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心理异化现象,你知道吗

如题所述

在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中,我们如何面对心理异化现象?
在用指尖连通世界的网络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术性时代。我们创造科技,也依赖科技,尤其是互联网科技,它通过智能手机无痕而强势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我们与时代的交互作用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化现象,阴影地带正在形成......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伴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他们被称作“困清数字原住民”,对他们而言,网络即生活,就像《楚门的世界》中用做天空道具的、巨大的穹幕一样,网络是再自然不过的“非天然品”。于是大学生成为心理异化现象的高发群体,却因为太过自然而不自知。
1. 放大的“去个性化”心理
在网络的虚拟与自由下,我们无限扩大了自己的生活空间。但与此同时,精神毒瘤也可能会暗自滋长。有所顾忌的言论在网络上发布不受任何限制,只需要一个虚拟的用户身份而已,一些评论甚至无需登录就可以匿名发布。在这网络社交 “匿名马甲” 的掩护下,人们无形中放大了群体规模带来的“法不责众”的心理安全感,削减了行为自觉性,相反,其行为的冲动性、无约束性与破坏性却呈逆向增强的态势,表现为恶意侮辱、人肉侵扰等丧失底线的行为。
网络道德体系尚处于建构和规范之中,“慎独”的境界又并非人人能及,何况是年轻气盛、定力不足的大学生,主客观因素的叠加很容易使一些网民产生“网络是绝对自由之境,可以为所欲为”的错觉,从而导致更多的以语言为媒介的攻击现象。
2. 错位的自我认同
长期沉溺网络的大学生,极易发生自我认同的严重错位。大学生高涨的自我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四处碰壁,却在无形、无垠的网络中可以轻易获得掌控感、成就感,以至于自认为找到了自身价值所在。在虚拟环境中,这些年轻人指点江山游刃有余,存在感能很大程度地得到满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学业受挫,情感遇冷,挫败感如影随形无法摆脱。
网络在整合世界的同时,却也极有可能以温柔而残忍的方式,肢解网民的自我性格结构。虚拟世界的满足感与现实世界的被驱逐感强烈冲击着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线上自我”与“线下自我”相互纠结、烦扰,甚至错位,影响个体对真实世界的判断,导致其自我认同失败。我是谁?什么是真实的?哪里又是虚拟?心理与行为和现实社会脱节,排斥真实的社交活动,容错率低,抗逆力低,出现自我疏远、自我隔离、自我封闭的倾向,以致产生焦虑、抑郁、强迫、恐惧等异常心理体验。
3. 乏力的心理支持系统
网络让古人幻想的“天涯若比邻”成了现实,但却也带来了“比邻若天涯”的人际尴尬。身在远方亦可声在耳畔人在眼前,比如视频聊天,但人真的在身旁时,又频频招呼手机里的动态更新、信息往来,而无暇顾及身旁之人。网络是令人们更加联结还是更加疏离?
不可否认,适度的虚拟社交可以缓解个体心理的压力。在虚拟环境中,人们觉得对方不可能介入自己的现实生活桐弊,沟通时,汪轮前风险体验下降,反而会有一种放松感与安全感。大学生更看重朋辈之间的友谊,遇到烦恼困惑已不再倾向于寻求父母的帮助,而是在意朋友的宽慰。很多大学生会依托网络对陌生人自由交谈,吐露心声,寻求慰藉,这有利于心理压力的释放与缓解。但在虚拟世界建立起来的友谊同样缥缈难以考证,友情的温度无法感知,这样的心理支持系统是苍白乏力的。
4. 亚健康的身心状态
手机已经成了人体新的器官——没有物理联系的身体器官,“点触之间连通世界”,这个器官是我们在这个时代“刷存在感”的标准配置。过于依赖它,就会产生”手机依赖”。大学生中比比皆是的“低头族”现象也是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
长期沉溺于虚拟世界,将自己的生活与社交网站、游戏、视频等各种应用全方位、全天候绑定,无疑会改变个体的生活样态,染上“网络软瘾”。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网络软瘾的心理症状表现为戒断不能,渴望更多的上网时间,忽略家人朋友,不上网时情绪低落、敏感易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就手机媒体来说,表现为手机不在身边甚至手里就感到烦躁,手机没电或没有wifi就坐立难安,甚至出现幻听现象。也许这样的“低头族”就在你身边。年值韶华,青春宝贵,那种被他们称之为“快意”的 、 “一机在手,人生无忧”的错觉长期迷惑着他们,导致其身体与心理的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及身心健康。
其实,距离产生美。我们需要在与新媒体的相处中提升自制力,提高自觉力,增强执行力,及时反省,调整与网络的心理距离,避免心理异化现象的产生,减轻新媒体带来的副作用。
大学生正值一生中的升值期,是“时代潮头”,是“意见领袖”,新媒体已是其自身发展的“标配”。要驾驭新媒体,而非被新媒体所奴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