大。当时的宰相姚崇是个干实事的人,有一次他给李隆基回报底层官吏任免的情况时,李隆基不爱听就摆了摆手,姚崇因此忧心忡忡。
高力士则向李隆基进言说皇帝在跟重臣谈话时不搭理人家,这不是虚怀纳谏的好皇帝,李隆基则告诉高力士,姚崇身为宰相,这种小事情没必要跟自己回报,后来高力士告诉了姚崇实情,之后才有了姚崇对官吏的大改革,使得李隆基早年时官场风气一清。
天宝时期的李隆基迷信道教,曾经想求仙练气,计划把国事托付给李林甫,高力士便劝谏李隆基不应把皇权交给别人,李隆基因此很不高兴,高力士也只好叩头认错,从此不再参与朝政。
既然李隆基不好好当皇帝了,高力士也就破罐破摔了,他大肆兴建寺庙,并借机索贿。当时他令人制作了一口大钟,然后邀请公卿赴宴,敲一下中便让人随礼十万贯,一般都是敲十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