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会不会一分为二,成立新的地级宜州市、河池市?

如题所述

前言:

1.有人说,作为广西面积第二大的河池市,是一个最难堪的市。空有那么广阔的面积和那么丰富的资源,却难以发展起来。认为如果河池市一分为二,成立新的地级河池市、地级宜州市,发展可能会更好一些。

2.那么,河池市会不会真的一分为二,成立新的地级河池市、地级宜州市呢?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讨论一下。

一.地级河池市设立之初,取名地级“河池市”与地级“宜州市”之争

1.今地级河池市的前身,一直相当于是“地级市”行政区划

(1)今地级河池市,在古代,一直为州、府、节度使,分别是北宋朝时期宜州;南宋时期庆远府;元朝庆远安抚司、庆远路总管府、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明朝庆远府;清朝庆远府;

(2)今地级河池市,在近代民国时期,分别是宜山民团区、第十行政督察区;

(3)今地级河池市,在现代分别是庆远专区、宜山专区、河池专区、河池地区。

(4)可以说,今河池市无论在古代、近代、还是现代,都一直相当于是“地级市”行政区划。

2.今地级河池市,在古代、近代的名字,一直是“宜州”(宜山)或“庆远”

(1)今地级河池市,在古代、近代,名字叫“宜州”(宜山)的历史时期

早在五代十国时期,今地级河池市地域,大部分属宜州;

北宋时期,今地级河池市地域,属宜州;

民国时期,今地级河池市地域,先后设置宜山民团区、第十行政督察区(区治宜山县);

建国初期1950年,今地级河池市地域,为宜山专区(刚刚开始叫庆远专区)。

(2)今地级河池市,在古代、近代,名字叫“庆远”的历史时期

南宋时期,宜州因曾为度宗皇帝的潜邸,特升为庆远府;

元朝初期公元1276年,庆远府改置为庆远安抚司;

元朝初期至公元1279年,庆远安抚司又被改为庆远路总管府;

元朝至公元1297年,庆远路总管府又改为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

明朝时期,今地级河池市地域,设置庆远府;不久又改为庆远南丹军民安抚司;

清朝时期,今地级河池市地域,设置庆远府;

建国初期1950年,今地级河池市地域,为庆远专区(后改宜山专区)。

3.现代地级河池市设立之初,叫“宜州市”呼声最高,最终却花落“河池市”

(1)1965年5月18日,因原“宜山专区”(与柳州专区合并后成新的宜山专区)迁往了柳州,同时改称“柳州专区”。国务院在原老“宜山专区”辖区(即今河池市区域)需要重新设立一个专区。新专区本来叫“宜州专区”或“宜山专区”呼声最高的,但是为了区别原来的新老“宜山专区”。所以新专区叫了“河池专区”,并且治所也从宜山县(今宜州区),迁往了河池县金城江镇(即今河池市金城江区金城江街道办事处)。

(2)在2000年前后,全国都掀起了一片地区改地级市的热潮,河池地区改设地级市也是势在必行了。当时新地级市取名“宜州市”(地级市)的呼声非常的高,而且当年的“宜山专区”已经一路改置成了地级柳州市(宜山专区—柳州专区—地级柳州市),并不存在名字冲突的事情了。尽管新地级市取名宜州市”(地级市)的呼声很高,然而新地级市还是叫了河池市(地级市):2002年6月18日,国家撤销原河池地区,新设立地级河池市。

(3)其实从历史角度看,新地级市取名宜州市或庆远市,都是传承历史文化、顺应历史潮流。然而新地级市取名河池市,自然也有它的原因道理和发展需要,

当时取名河池市,是更加有利于全市的发展的。

二.河池市市政府,驻地金城江区,与驻地宜州区之争

1.自设立河池专区起,河池驻地便从宜山县(今宜州区),迁往河池县(今金城江区)

(1)1965年,设置“河池专区”,治所便也从宜山县(今宜州区),迁往了河池县(今金城江区)。

(2)2002年6月18日,国家销河池地区,设立新的地级河池市。新地级河池市驻地,也依然还是金城江区。即使当时新地级市驻地迁回宜州(今宜州区)的呼声很高,然而新地级市驻地,情理之中的依然驻在金城江区。

2.河池市市政府驻地,终于又重新迁回了宜山(今宜州区)

(1)2016年12月14日,宜州市人民迎来了重大改变,国务院同意撤销县级宜州市,新设立河池市宜州区;

(2)同时,河池市人民也迎来了重大改变,国务院同意将河池市政府驻地,从原金城江区迁至新设立的宜州区。

(3)这是时隔51年之久,宜山(今宜州区)又重新恢复了今河池区域的政治中心地位(治所)。一时间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重大反响。

三·河池市金城江区、宜州区距离太远,来回极费时间

1.金城江区与宜州区直线距离60公里,行车距离78公里

(1)如果外地人听到河池市下属唯独的两个城区,之间距离78公里,也许会认为河池市是一个大城市,城区面积那么大。其实只有本地人才知道不然,那特么不是城区面积那么大,那是两个城区之间那么远。

(2)金城江区与宜州区直线距离约60公里,行车距离约78公里。这不是一个地级市下属唯独的两个区应有的距离,这更像是两个地级市之间的正常距离。

(3)与广西相连的广东省湛江市与茂名市,茂名茂南区到湛江霞山区也才不过78公里,如果是珠三角范围的地级市之间的距离则还要更近。

2.河池市下属各县到金城江区、宜州区,来回都极费时间

(1)河池市下属各县到金城江区时间

南丹县到金城江区约86公里;天峨县到金城江区约148公里;东兰县到金城江区约98公里; 巴马县到金城江区约155公里; 凤山县到金城江区约141公里; 大化县到金城江区约136公里; 都安县到金城江区约95公里; 环江县到金城江区约33公里; 罗城县到金城江区约123公里;

(2)河池市下属各县到宜州区时间

南丹县到宜州区约162公里;天峨县到宜州区约223公里;东兰县到宜州区约174公里; 巴马县到宜州区约231公里; 凤山县到宜州区约217公里; 大化县到宜州区约178公里; 都安县到宜州区约146公里; 环江县到宜州区约64公里;罗城县到宜州区约47公里;

(3)结合河池市地图,根据河池市下属各县到金城江区、宜州区的时间得知。河池市政府驻地在金城江的时候,河池市东部的县区去金城江区较远。而河池市政府驻地迁往宜州区之后,河池市西部各县本来到金城江区就已经很远了,现在到宜州区那距离又更远了(多增加了78公里)。

四·河池市各县到金城江区、宜州区办事,来回很是折腾

1.河池市政府驻地迁往宜州区,但并不是所有政府部门、单位、公司、企业都迁

(1)2016年12月14日,国家发文,河池市政府迁往新设立的宜州区。然而至今已经约3年了,据说河池市政府是迁往了新设立的宜州区,但是有一部分办公区依然留在金城江区。

(2)而且那么多的部门、单位,却不是全都迁往宜州区的,机构整体搬迁不现实。肯定是有一部分迁往宜州区,有一部分继续留在金城江区办公的。而原来在金城江区发展的公司、企业就更不用说了,肯定是大部分留在金城江区的。

2.河池市各县到金城江区、宜州区办事,来回很是折腾

(1)其实不说外地人,做为本地人都感觉办事比以前麻烦多了,打个比方:以前河池市西部的各县到河池市办事,只需要去到金城江就可以了,现在则需要去到更远的宜州区了。而这还不算完,有些单位、部门、公司、企业还在金城江区办公的,那么就又需要跑回金城江区继续办理了。

(2)而到宜州区办事也是这个原理,如果有一部分需要去办理业务的单位、部门、公司、企业,还在金城江区没搬到宜州区来。那么也是需要再跑一回金城江区的。

五·河池之外,对河池市认知不清楚、不明白、比较混乱

1.河池市名称在平时的运用

(1)河池市的火车站名称,不叫“河池站”,而叫“金城江站”。很多外地人就有买火车票,买不到“河池站”的经历。现在多增加了个宜州区,你说你是去河池,火车站售票员问你,你是去金城江还是去宜州,你就更糊涂了。

(2)到河池市的汽车,也不叫“河池”,而是叫“金城江”,现在又多了个宜州区。外地人想坐汽车去河池,那是根本找不到车坐的,因为人家压根就没车去“河池”,人家汽车去的是金城江和宜州。而且两地相距甚远达到78公里,作为外地人的你会相信这是同一个市吗?你肯定会问售票员是不是卖错票了!

(3)更有很多河池之外的人认为:河池是河池,金城江是金城江;或者河池是河池,宜州是宜州。说实话,之中的关系本地人都能被绕晕。外地人在金城江问你河池怎么走,你是告诉他去河池镇呢、还是去金城江街道办、还是去宜州区呢,说不定人家就是奔着河池市政府去的呢!你说咋整。

2.河池地名混淆,市政府所在地与所在区没同名或类似

(1)曾经有一个笑话:要去广西河池考察的广州老板,买不到去河池的火车票、被告知河池就是金城江、金城江就是河池;下了火车站打的去河池,却被拉到河池镇;要去河池市政府,却被指路到了宜州区来;而在市政府里要找的政府部门,却又还留在金城江区办公;最后广州老板被吓跑了。

(2)这个笑话凸显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名称混乱,市政府所在地与所在区没同名。广西区内其余的地级市,市政府所在地均与所在区同名或相符的,否则是可能会带来工作上的诸多不便的。

(3)河池市既然叫了河池市,那么政府驻地叫类似的“河池区”,既没有叫“河池区”却又有一个“河池镇”出来;或者既然政府驻地叫了“金城江区”,市名就叫类似的“金城江市”;既然现在市政府驻地迁往了“宜州区”,那么市名叫做类似的“宜州市”,才是名正言顺,也不会给人造混淆。

六·河池市具备一分为二,拆分成新的地级河池市、地级宜州市的先决条件

1.河池市面积广西第二大,一分为二、拆分出新的地级市,也还卓卓有余

(1)广西面积最大的四个地级市分别是:百色市3.63万平方公里;河池市3.35万平方公里;桂林市2.78万平方公里;南宁市2.28万平方公里;

(2)广西面积最小的四个地级市分别是:北海0.33万平方公里;防城港0.62万平方公里;贵港1.06万平方公里;钦州1.08万平方公里;

(3)因此从面积上来说,面积广西第二大的河池市,即使是一分为二、拆分出新的地级市,也还卓卓有余的。拆分出两个新的地级市也不会显小,邻近广东的地级市面积还更小,不一样还发展得很不错。

2.广西有增加地级市数量的需求

(1)广西是周边数个省份中面积第二大的省级行政区划(23.76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云南省,地级市数量却只有14个。而邻近的广东省(17.97万平方千米),面积比广西要小得多,而其下辖的地级市数量却多达21个。

(2)因而,无论是从广西目前的地级市数量来说,还是从当下广西的发展、未来广西的发展来说,广西都是有增加地级市数量的需求的。

3.河池市目前下辖县区数量,可以满足一分为二、拆分出新的地级市

(1)目前河池市下辖共11个县区,分别是宜州区、金城江区、南丹县、天峨县、东兰县、巴马县、凤山县、大化县、都安县、环江县、罗城县。

(2)如果河池市真的一分为二、拆分出新的地级市的话,按照惯例,新地级市可以从原来的市辖区拆分出一个新的城区。那么新拆分出来的两个地级市,就一共下辖13个县区(4区9县)。一个地级市平均下辖5至6个县区,那就刚好合适不多也不少。

七·河池市一分为二,拆分成新的地级河池市、地级宜州市的呼声很高

1.河池市之前很多东西都叫“宜州”、“宜山”

(1)今河池地域在古代就一直叫“宜州”和庆远,而不是叫河池或金城江;

(2)在河池专区之前,今河池地域也是一直叫宜山专区;

(3)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原先就是在宜州;

(4)河池高中的前身,也是叫河池地区宜山高级中学;

(5)河池的最高学府——河池学院,也是一直在宜州;

(6)河池卫校的前身、原来的河池农校,也是在宜州;等等。

2.呼吁河池市一分为二,拆分成新的地级河池市、地级宜州市

(1)河池市一分为二,拆分成新的地级河池市、地级宜州市的呼声,在现代一直都是很高,而且时常引起各界人士热论。

(2)认为以河池市现有的两个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宜州区、金城江区为基础,一分为二、分别成立两个新的地级市:地级河池市、地级宜州市;

(3)新地级河池市,还是以金城江区为驻地,同时拆分出一个新的城区——河池区,管辖现河池市西部县份;

(4)新地级宜州市,还是以宜州区为驻地,同时拆分出一个新的城区——庆远区,管辖现河池市东部县份;

八.河池市一分为二,拆分成新的地级河池市、地级宜州市的利!

1.能够集合整个河池西部之力,发展以金城江城区为基础的新地级河池市

(1)金城江区作为曾经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一定的实力、一定的优势。就此放弃,战略转移到新的宜州区,实属可惜,同时也是一种资源重复、资源浪费。

(2)如果能够集合整个河池西部之力,大力发挥金城江区的基础、实力、优势,着重利用好西南大通道优势,大力发展以金城江城区为基础的新地级河池市。那么结果和成就、新地级河池市的未来,未尝不会是另外一番光景。

2.能够集合整个河池东部之力,发展以宜州城区为基础的新地级宜州市

(1)宜州区作为今河池在历史上的州、府治所,是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传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同时深得民心和认同。

(2)宜州区在现代经济发展迅速,农工商服等各行业发展都较好,在经济基础、经济水平等方面都与金城江区不相上下、差距并不大。而且宜州区经济潜力更为巨大、各行业产业发展也更为平衡,经济发展尤为迅速。

(3)现在又作为河池市新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其发展也是充满了机遇、朝气和活力。

(4)如果能够集合整个河池东部之力,大力发挥宜州区的文化优势、产业基础、经济实力、各方面优势,大力发展以宜州城区为基础的新地级宜州市。那么新地级宜州市的发展和未来、是可以预见的、是十分光明灿烂的、是十分可盼可期的。

3.河池宜州区、金城江区两个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能够专心发展

(1)如果河池市一分为二,拆分成新的地级河池市、地级宜州市。那么以金城江区为基础、以今河池市西部为支撑的新地级河池市,可以心无旁骛、安心至致、专心专注的发展;

(2)以宜州区为基础、以今河池市东部为支撑的新地级宜州市,也可以心无旁骛、安心至致、专心专注的发展;

(3)专心专注的力量是巨大的,集中力量发展的成效也是巨大的,未来新地级河池市、新地级宜州市,未尝不会双管齐鸣、双花齐放。

九.河池市一分为二,拆分成新的地级河池市、地级宜州市的弊!

1.金城江区已建设较为完善的各项基础设施、各种配套资源,宜州一旦设新地级市需要重新建设

(1)金城江区,作为今河池市曾经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持续了几十年。金城江区的城市建设、基础建设、交通道路、园林绿化、等各项设施,已经建设得非常完善;医疗、卫生、教育、娱乐、养老、休闲等各项配套资源,也已经建设得很齐全。而新设地级宜州市,则有不少是需要重新建设的。

(2)现在金城江区已经建设好了飞机场、高铁站、高速路,无论是北上贵州、大西南,还是南下南宁、北部湾,都是非常的方便;而新设地级宜州市,则这些又需要重新打通和建设。起码宜州通往南宁、柳州、金城江、贵州四个大方向的高铁、高速公路、一般公路,都是要打通和建设的。

2.新设地级市,需要新曾一套各级、各部门管理机构。这个是常理常规,各位读者都懂,笔者就不展开一一解说了。

3.新地级宜州市,交通较为闭塞,偏离交通枢纽

(1)贵南高铁、昆厦高铁,都是不过宜州;

(2)远离河百高速、水南高速,去百色、南宁不方面;

(3)没有自己的飞机场,距离金城江区的河池飞机场较远;

(4)总的来说,除了邻近的柳州市外,宜州与周边地区的交通发展较为落后。等等。

结尾语:

各位读者,河池市会不会真的一分为二,成立新的地级河池市、地级宜州市呢?你们有什么不同见解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8

一.清朝时期:

1. 庆远府辖地:

清朝时期,今河池市地域隶属广西省右江道庆远府,府治宜山县(今宜州区)。庆远府辖地包括:今河池市的金城江区、宜州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部分、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部分、凤山县的部分、都安瑶族自治县的部分、南丹县、天峨县的部分。

2.非庆远府辖地: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部分属柳州府罗城县地,天峨县的部分属泗城府凌云县地,巴马瑶族自治县的部分属思恩府和百色直隶厅辖地,凤山县的部分属泗城府和百色直隶厅辖地,都安瑶族自治县的部分和大化瑶族自治县属思恩府安定土巡检司和都阳土巡检司辖地。



河池市行政区划

二.民国时期:

1.“府”时期河池市地域:

民国元年,即公元1912年,广西省沿袭清朝旧制(府制),广西全省划分为10个府:桂林府、平乐府、柳州府、庆远府、梧州府、浔州府、南宁府、太平府、镇安府、思恩府。今河池市地域为庆远府,府治宜山县(今宜州区)。民国庆远府下辖5个县,2个土州,1个土分州,1个土县。

2.“道”时期河池市地域:

民国2年,即公元1913年,广西撤销府制改由省直接统辖各县。民国六年,即公元1917年,广西省正式实行道制,广西全省划分为6个道:桂林道(治所今桂林)、柳江道(治所今柳州)、南宁道(治所今南宁)、苍梧道(治所今梧州)、镇南道(治所今龙州)、田南道(治所今百色)。今河池市地域隶属柳江道,柳江道治所马平县,马平县治所位于今柳州市柳北区雀儿山附近“双山”。


河池市行政区划

3.“民团区”时期的河池市地域:

民国19年4月,即公元1930年4月,广西省改道制为民团区制,广西全省设置12个民团区。今河池市地域隶属宜山民团区,区治宜山县(今宜州区),下辖8个县。

4.“行政督察区”时期的河池市地域:

(1)今河池市地域隶属第七(庆远)行政督察区时期:

民国31年3月,即1942年3月,广西省改民团区制为行政督察区制,广西全省划分为12个行政督察区。今河池市地域隶属第七(庆远)行政督察区,治所宜山县(今宜州区)。

(2)今河池市地域隶属第二(柳江)行政督察区时期:

后没多久广西12个行政督察区合并为7个行政督察区,其中原第四(柳州)行政督察区、第七(庆远)行政督察区合并为第二区,区治柳江,下辖19县。

(3)今河池市地域分别隶属第十(庆远)行政督察区、第十二(凤山)行政督察区时期:

民国37年,即公元1948年,广西省根据内政部颁布的调整行政督察区原则,从第二(柳江)行政督察区复又划出部分县,另成立第十(庆远)行政督察区,区治宜山县(今宜州区),下辖8个县。第二年(民国38年,即公元1949年),又从第五(百色)行政督察区划出东兰县、万冈县、凤山县、乐业县,及从原第十行(庆远)政督察区划出天峨县,另成立第十二行政督察区,区治凤山(今凤山县)。今河池市地域分别隶属第十(庆远)行政督察区、第十二(凤山)行政督察区。


广西行政区划图

三.新中国时期:

1. 宜山专区时期:

1949年底广西省大部分地区都得到了解放,1950年1月1日今河池市地域成立庆远专区,治所宜山县(今宜州区庆远镇)。1950年2月,庆远专区又改称宜山专区,下辖9个县。

2. 宜山大专区时期:

1952年8月,广西所下辖的专区合并成大专区,柳州专区被撤消了,其所下辖的7个县并入了宜山专区(另外1个县鹿寨县划归桂林专区),宜山专区下辖县数量增至15个。这一历史时期,还有玉林专区与梧州专区合并成容县专区(1951年7月)。1952年12月,桂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宜山专区隶属广西省桂西壮族自治区。

3. 宜山专区改称柳州专区时期:

1958年7月,广西可能是出于对柳州市的重视,宜山专区治所从宜山县庆远镇迁至了柳州市,同时宜山专区也改了名字叫柳州专区。这就是“宜山变柳州”,本来是宜山管辖柳州的,一下子互换了位置,变成了柳州管辖宜山,而且宜山(宜山专区)连名字也丢了。


河池市东兰县红水河第一湾

4. 河池专区-河池地区时期:

(1)1965年5月18日,百色专区划出东兰县、巴马县、凤山县,南宁专区划出都安县,柳州专区划出宜山县、河池县、环江县、罗城县、天峨县、南丹县,共同成立河池专区,治所河池县金城江镇(今金城江区金城江街道办事处),下辖10个县。这次河池专区的设立,大家都以为名字会叫回“宜山专区”。但是没成想到会叫“河池”,至今都还有很多人都想不明白。

(2)1987年12月23日,都安瑶族自治县拆分出大化瑶族自治县。此时的河池专区管辖区域,基本等同于今河池市,今河池市管辖区域在此时期基本定型。

5.河池地级市时期:

(1)2002年6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池地区,设立新的地级河池市,河池市治所金城江区。2016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宜州市,设立河池市宜州区,同时河池市政府驻地迁至宜州区。同样令大家想不明白的是,河池市治所都迁回宜州区了,河池市为什么名字不改回“宜山”或者“庆远”呢?

(2)今地级河池市下辖2区4县5自治县,分别是:宜州区、金城江区、南丹县、天峨县、东兰县、凤山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第2个回答  2021-01-22

一.地级河池市设立之初,取名地级“河池市”与地级“宜州市”之争

  1.今地级河池市的前身,一直相当于是“地级市”行政区划

  (1)今地级河池市,在古代,一直为州、府、节度使,分别是北宋朝时期宜州;南宋时期庆远府;元朝庆远安抚司、庆远路总管府、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明朝庆远府;清朝庆远府;

  (2)今地级河池市,在近代民国时期,分别是宜山民团区、第十行政督察区;

  (3)今地级河池市,在现代分别是庆远专区、宜山专区、河池专区、河池地区。

  (4)可以说,今河池市无论在古代、近代、还是现代,都一直相当于是“地级市”行政区划。

  2.现代地级河池市设立之初,叫“宜州市”呼声最高,最终却花落“河池市”

  (1)1965年5月18日,因原“宜山专区”(与柳州专区合并后成新的宜山专区)迁往了柳州,同时改称“柳州专区”。国务院在原老“宜山专区”辖区(即今河池市区域)需要重新设立一个专区。新专区本来叫“宜州专区”或“宜山专区”呼声最高的,但是为了区别原来的新老“宜山专区”。所以新专区叫了“河池专区”,并且治所也从宜山县(今宜州区),迁往了河池县金城江镇(即今河池市金城江区金城江街道办事处)。

  (2)在2000年前后,全国都掀起了一片地区改地级市的热潮,河池地区改设地级市也是势在必行了。当时新地级市取名“宜州市”(地级市)的呼声非常的高,而且当年的“宜山专区”已经一路改置成了地级柳州市(宜山专区—柳州专区—地级柳州市),并不存在名字冲突的事情了。尽管新地级市取名宜州市”(地级市)的呼声很高,然而新地级市还是叫了河池市(地级市):2002年6月18日,国家撤销原河池地区,新设立地级河池市。

  (3)其实从历史角度看,新地级市取名宜州市或庆远市,都是传承历史文化、顺应历史潮流。然而新地级市取名河池市,自然也有它的原因道理和发展需要,

  当时取名河池市,是更加有利于全市的发展的。


  二.河池市市政府,驻地金城江区,与驻地宜州区之争

  1.自设立河池专区起,河池驻地便从宜山县(今宜州区),迁往河池县(今金城江区)

  (1)1965年,设置“河池专区”,治所便也从宜山县(今宜州区),迁往了河池县(今金城江区)。

  (2)2002年6月18日,国家销河池地区,设立新的地级河池市。新地级河池市驻地,也依然还是金城江区。即使当时新地级市驻地迁回宜州(今宜州区)的呼声很高,然而新地级市驻地,情理之中的依然驻在金城江区。

  2.河池市市政府驻地,终于又重新迁回了宜山(今宜州区)

  (1)2016年12月14日,宜州市人民迎来了重大改变,国务院同意撤销县级宜州市,新设立河池市宜州区;

  (2)同时,河池市人民也迎来了重大改变,国务院同意将河池市政府驻地,从原金城江区迁至新设立的宜州区。

  (3)这是时隔51年之久,宜山(今宜州区)又重新恢复了今河池区域的政治中心地位(治所)。一时间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重大反响。


  三·河池市金城江区、宜州区距离太远,来回极费时间

  1.金城江区与宜州区直线距离60公里,行车距离78公里

  (1)如果外地人听到河池市下属唯独的两个城区,之间距离78公里,也许会认为河池市是一个大城市,城区面积那么大。其实只有本地人才知道不然,那特么不是城区面积那么大,那是两个城区之间那么远。

  (2)金城江区与宜州区直线距离约60公里,行车距离约78公里。这不是一个地级市下属唯独的两个区应有的距离,这更像是两个地级市之间的正常距离。

  (3)与广西相连的广东省湛江市与茂名市,茂名茂南区到湛江霞山区也才不过78公里,如果是珠三角范围的地级市之间的距离则还要更近。

  2.河池市下属各县到金城江区、宜州区,来回都极费时间

  (1)河池市下属各县到金城江区时间

  南丹县到金城江区约86公里;天峨县到金城江区约148公里;东兰县到金城江区约98公里; 巴马县到金城江区约155公里; 凤山县到金城江区约141公里; 大化县到金城江区约136公里; 都安县到金城江区约95公里; 环江县到金城江区约33公里; 罗城县到金城江区约123公里;

  (2)河池市下属各县到宜州区时间

  南丹县到宜州区约162公里;天峨县到宜州区约223公里;东兰县到宜州区约174公里; 巴马县到宜州区约231公里; 凤山县到宜州区约217公里; 大化县到宜州区约178公里; 都安县到宜州区约146公里; 环江县到宜州区约64公里;罗城县到宜州区约47公里;

  (3)结合河池市地图,根据河池市下属各县到金城江区、宜州区的时间得知。河池市政府驻地在金城江的时候,河池市东部的县区去金城江区较远。而河池市政府驻地迁往宜州区之后,河池市西部各县本来到金城江区就已经很远了,现在到宜州区那距离又更远了(多增加了78公里)。

第3个回答  2020-12-23

网络配图,河池市地图

河池地处广西西北边陲,是广西面积第二大的地级市,总面积3.35万平方千米,辖2区9县。2019年末2020初全市户籍总人口433.80万人,2019年全市GDP878.10亿,经济发展情况一般。

河池在先秦时期属百越之地,元朝时期设置庆远安抚司,司治宜山县;明清时期为庆远府。2002年撤销河池地区,设立地级河池市2016年批准县级宜州市改为宜州区;同时批准河池市府驻地由金城江区迁至宜州区。时隔51年,宜州区又重新恢复了今河池区域的中心地位,一时间引起了重大反响。

有声音认为,河池市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地级市,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袤的区域,在经济发展上却有些不如意,如今的现状倒不如分成两个独立的地级市,可能会能够有很好的发展。

网络配图,河池市夜景

为什么会有将河池一分为二的说法呢?可能与以下2个原因有关系,

1、河池市金城江区、宜州区距离太远,来回极费时间

金城江区与宜州区之间的行车距离78公里,也许有人会说,河池市的城区面积真大,只是河池当地人可能会两眼泪汪汪地告诉你,河池市是很大,只是两个城区之间相隔着广袤的农田和高耸的山体,你见过这样的城市吗?这哪里是两个城区的距离啊,这分明是两个互相独立城市之间的距离

当初河池市驻地由金城江搬到宜州,一些部门和机构并没有随同迁移到宜州去,到现在还有些市级部门和单位还留在金城江区。如果是个人和下级单位到市里面去办事,同一件事情可能牵涉到多个部门的话,那么就可能会需要往两个城区跑,一次能办完也罢,但谁又能保证复杂一点的事情能一次办完呢?那就会出现在两个城区之间来回折腾跑的情况了。

网络配图,河池地貌

2、地名很混乱

有很多当地人都搞不清,更何况是外地人,河池市的火车站不叫河池站,而是叫金城江站,虽然现在也增加了宜州站,但外地人去河池,肯定会被问到是去宜州还是金城江,你也许会问难道就没有河池站吗?不好意思,真的没有河池站。

长途客车的情况也是如此,如果对河池不了解,也许你压根儿就找不到去河池的客车,因为人家车上标明的只会是宜州或金城江。

网络配图,河池市容

据说因为河池地名紊乱,还惹出了一个笑话,话说当地招商了一个老板前来投资,老板来考察买不到去河池的火车票,后被告知河池就是金城江、金城江就是河池,老板下了火车后打的说去河池,却被的士给拉到河池镇,后打车去河池市府,才来到了宜州区,老板要找市府相关部门,但这个部门却还留在金城江区;最后这个老板被绕晕了头,给吓跑了。

以上这些情况可能确实存在,但要把河池一分为二,势必要增加一套管理部门和人员,这与当前压缩机构编制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事很难得到国家层面的批准

第4个回答  2021-01-11

河池市会不会一分为二,成立新的地级宜州市、河池市?

从历史因素来说,宜州在汉代就设置为县,至明清为庆远府治,为宜山县。建国后改宜山专区,后并入柳州专区。河池专区成立后,宜山又并入河池。93年撤宜山县立宜州市,02年宜州市为自治区直辖市,河池市代管。宜州从旧时到建国初期就作为地级市存在,历史原因不能忽视。

从名气来讲,我也问过广西其他县市的朋友,十个有九个不知道有河池这么一个地方。但是一说到宜州,就立刻说“是刘三姐的那个宜州吗?”“刘三姐故乡啊那里不错啊。”这几年宜州大力发展的刘三姐旅游文化可谓是名声大噪。虽说刘三姐故乡这个话题还有争论,但三姐争着争着就变成广西的、中国的、世界的了。

地理位置条件来讲,都是喀斯特地貌。但金城江的四周基本上都是山,城市扩张的力度就没有宜州那么大了。这些年河池市带动发展受益最大的除金城江区外就是河池西部各县了,如巴马、都安等临近金城江的地区,而东北部的发展就稍微欠缺了。这也就是河池总体发展落后的一个原因了。

再一点,金城江缺乏文化底蕴。在回答的开始首先谈到历史原因,这也就不言而喻了。比如河池学院,前身为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再往前又扯到没有成立河池专区、地区前,称之为宜山师范专科学校。还有广西重点中学河池高中,也是在宜州创建,当时叫庆远初级中学,解放后更名宜山高级中学,80年代迁至金城江,改称河池地区高级中学,现在还有非常多的人称为“地高”。北宋年间,出生在龙水(宜山)的状元冯京也成了宜州旅游招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