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如题所述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同过程。一般将城市化阶段分为:起步阶段、郊区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再城市化阶段。\x0d\x0a  一般来说,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这一般称郊区城市。\x0d\x0a  而逆城市化则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较高的时候,这时人口(高收入较多)往往向郊区迁移。注:这里的郊区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而郊区城市化中的郊区是与城市接壤的。\x0d\x0a  二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发生的原因不同。郊区城市化应是一个城市自然扩张良性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现象。而逆城市化才应强调城市内部环境的恶化。\x0d\x0a  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市区出现“空心化”,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城市郊区化村镇、开发区、工矿企业与城市、城乡相融连成一片,几乎是城区、郊区紧紧相连、不分彼此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08
区别关键在于发生的原因不同。郊区城市化应是一个城市自然扩张良性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现象。而逆城市化才应强调城市内部环境的恶化。
联系: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逆城市化的前提条件。逆城市化是城市郊区化的结果,城市化的后期想象,一种高级形式。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这一般称郊区城市。
逆城市化则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较高的时候,这时人口(高收入较多)往往向郊区迁移。注:这里的郊区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而郊区城市化中的郊区是与城市接壤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23
城市郊区化就是逆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不是一个概念
第3个回答  2015-09-17
城市郊区化,即郊区化(suburbanization),就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
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地集中化、大型化。但同时在少数经济高度发达、城市化趋于饱和的国家,投资方向从大城市转向小城镇与乡村地区,出现了城市中人口减少、经济衰落的现象,这种衰退在城市的“内城区”(inner city)显得特别明显,而乡村地区人口却比以前增加。从而给乡村的环境,经济等带来一定影响。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同过程。一般将城市化阶段分为:起步阶段、郊区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再城市化阶段。
一般来说,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这一般称郊区城市。
而逆城市化则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较高的时候,这时人口(高收入较多)往往向郊区迁移。注:这里的郊区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而郊区城市化中的郊区是与城市接壤的。
二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发生的原因不同。郊区城市化应是一个城市自然扩张良性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现象。而逆城市化才应强调城市内部环境的恶化。
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市区出现“空心化”,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城市郊区化村镇、开发区、工矿企业与城市、城乡相融连成一片,几乎是城区、郊区紧紧相连、不分彼此了。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城市郊区化所产生和带来的积极作用是极为相似的。
其一、城市郊区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城市中心区的人口过度集中、住宅紧张和交通拥挤状况,改善了城市工作条件,促进了人地关系的进一步和谐;
其二、注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通过制定和实施完善的区域规划,促使城市产业、部门在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协调布局,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在生产、流通、生活、消费等领域的整体功能;其三、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质量。然而,城市郊区化建设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这种追求规模不断向周边地区蔓延发展的城市化建设道路,若任其发展下去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系列“城市病”,最终使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的城市化建设遇到阻碍而停止不前。这种“城市病”在中国开始逐渐暴露出来。
第4个回答  2011-04-08
楼上的回答的已经很清楚了。楼主可以采纳。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