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古诗词平仄人士请帮我分析一下姜夔所作《霓裳中序第一》的赏析中的一段关于“平仄”的文字。谢谢。

原词:

霓裳中序第一 姜夔

亭皋正望极,乱落红莲归未得。
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
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
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
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
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
飘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艺概》)声情韵律高度配合情感高潮,是此词又一特色。两处高潮,声情亦最吃紧。“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九字连下七仄(除帘、颜二字)。“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九字连下五仄(除前三字及垆字)。尤其两结下句皆五字四仄声间一平声,声情极其拗峭。

总览全幅词体,则词韵用激越凄楚之入声字,乐调属“凄怆怨慕”之商调(《中原音韵》),对于词情亦无不高度配合。姜白石词多兼具情感、文采、声情、音乐全幅之美,此词是一典范。]

对于赏析中所提到的“平仄,入”声调麻烦加以分析。
多谢大家。我只是想问赏析中为何说“‘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九字连下七仄(除帘、颜二字)。”——可是“佛”字不是仄声啊。此处是“轻声”,轻声可作仄声么?还是说古音里不是轻声?

楼上没有分析格律,就直接出现论述,似乎不妥。

霓裳中序第一 姜夔

平平仄仄仄(韵)。
亭皋正望极,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乱落江莲归未得。
平仄仄平仄仄(韵)。
多病却无气力,
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
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韵)。
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平仄(韵),仄平平仄(韵)。
幽寂,乱蛩吟壁,
仄仄仄平平仄仄(韵)。
动庾信清愁似织。
平平平仄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仄(韵)。
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
仄平平仄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韵)。
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
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韵)。
飘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以上内容每一行上为平仄,下为词内容。不清楚楼主是否通晓一些格律基本知识,如果通晓则没什么解释的意义了,不通晓我就略说几句。简言之,平声约等于现代汉语的一声和二声,而仄声约等于现代汉语的三声和四声,但又不绝对如此,比如入声字,在古代属于仄声,今天已经消失,派入到了现代汉语四类声调之中,难以辨识。《霓裳中序第一》是一首入声韵词,一般而言,押入声韵的词多用于表达沉郁顿挫或壮怀激烈之情(如《念奴娇》《雨霖铃》《满江红》《贺新郎》《兰陵王》等词牌),在本词中,拗句的使用是一大特点,正如《艺概》所言那两处高潮,尤其这两句的后半部分,声律上采用的是典型的拗句写法“仄仄仄平仄”(律句应为“仄仄平平仄”),一般认为这样的声律安排,最能体现出作者激荡的感情。不知道我这几句略说能否让你找到些感觉。

补充:“佛”字虽在今天读第二声,但是在古代为入声字,所以当然属于仄声。请仔细看我前面的平仄分析。另外,古音中只有平上去入四声,没有轻声这种说法,真的不要再用现代汉语普通话硬套古音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21
楼主这个问题牵扯到词律方面最难捉摸的声情,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的。先引用词学大师龙榆生先生的在《词学十讲》里面谈到《霓裳羽衣曲》的一段话:
又如《霓裳羽衣曲》,据白居易和元微之《霓裳羽衣舞曲》自注:“散序六遍,无拍,故不舞也。中序始有拍,亦名拍序。”又说:“《霓裳》曲十二遍而终。凡曲将毕,皆节拍促速,惟《霓裳》之末,长引一声也。”(《白氏长庆集》)从这些话里面,可以推测到唐大曲的一般结构;而这《霓裳羽衣曲》的节奏,恰如白氏此歌所形容:“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又称:“中序搫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正可推想到这一套最负重名的大曲的声容态度是怎样动人的。
姜夔这首词有一个小序,就是介绍这首词来源于《霓裳羽衣曲》的。结合二者来看,龙榆生先生有这么一个结论:
细玩姜词的音节,在韵位和平仄的安排上,都使人有“秋竹竿裂春冰坼”的感觉。这些曲词是紧密结合原有曲调的抑扬抗坠,巧妙运用四声字调而组成,非一般近体诗的格律所能概括得了的。
古代精通格律的诗词大家们,往往能够通过巧妙地安排平仄来表现一定的感情。到底如何的平仄安排表达怎样的感情,这个非常复杂,牵扯到声韵调各方面,还有韵脚的开合、密度,包括句式的长短等等。总的说来,大概是平声比仄声更加悠长平和。所以在某句之中如果仄声字的数量远远高于平声字,那么这个句子可以看做是有所谓“拗怒”之气的。在仄声字之中,上去入三声又各有不同。上声大概比较高昂,带有悲凉或者惊惧之类;去声大概比较清远凄厉,抒情性比较强;入声急促压抑,有一种欲说还休或者无论怎么说也说不完的情绪。当然,决不能胶柱鼓瑟,因为声调只是一个方面,还要看用韵等等其他因素。
就姜夔这首词而言,我们看他用的是入声韵,这就体现出一种急促迫切的情绪。而且,上下阙的上半部分用韵十分密集,下半部分虽然稍微疏散,但是句脚字都是仄声,确实有所谓“秋竹竿裂春冰坼”的感觉。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琵琶或者古筝那种密集的轮指,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其实我觉得下阕末句“飘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的确是做到了“长引一声”的。我们看这一句前半段大多是平声字,如此设问,方显得引人入胜。包括上阕末句的一问,也是平声字占优。这样一引开,然后忽然又断然以促迫激越的情感作结,更加显示出整首词在声情上巧夺天工的安排。
第2个回答  2011-03-24
楼主是浙江北部人,你说本方言的口音中应当默认状态就有入声,极、得、索、客、碧等字在你的方言里读出来是带有短促特征的,和其余三声不同。我看浙江台舒中胜的《新闻深呼吸》,即便是在说普通话时,逢入声字,他发声的顿挫、短促感也很明显,如发票的发,十个的十,极端的极等等。其实对你来说搞清楚平仄是非常容易的事,普通话之所以有部分字混了平仄,是因为普通话的入声调消失后入声字派入上声、去声、平声,派入前两类是没关系的,都还算仄声(仄意为不平),但是入声派平声(包括普通话的阴平、阳平)的字就乱了平仄了,比如得到的得字,古为入声属仄,今却为平声。所以这时候利用一下你自己的方言读得字,发现是个短促音,那就晓得是属仄音的入声字了。至于这些词评所谓入声“拗峭”不“拗峭”,那是主观感受,姜夔时代的入声发音形态应该和杭州话差不多的,可以就近参考。
第3个回答  2011-03-30
入声在古诗词中作用很明显,而我们北方人不会读入声,所以传统上北方的老先生读古诗都是把入声字读成去声,楼主可以试着读一下,就大概可以体会到所谓声情的美了,如果就一般而言,就是整首词的声音很急促,比如仿佛照颜色的平仄就是仄仄仄平仄,而醉卧酒垆侧的平仄也是仄仄仄平仄,因此就能有一种“凄怆怨慕”的美!
第4个回答  2011-03-24
第一句应该是
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