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纸币上的头像除了慈禧、李鸿章,为什么还有载振的头像呢?

如题所述

历来作为法定流通的货币,上面印有的人像不是集大权于一身的统治者,就是伟大的领袖或是某领域不可多得的人才


清朝纸币上印有慈禧和李鸿章的人像还可以理解,这位载振是谁呢?怎么会被印在清朝纸币上?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他的全名为爱新觉罗·载振,没错,正是清朝宗室子弟。1876年出生的他,正好碰上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洋务运动。

当时洋务运动主推“自强求富”,高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大旗。多方面学习西方,各个官僚和民间巨商纷纷创办了不少工商企业。

经济和军事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可能和年纪尚小的载振关系不大。但是思想文化领域对他的影响实在不可忽视。

洋务运动期间,各主要大城市创办了近20种近代报刊,又增设了许多新式学堂,有针对性的培养了各个专业方面的人才。

社会总体文化思想上的进一步对载振或多或少有些影响,并且在他之后的从政生涯中也有所体现——清朝权力部门新设了一个商部,载振任尚书。

但是或许载振在这期间过度沉迷于外面的花花世界,看迷了眼,结果后来加入了皇族“宗社党”,一步一步陷入腐败深渊,这是后话。

1902年,载振受命出使英王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并趁此机会对法国、比利时、美国和日本进行访问。

长了长见识后回国积极参与新政活动,主动向皇帝请旨成立商部,而他自己担任尚书。又过了两三年,因为朝廷改革官制,载振所任职的商部改为农工商部。

众所周知,1905年的时候,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在他们的领导下,国内革命派反清势力和清廷发生争执,当时的清政府做出承诺,决定实行立宪制。

政治领域的风波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大清帝国正处于风雨飘摇阶段,看上去像是百废俱兴,其实不过是垂死挣扎。

清朝末期曾有大量的外国银行入侵,本来清政府赔款就快要赔的倾家荡产了,外国银行又进来捣乱,结果就导致当时的金融秩序极度混乱,政府财政吃紧。

整个金融领域几乎一片混乱,作为商部尚书的载振不但没有力挽狂澜,反而捅出了丑事。前面也说到,担任大清农工商部尚书的载振是一位十足腐败的贪官。

举个例子:当时载振作为朝廷的一名新贵被任命为商务部尚书的时候,奉旨前往吉林办事。

当地官员为了阿谀奉承请他们前往戏园看戏,这一看不得了,载振遇上了一位佳人,名叫杨翠喜。从此日思夜想,心心念念难以忘怀啊。

这一切都让一位小小芝麻官段芝贵看在眼里,小伙子察言观色的能力不一般,又听说黑龙江巡抚一职空缺待补,于是想方设法,终于把杨翠喜送到了载振的手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