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陪伴”都有哪些好处?

最近“共情陪伴”很火,闺女幼儿园开设课程,培养孩子心理健康和社会情感能力的,周围很多宝妈也都在用,请教“共情陪伴”有哪些好处啊,怎么用呢?

共情陪伴,是父母和老师用共情的方法高质量陪伴孩子的一种方式。在这种陪伴方式中,老师和父母站在孩子的立场,真正理解、尊重孩子、有效回应孩子的感受和行为。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后,他们更容易对自己产生认同,也会更积极、主动地完善自我。

被共情的孩子长大后会更阳光,更懂得洞察自己的情绪,体谅他人的情绪,具备很好的人缘,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问题等。

共情(EMPATHY)能力或译作移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共情是指可以深入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能力,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却越来越出现在现代精神分析学者的著作中。

共情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1、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

 2、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8-01
共情陪伴,是父母和老师用共情的方法高质量陪伴孩子的一种方式。在这种陪伴方式中,老师和父母站在孩子的立场,真正理解、尊重孩子、有效回应孩子的感受和行为。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后,他们更容易对自己产生认同,也会更积极、主动地完善自我,更好地处理人-己、人-人、人-事关系,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为幸福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如何“共情陪伴”孩子?
第一,温暖地对待。就是真诚的、表里如一的去对待孩子。
第二,在真诚的基础之上,要特别强调尊重,就是在生活中接纳孩子,爱孩子本来的样子。
我们喜欢一个孩子不是因为他很乖、他脑子聪明、他长得漂亮,而是因为他这个人,他是他自己。这样才有可能让孩子从小树立一种接纳自己、珍爱自己的态度,进而接纳他人、尊重他人。

举个例子:

辛苦工作一周的你,肯定想周末舒舒服服地睡个懒觉,可是你家那个精力旺盛的小家伙一大早就爬起来了,缠着你要干这干那……
此情此情,一般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呢?
可能你会特别不耐烦,训他一顿、甚至揍他一顿…… 或者你会想给他讲道理,孩子也是似懂非懂,而且,他也不一定会照办! 再不行,你可能就是放弃自己的美梦,起来陪他玩!

这些做法,会给孩子造成三种后果:

首先,孩子一头雾水,只知道这样做惹妈妈生气了,被妈妈批评了,但是却不知道妈妈为什么生气,因为孩子并没有理解你不高兴的原因,他无法站在你的角度考虑问题,无法体会到自己的行为给你带来的感受。类似这样的情况如果频繁发生,孩子就会这样理解——我总是惹妈妈生气,我是不好的。久而久之,孩子的自尊自信就难以发展,妈妈们都应该知道:一个不自信的孩子在步入小学、中学、大学后,可能会一帆风顺吗?踏进社会甚至组建家庭后,可能会幸福吗?

其次,孩子可能会变本加厉。由于被批评,孩子的安全感会下降,尤其是被爸妈很凶地批评的时候,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由于这种担心反而更加缠着你,要确认你是否真的还喜欢他,从而造成父母更多的困扰,父母也会更加烦躁,形成恶性循环,亲子关系自然受到影响。

第三,孩子可能走向反面,可能会完全放下自己的意愿,去无条件讨好父母,做父母要求做的事,会让孩子成为一个讨好别人的人。长期持续下去,孩子会缺乏主见,没有自我。

“共情陪伴”的父母,会这样和孩子互动::
她会先耐心听孩子的诉求,理解孩子一周的幼儿园生活后希望和你在一起的心情,然后表达出感受:例如“宝贝儿,我知道你很希望妈妈陪你玩儿,但是妈妈工作了一周很累,想多躺一会儿”。你也可以引导孩子回想曾经的类似场景,比如孩子早上也很不想起床,希望可以多躺一小会儿再起来等等,让孩子更加理解你的感受。最后,可以和孩子协商,他先自己玩20分钟,妈妈随后就来等等。

从孩子的角度而言,如果孩子能够识别和理解妈妈此时的困倦感受的话,也就是习得了情绪识别和理解的心理社会能力,这样的孩子自然不会纠缠着正在困意中的父母,而是会很容易跟妈妈达成一致意见,比如前面说的自己先玩20分钟,然后妈妈起来陪我玩等等。

初次这样做的父母可能会发现,孩子仍然会缠着你,但是孩子这个时候是知道自己的感受被父母理解和接纳的,这就为亲子进一步沟通到解决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孩子会在被你拒绝后仍然会觉得你是理解他的感受的,从而丝毫不会引起亲子关系的任何问题,也不会带来对孩子自尊自信发展的影响。

所以,被共情的孩子长大后会更阳光,更懂得洞察自己的情绪,体谅他人的情绪,具备很好的人缘,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问题等。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共情本来是一个心理学用语。现在幼儿园推崇的共情陪伴通俗地说就是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将自己置于孩子的地位,去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为。

1. 通过共情,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想法,能够更好地遵守孩子的成长规定,发掘孩子的潜能,顺畅地陪伴孩子的成长。

2. 通过共情,家长和还能能够很好地沟通,尤其是在孩子的叛逆期,能够减少与孩子的冲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

3. 通过共情,能够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用心和理解,增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更加自信,更加阳光,更加乐观。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08-03
幼儿园也有了?用过他们的家长课程,挺不错的。家长的是有绘本视频啥的,用了后发现自己的变化比孩子还大,脾气好多了。幼儿园的不知道怎么用,得问园里的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