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是怎么形成的?海水为什么会是咸的?

如题所述

海洋的形成离不开三种元素:水从哪里来?坑从哪里来?盐从哪里来?

我们一一来分析一下。


水从哪里来?


地球上的水具体是从哪里来,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地球自带水,另一种说法是宇宙天体送来的水。

我们知道,水是由氧和氢组成,这两种元素地球上都有,但在地球形成初期,地球温度非常高,液态水无法停留在地球表面,导致其中一部分水以氢离子与羟基等形式和星云物质发生水化作用, 然后被锁进了矿物质的晶格之中。

还有一部分汽化飘入到大气层中,但由于地球引力的存在,没有飘向外太空。这部分水汽随着地球温度的冷却逐渐液化,形成降雨落在地球上,据科学家估计,这场雨大概下了几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

除了地球自带的水之外,地球还有一部分水来自于外星球。

水的形成并不复杂,地球并不是唯一一个含有水的星球,甚至水的含量也不是最高的星球,在太阳系中许多天体的水含量比地球还要高。

在地球形成初期,曾经有许多小行星撞击过地球,这些小行星就像是地球的送水工一样,每次撞击地球都会为地球带来大量的水汽。

证据就是天体中水的D/H的比例有所不同,只要测一下陨石中的D/H的比例和地球上的水的D/H比例就可以分析这些水来自于哪些地方。

目前,根据主流理论,地球上的水是由地球自带水以及外星球送来的水一起组成的。


坑从哪里来?


如果你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你就会知道地球内部有一个非常炙热的地核,由于地核过于炙热,导致地球内部的地幔层都被烤融化了,呈熔融状态,但是地幔层的上面是冰冷的岩石层。

当较热的地幔层碰到较冷的岩石层时,会发生热对流,导致地球上方的板块发生移动。

当板块位于分离板块时,两个板块由于热对流的作用逐渐分离,先是形成裂谷,后缝隙逐渐扩大,直到形成海洋。目前东非大裂谷、贝加尔湖以及里海都是这样形成的。

当板块在逐渐运动时,海水会不断朝着低处聚集,最终形成湖泊,甚至是海洋。

这里要注意的是,地球上的大陆经过很多次分分合合,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样子。


盐是从哪里来的?


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者铵根离子与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除了常见的氯化钠之外,氯化铜、醋酸钠、硫酸亚铁等都是盐。海洋中的盐就是由这些物质组成。

盐的形成并不复杂,复杂的是这些元素是怎么形成的。

在宇宙中,有99%以上的物质都是氢和氦,而这两个物质刚好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一、第二位置,其实这并不是偶然,因为这两种物质是最容易形成的。

根据科学家推断,宇宙在138亿年前诞生于一次大爆炸,在大爆炸初期宇宙温度非常高,在如此高温下,没有任何物质可以形成。

之后不久,随着宇宙膨胀,温度开始下降,宇宙中出现了光子,由于光子的反物质也是光子,所以光子之间会相互撞击,当它们相撞之后会湮灭成各种正反粒子,比如:电子和正电子,质子和反质子。每10亿对正反粒子撞击之后会留下一个正物质,这也是宇宙为什么是由正物质组成的原因。

后来,随着温度的持续下降,电子、中子、夸克、质子等物质开始形成,之后质子与中子发生了组合配对,于是,更复杂的结构出现了。

单个的质子和单个中子组成了氢原子的原子核部分,而两个的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了氦原子核,但由于质子带有正电,会相互排斥,因此聚合质子需要花费很多能量,在当时的环境下不可能把很多质子聚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原子核,同时即便是合成了稍微大一点的原子核,也会因为不稳定而裂变成氦原子核,因此宇宙中氢和氦占据主流。

到了大爆炸之后的2亿多年,随着宇宙中的引力坍塌,宇宙中逐渐形成了恒星结构,恒星由于引力的作用发生核聚变,不断形成序位数较大的元素,比如:碳和氧,直到铁原子核。这是因为催发铁原子核发生核聚变的能量较多,但铁原子核发生核聚变后产生的能量较少,会导致能量入不敷出,以至于很多超大型恒星核聚变停留在铁原子核之前。

想要形成铁原子核之后的元素,必须依赖更为罕见的宇宙现象:中子星合并或者超新星爆炸。

科学家预测,太阳系应该是第三代恒星,前两代恒星可能发生过超新星爆炸,才为地球留下了大量的金属与非金属元素,让地球的物质并不仅仅只是氢和氦。

因此,地球是天生就具有一些高顺位的元素,并包含许多金属元素。海洋中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盐,是因为地球土壤以及岩石中的盐,经过降雨以及河流的冲击,都汇聚到海洋中,再加上海洋持续不断的蒸发,最终导致海洋积攒了大量的盐。大多数盐的味道尝起来是咸味,还有一些较苦和较酸,尝过海水的都知道,海水并不是只有咸味。

当组成海洋的水有了,坑也有了,盐分也形成了,海洋也就形成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5
起初,科学家们坚信,海水是地球固有的。它们开始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贮存在矿物和岩石之中。以后,随着地球的不断演化,它们便从矿物、岩石中释放出来,成为海水的来源。然而,一些科学家却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这些“初生水”就是从地面渗入的。近代兴起的天体地质研究表明,在地球的近邻中,无论是距太阳最近的金星、水星,还是距太阳更远一些的火星,都是贫水的,惟有地球得天独厚,拥有如此大量的水。所有这些,都让科学家倍感奇怪,纷纷探讨地球水的真正来源。其实,所有这些观点还都是猜测,离真正揭开地球水源之谜的日子还很遥远。

斯堪的那维亚半岛有一个民间故事说,海水之所以总是咸的,是因为在海底有一个神仙(或魔鬼),它有一盘磨盐的磨子在不停地转动,所以海水一直是咸的。
海水是盐的“故乡”,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其中百分之90左右是氯化钠,也就是食盐。另外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镁、碳酸镁及含钾、碘、钠、溴等各种元素的其他盐类。氯化镁是点豆腐用的卤水的主要成分,味道是苦的,因此,含盐类比重很大的海水喝起来就又咸又苦了。
如果把海水中的盐全部提取出来平铺在陆地上,陆地的高度可以增加153米;假如把世界海洋的水都蒸发干了,海底就会积上60米厚的盐层。
海水里这么多的盐是从哪儿来的呢?科学家们把海水和河水加以比较,研究了雨后的土壤和碎石,得知海水中的盐是由陆地上的江河通过流水带来的。当雨水降到地面,便向低处汇集,形成小河,流入江河,一部分水穿过各种地层渗人地下,然后又在其他地段冒出来,最后都流进大海。水在流动过程中,经过各种土壤和岩层,使其分解产生各种盐类物质,这些物质随水被带进大海。海水经过不断蒸发,盐的浓度就越来越高,而海洋的形成经过了几十万年,海水中含有这么多的盐也就不奇怪了。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08288.htm#2
(复制来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04

原始海洋并非盐水,而是淡水,但是由于自然界中水长期冲刷岩石,盐矿等,把其中的盐分带到了海洋中来,慢慢越积越累,我们的海水就变成了现在的海水,但是我们常吃的盐并非海洋,而是湖盐和井盐,这是因为海洋污染严重的原因。

第3个回答  2011-04-08
海水所以咸,是因为海水中有3.5%左右的盐。其中大部分是氯化钠,还有少量的氯化镁、硫酸钾、碳酸钙等。正是这些盐类使海水变得又苦又涩,难以入口。那么这些盐类究竟来自何方?有的科学家认为,地球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刚开始形成的地表水(包括海水)都是淡水。后来由于水流冲刷侵蚀了地表岩石,岩石中的盐分不断地溶于水中。这些水流又不断地汇成大河奔腾入海,使大海成了盐类的最后归宿。随着水分不断蒸发,盐分逐渐沉积,天长日久,盐类越积越多,于是海水就变成咸的了。这是一种“后天说”。按此说推论,随着时间的流逝,海水将会越来越咸。
有的科学家不同意上述看法。他们认为,海水一开始就是咸的。是先天就形成的。根据他们的观测研究发现,海水并没有越来越成,海水中的盐分并没有显著的增加,只是在地球的各个地质历史时期,海水中含盐分的比例是不同的。
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海水所以是咸的,不仅有先天的原因,也有后天的原因;不仅有大陆上的盐类不断加入到海洋中去,而且在大洋底部随着海底火山喷发,海底岩浆溢出,也会不断地给海洋增加盐类。这种说法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赞同。
也还有一些科学家以死海为例指出,尽管海洋中的盐类会越来越多,但“物极必反”,随着海水中可溶性盐类不断增加,它们之间会变成不可溶的化合物沉入海底,久而久之,被海底吸收,海洋中的盐度则可能保持平衡。
第4个回答  2019-01-19

地球上的淡水占比量很小 大部分都是海水 海水不能直接引用 因为海水的味道很咸 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