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苦笋? 我想要知道详细的过程。谢谢啦。

如题所述

1、造林:

(1)种苗:宜挖取成林苦竹林母竹,竹秆直径2.0厘米至5.0厘米,带3盘至4盘枝,来鞭长度10厘米至15厘米、去鞭长度15厘米至30厘米,鞭芽健壮,竹鞭无机械损伤,竹节正常,无病虫害。

(2)种植密度:种植坡度小于15°,造林密度宜为56株/每667平方米(亩)、株行距宜为3.0米×4.0米;坡度15°至35°的造林密度宜为74株/每667平方米(亩)、株行距为3.0米×3.0米。

(3)造林时间:最佳时间为11月底至次年2月。

(4)种植方法:沿水平阶带状采用人工方式整地,种植穴规格为40厘米×40厘米×40厘米。先将表土垫入穴底,放入母竹,鞭根舒展,分层盖土踏实,竹鞭或根盘上面与穴面持平或略低。

天气干旱或土壤湿度较低的地方,还要先行适当灌水,再行覆土。覆土厚度宜高出原入土深度3厘米至5厘米,并将栽植穴堆成馒头形,最后表层再覆盖一层松土,浇透定根水。

2、林地管理:

(1)幼林抚育:浇灌水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林地积水,及时挖沟排涝;郁闭前应每年在5月至6月、7月至8月除草松土两次,松土深度5厘米至15厘米为宜;新出笋不留或留养少量的壮笋,第2年起应及时疏去弱笋、小笋、退笋及病虫笋。

(2)成林管理:春季选取出笋,蓄笋长竹,其留养率30%为宜,冬末锄抚一次,锄抚深度10厘米至20厘米,并采伐老竹,清理病虫竹、风倒竹、弱竹,种植密度以9000至12000株/公顷为宜。林地覆盖,覆盖厚度15厘米至30厘米,覆盖物保持60%水分。

施肥:2月至3月施长笋肥,5月至6月施长鞭肥,11月至12月施孕笋肥,肥料品种为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采用撒施、穴施或结合覆盖措施一并施入,每667平方米(亩)施入量1000千克至2000千克,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病虫害防治:营林技术、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相结合,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扩展资料

苦笋多产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苦笋在粤北地区、闽东地区、四川宜宾地区非常多,一般季节是在每年的1月开始持续到4月左右,主要是根据天气和气候的影响。粤北地区以从化吕田为主要的产地。

苦笋又名甘笋、凉笋,野生于崇山峻岭之中,其呈苦味的糖甙有刺激巨噬细胞生成的作用,该细胞有防癌解毒的功效;苦笋含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蠕动,从而缩短胆固醇、脂肪等物质在体内的停留时间,故有减肥和预防便秘、结肠癌等功效。

苦笋以春末出土的笋苞为佳。苦笋不但为佳肴原料,而且还可入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苦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宁苦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9

苦笋又名甘笋、凉笋,野生于崇山峻岭之中

甘笋的栽培:

    可利用低产果园、荒芜菜地和房前屋后空地进行。

    山地种植和一般选海拔800m以下山间空地或山沟谷旁,土地疏松、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块。

    每公顷约种900穴,每穴植前施基肥20kg(有机肥)。

    选择1年生、粗壮、健康、笋芽多的单株或2-3株成丛的竹子做母竹,来去鞭各留20cm以上,尽量多带宿土,挖后砍梢,留枝2-3节。

    在每年2-3月定植,种时做到深挖穴、浅栽竹、紧拥土、厚盖草,栽后及时浇水,提高成活率。

    植后1-2年,在每年5-6月和8-9月,进行除草松土,消除种间竞争,扩穴施肥。

    第二年每穴施0.1kg,第二年施0.2kg。在此期间,不许挖笋,留养大竹,增加竹株。

    第三年后可砍伐小竹,留养大竹,解决好甘笋种内竞争,增加施肥量,使竹子长大成林。

    成林后,每公顷立竹达到1.8-2.1万株,竹龄结构为:1年生30%,2年生30%,3年生25%,4年生15%,施肥量每亩20kg以上。

半野生状态甘笋的培育要合理采伐,充分利用阳光、地力使竹子进行可持续发展。

方法是:

    从4月至6月上旬对竹笋分四批处理,第一批约在4月上旬,为早期笋,个体不大,市场笋价好,全部挖掘食用,此时能促进后期笋芽萌发,提高发笋率;

    第二批,约4月中、下旬,为盛期之初的笋,个体粗壮,在林地空处及老竹更新年处,选择大笋留养,约5株/m2,培养成健壮新母竹,余者挖食;

    第三批约5月上中旬,为盛期偏后笋,选择大者补充前期留养新竹的不足,其余全部挖出食用,保证新母竹的养分供给,同时保证竹笋产量的形成;

    第四批为末期笋,约5月上旬至6月上旬,全部挖食。使用这种方法,既可提高笋的产量,又有新竹留养,使苦笋步入良性循环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25
1、造林:

(1)种苗:宜挖取成林苦竹林母竹,竹秆直径2.0厘米至5.0厘米,带3盘至4盘枝,来鞭长度10厘米至15厘米、去鞭长度15厘米至30厘米,鞭芽健壮,竹鞭无机械损伤,竹节正常,无病虫害。

(2)种植密度:种植坡度小于15°,造林密度宜为56株/每667平方米(亩)、株行距宜为3.0米×4.0米;坡度15°至35°的造林密度宜为74株/每667平方米(亩)、株行距为3.0米×3.0米。

(3)造林时间:最佳时间为11月底至次年2月。

(4)种植方法:沿水平阶带状采用人工方式整地,种植穴规格为40厘米×40厘米×40厘米。先将表土垫入穴底,放入母竹,鞭根舒展,分层盖土踏实,竹鞭或根盘上面与穴面持平或略低。

天气干旱或土壤湿度较低的地方,还要先行适当灌水,再行覆土。覆土厚度宜高出原入土深度3厘米至5厘米,并将栽植穴堆成馒头形,最后表层再覆盖一层松土,浇透定根水。

2、林地管理:

(1)幼林抚育:浇灌水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林地积水,及时挖沟排涝;郁闭前应每年在5月至6月、7月至8月除草松土两次,松土深度5厘米至15厘米为宜;新出笋不留或留养少量的壮笋,第2年起应及时疏去弱笋、小笋、退笋及病虫笋。

(2)成林管理:春季选取出笋,蓄笋长竹,其留养率30%为宜,冬末锄抚一次,锄抚深度10厘米至20厘米,并采伐老竹,清理病虫竹、风倒竹、弱竹,种植密度以9000至12000株/公顷为宜。林地覆盖,覆盖厚度15厘米至30厘米,覆盖物保持60%水分。

施肥:2月至3月施长笋肥,5月至6月施长鞭肥,11月至12月施孕笋肥,肥料品种为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采用撒施、穴施或结合覆盖措施一并施入,每667平方米(亩)施入量1000千克至2000千克,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病虫害防治:营林技术、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相结合,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第3个回答  2011-03-26
甘笋又名苦笋、凉笋
甘笋林的栽培:可利用低产果园、荒芜菜地和房前屋后空地进行。山地种植和一般选海拔800m以下山间空地或山沟谷旁,土地疏松、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块。每公顷约种900穴,每穴植前施基肥20kg(有机肥)。选择1年生、粗壮、健康、笋芽多的单株或2-3株成丛的竹子做母竹,来去鞭各留20cm以上,尽量多带宿土,挖后砍梢,留枝2-3节。在每年2-3月定植,种时做到深挖穴、浅栽竹、紧拥土、厚盖草,栽后及时浇水,提高成活率。植后1-2年,在每年5…6月和8-9月,进行除草松土,消除种间竞争,扩穴施肥。第二年每穴施0.1kg,第二年施0.2kg。在此期间,不许挖笋,留养大竹,增加竹株。第三年后可砍伐小竹,留养大竹,解决好甘笋种内竞争,增加施肥量,使竹子长大成林。成林后,每公顷立竹达到1.8-2.1万株,竹龄结构为:1年生30%,2年生30%,3年生25%,4年生15%,施肥量每亩20kg以上。
半野生状态甘笋的培育:为了满足农民对甘笋的食用,要合理采伐,充分利用阳光、地力使竹子进行可持续发展。方法是:从4月至6月上旬对竹笋分四批处理,第一批约在4月上旬,为早期笋,个体不大,市场笋价好,全部挖掘食用,此时能促进后期笋芽萌发,提高发笋率;第二批,约4月中、下旬,为盛期之初的笋,个体粗壮,在林地空处及老竹更新年处,选择大笋留养,约5株/m2,培养成健壮新母竹,余者挖食;第三批约5月上中旬,为盛期偏后笋,选择大者补充前期留养新竹的不足,其余全部挖出食用,保证新母竹的养分供给,同时保证竹笋产量的形成;第四批为末期笋,约5月上旬至6月上旬,全部挖食。使用这种方法,既可提高笋的产量,又有新竹留养,使苦笋步入良性循环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