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还适合做跨境电商独立站吗?

如题所述

我不敢说10年以后怎么样,但是当下形式来看,2022年跨境电商还属于风口期。
这个时候开始做,哪怕你是从头开始,其实也来得及。
言归正传,这年头,实体经济不好做,很多线下店铺都关门了。为何不尝试走海外渠道呢,工厂也是,订单少了,为何不自己做品牌出海呢?
眼界还是要放开一些,你说你不会做网站,没有流量,为什么不积极尝试一下FunPinPin搭建独立站呢,还可以提供代营销服务,完全让你有时间去适应和学习跨境电商的节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19



那么,亚马逊锁门事件后,在新的一年,跨境电商之路还有机会吗?当前跨境电商品牌运营面临的痛点在哪里?今年布局独立站这块还会来得及吗?我们一起来分析下看看!

一、15.6万亿大蛋糕!中国跨境卖家的品牌出海之路该如何走?

当前国内电商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店铺都进入“价格战”的内卷状态,国内物价都相对统一,相差也不大,所以造就了现在很多开淘宝店铺店主处于亏损状态。

可跨境电商不一样,比如一个水杯,在国内几元就能买到各式各样的,但欧美国家可能需要数十美元或欧元,甚至更多才能买到,这也才铸就跨境电商大市场的新机遇。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交易规模142000亿元,较上年增加17000亿元,同比增长13.6%。按照预测,未来几年增速仍将保持较高水平,2020-2024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10%。也就是说,2022年若按照10%增长率来算,中国跨境电商行业交易规模将达到156000亿元,真是不可多得的大蛋糕。

另外,还有一项数据特别引人瞩目:2021年的黑五期间,有超过4400万的买家在比如SHOPLINE等独立站上购物,比2020年增长了50%,数据表明,现在的消费者更乐意在独立站上买东西,这也从侧面展现了独立站2022年的发展趋势。

同时,疫情期间,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频率也大幅提升。全球利用Tiktok、Instagram等社交媒体流量的红利期,为独立站运营品牌成功导流的卖家也不在少数。

我们要知道,大家耳熟能详的跨境电商平台,除了亚马逊、wish、ebay和速卖通四大主流平台外,不管是品牌商家还是小卖家都在通过独立站非主流的打法,游离于大平台之外,快速逆袭地打开局面。可见,跨境电商独立站前景自然不用多说。

在这个信息时代,一切都是有捷径的。你想借助一切资源,低成本,高效率地达成你的目标,找准自己的定位特别关键。

在我看来,跨境电商独立站本质也是一个商业项目,所以低成本试错是非常理智的,但选对了产品至少有50%的成功可能性,而选错了产品则会有100%的失败。

二、亚马逊封号潮“阴影”下,都有哪些痛点让品牌纷纷转做独立站呢?

曾经的跨境电商风起云涌,商家内卷刷单争斗,有些人游走钢丝赚了一波红利,但终究不能长久。其实在这过程中,不单是“跨境电商之都”的深圳,国内各地涌现许多跨境电商的弄潮儿。

我的大学同学小许就是其中的一员。2006年毕业时,他就开始接触到了阿里巴巴跟淘宝,然后就开始通过采购许多不同的国内产品,在eBay平台上进行销售,直接赚取‘零用钱’”。

我记得早前小许跟我说:当时店铺业绩相当火爆,但时间一长总是很难突破销量瓶颈,那时他就已经意识到产品对平台的高度依赖性。

后来,虽然他在继续经营eBay平台店铺的同时,又不断的去寻找不同的方式去售卖产品,进而来分摊自身的运营风险。

于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技术上的尝试,也经历了“刷单”的无奈,直到2021年亚马逊封店的风波后,他终于发现,相比于平台,选择了在SHOPLINE等上面做独立站开展跨境电商,会拥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灵活性,在不需要大量库存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测试寻找爆款,制定出相应的引流和促销策略;

    二是爆发性,独立站通过社交平台的推广,能够比平台更快地得到反馈,在短时间内获得惊人的流量,继而诱发销量的大增长。

毫无疑问,尝到甜头后,他认为:在独立站运营中,因为自主权高,避免了很多规则的制约。比如2020年疫情刚兴起时,部分平台禁止售卖防疫物资、FBA物流政策也经常变化让卖家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可他在SHOPLINE上面的独立站口罩品牌每年仍可以持续地热销超1000万个。

其实,那些平台受限还不是最惨的!要知道亚马逊出现大面积的封号事件,它以“违反平台规则”为借口,封锁五万多个中国卖家的账户,其中受损最重的卖家,有超1.3亿资金被冻结,营业额降低50%。

不过在跨境圈,如今并不算鲜见,每年都会有店铺短暂被封。然而每次回想“封号潮”都会让人心有余悸,盘踞华南的几家亿级大卖相继倒下,若干中小卖更是“死”得悄无声息。

相应的,亚马逊的抽佣也非常高,最高甚至可以达到20%。并且,由于亚马逊是大电商平台,买家在亚马逊购物时首先考虑是性价比,比价非常厉害,何况不管该用户在你的店铺购买过几次,亚马逊都不会把该用户信息透露给你。也就是说,你只拥有售货的权利,老客户与店铺,甚至保证金都是亚马逊的。

因此,跨境电商的“去中心化”独立站模式越来越炙手可热,可独立站的核心难点其实是运营和流量获取,而且每时每刻都需要不停的分析、思考和决策,然后去执行等,这就涉及到独立站平台的选择,以及如何做才能不算为时已晚。

三、2020年独立站就已大爆发,2022年独立站的风口会晚吗?

很多人说跨境电商独立站的风口早就没了,至少2020年已是独立站的元年。我认为,当时吹起独立站的风,是有来源的。我就拿在SHOPLINE上面的头部卖家来说,经过调研,目前主流的分为两种:

一是D2C品牌卖家(国外为主);
二是新奇特爆款卖家、新奇特擦边三四线卖家(国内为主)。

什么是D2C的商业模式呢,字面意思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品牌,但其实可以被理解为“自营品牌”。换个名字大家会更熟悉一些,那就是近两年比较火热的DTC。

也就是说,不入驻任何第三方平台或者分销渠道,而是通过自己的线上线下官方商店与消费者直接互动进行销售。可咱国家很难走国外D2C模式,要走符合国情的道路,国内暂时没有成熟案例,品牌出海任重道远。

为此,概念提了两三年,大西洋彼岸打得火热,到国内的确水土不服。于是才搞起了自建站的模式,比起在第三方平台开店,像SHOPLINE独立站的优势有哪些呢?

    1、足够的自主性:不受第三方平台对物流、结算、定价、促销等条款限制。

    2、低于电商均价的开店费用:第三方平台会抽取5-30%左右的销售佣金。而SHOPLINE独立站高阶版自建费用每年也就6000多元,相比较其他第三方平台的费用组合还是比较低廉的。

    3、在运营过程中,完全不用担心被封店,或者爆品被跟卖。

    4、最重要的是,你还不用担心价格竞争。

当然,看起来确实好像有很多优势,可是为什么仍旧有许多的卖家还是会优先考虑去第三方平台开店呢?因为自建站往往有个死穴:自建站没有流量,这就凸显出你选择的重要性。

可以说,社交网络营销是自建站流量最重要来源,像在SHOPLINE自建独立站后,结合平台里面流量工具,保持关注量,制造繁荣,这在品牌初期还是比较重要,毕竟以流量为核心的运营玩法已不再适应当下市场环境,“品牌力”正在替代“曝光量”成为核心竞争力。

也就是说,“拼广告”或许已经不再成为独立发展主流,独立站卖家更多地要关注用户的lifetime value(顾客生涯价值),提高用户的复购率,将钱花在具有更高lifetime value客户身上,这样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积累优势。

最后,经过数据调研,我也通过拜访一些独立站的成熟卖家,总结了2022年独立站发展爆品可能的方向:选品差异化,因为标品化和刚需生活用品等会逐渐被平台所取代。比如标品款,我同学在亚马逊可卖两三年甚至都一直卖的很好,但独立站的话,他就更倾向于新款,一款新品的周期大概在三个月左右就卖不动了。

通过多年沉淀,已经有众多第三方服务商入驻开发应用插件和模版主题,目前SHOPLINE独立站也是最受欢迎的商城系统之一。所以,我大胆预测,对于懂的人来说,会选择一个好的独立站,趋势整体靠以差异化为主,起量也相对容易,平台做不到的,用独立站来完成。

现在亚马逊的好多大卖家,今年也都是在布局独立站,要问2022年是否为时已晚其实还是不了解独立站,就像国内电商,淘宝天猫工薪阶层,有钱要求品质的会在京东买东西,图便宜去拼多多等,独立站算是国内的二类电商升级版,不可小觑。

最后的话:品牌新选择,独立站崛起。不是你能不能做,而是你想不想做

总之,亚马逊锁门事件正在加快企业多平台部署的步伐,以区分风险。其中,独立站已成为许多企业出海的新选择。可好不好做呢?像有SHOPLINE独立站,其实建站完全没难度,全看肯不肯花时间学,用心做。我同学2018年底从亚马逊转的独立站,一步一步走来,到现在有四个站点,

耕耘,

在我看来,现在仍旧是进入独立站非常好的机会。从长远看,建造独立站就是在打造一笔资产,无论未来或现在,产品和存留下来的用户信息都极具商业价值。SHOPLINE等这类平台出现,降低独立站的门槛,简化了过程,让卖家更容易地转型,当然为时不晚,在这种独立站大趋势的时代,能抓住就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