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4家钢铁企业未落实减排要求、生产记录造假,企业为何这样做?

如题所述

近日,生态环境部部长对河北唐山钢铁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发现4家企业均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高负荷生产,未能落实减排要求,普遍存在生产记录造假问题,甚至出现互相爆料、删除生产记录等问题来应对检查。目前,责任人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4家钢铁企业被抓诈骗,被生态环境部部长抓住。这种“深入现场不打招呼”的真实监管,赢得了网友的好评。这些企业“逆风作案”,用虚假的监测数据逃避监管,也让网友们心酸、目瞪口呆、愤怒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有媒体注意到,就在突击检查的前一天,唐山刚刚召开了空气污染防治工作紧急调度会,表示要采取坚决、持久的措施,确保3月份集中治理任务目标的完成。会后第二天,人们不得不担心:伪造这些企业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做法了吗?逆风排放污染物的观念是否已经深入人心?

近年来,污染企业弄虚作假增加环境保护的事件屡有报道。有的企业和环保监督“打游击”,检查组刚走前脚,企业继续生产后脚;一些污染企业面对巨大的利益无视相关法律法规。即使受到惩罚,他们也会忘记痛苦,忘记痛苦。关闭一段时间后,它们会完好无损地打开;有的部门地方保护主义,视而不见,与污染企业串通一气。比如河南周口之前,一男子匿名举报某企业排污,其个人信息被当地环保局泄露给被举报人,导致被举报人被打成颅脑损伤。

“十三五”期间,中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交出了一份好成绩单。但总的来说,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还没有到来,成果来之不易,未来的路还很长。目前北方,特别是京津冀地区,仍然是污染防治的重点地区,不能放松。

“十四五”计划提出,要夯实污染防治基础。从过去的“坚决打一场反污染的硬仗”到现在的“深入打一场反污染的硬仗”,这个词的变化意味着污染防治正在向深处发力,也意味着将触及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最终从根源上解决污染问题。

对于当前的新形势,各地要有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对于企业污染数据造假暴露出的产业化水平低、转型升级不到位、相关部门治理不到位、存在“隐性死角”等问题,各方应下功夫,拿出更多新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一方面,监管要更细致。要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等环保“千里眼”和“顺风耳”,解决以往环保监管中“多点、广面、少人”的困境,及时发现和关注污染源;另一方面,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制造持续高压冲击的同时,要积极帮助“老大难”企业转型升级,彻底根除污染根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7

河北唐山4家钢铁企业因为未落实减排要求,然后在生产记录上造假的行为被曝光,相关的负责人也已经被刑拘处理。这些企业这样做的原因也主要是为了扩大生产,增加企业的利润。所以冒着风险,顶风作案。最终也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很大的代价。

企业这样做的原因,首先是存在侥幸心理。这些企业在国家三令五申下,还顶风作案,不按要求落实减排的要求,并且在检查的时候对生产记录进行造假,是存在着很大的侥幸心理的;其次,单方面追求效益。如果切实将节能减排落实好,这些企业的生产能力就会受限,这样企业的利益也必然受到损失,所以说这些企业为了单方面追求企业利益而铤而走险;最后,监察工作失职。这些企业敢在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时期不按照要求完成减排,篡改生产记录也和当地监察的失职有关,正是由于这些部门的失而让这些企业敢于顶风作案。

一、存在着侥幸心理。

这些虽然说嘴上说着减排,却在暗地里不顾国家的三令五申,顶风加大生产能力,排放的污染物远远超过要求,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企业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这些行为不会被发现。

二、单方面追求效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保的越来越重视,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实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减少生产活动对大气的污染。但是这些企业却将但单方面追求企业的利益,忽视了环保的要求。

三、监管的失职。

这些企业之所以敢于顶风作案,明展大亮的大肆生产,排放远远超标,也是当地监管部门的严重失职,这样的行为之所以能够出现,和当地的环保不么监管不力有很大的关系。

第2个回答  2021-03-17
企业之所以会造假,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企业通过相关的环保检测,从而让企业正常运行。
第3个回答  2021-03-17
因为节能减排是需要花费巨大的资金的,当然也是需要花费时间的,而且还会占用工作时间,给企业的盈利带来了影响。
第4个回答  2021-03-17
主要还是为了能够盈利,让他们少一些成本,多一些收入,大部分的企业都是想让自己能够赚得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