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是什么意思 立秋节气介绍

如题所述

“秋”是指夏季转冷,农作物成熟的时期。每年公历8月8日左右,太阳到达经度135°时,为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它标志着秋梦季节的正式开始。古人把立秋看作是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非常重视这个节气。
秋季习俗的开始
1.“躲秋”是传统民俗,一般在万年历上可以看到,但具体出处已无法考证。传说立秋的这一天是阴阳相争的时候,气氛混乱,所以有些人可能会“变老”。俗话说“躲不起。”为避灾,有“藏秋”之说。
2.秋晒,“立秋开始,秋晒忙”。秋天是万物成熟和收获的季节。玉米开始长叶吐丝,大豆开始结荚,地里的水果蔬菜也开始成熟。这个时候,虽然天气有点凉,但是还是很热。这个时候大家都有“秋日晒太阳”的说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02
1、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2、立秋,七月节。 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3、“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