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白露”后气温会逐渐降低?

为什么“白露”后气温会逐渐降低?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每年在9月7-9日之间,这时太阳位于黄经165°。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进入“白露”之后,在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当然这两句只是俗语,并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
每年9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交“白露”节气。“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植物开始有漏水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因为白天的温度虽然仍达三十几度,可是夜晚之后,就下降到二十几度,两者之间的温度差达十多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7
一、“处,去的意思,也就是离开的意思,暑气至此结束,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
过去了。
二、8月底到9月初的处暑节气,气温开始走低。气温走低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产生这一现象背
后的原因,首先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向南撤退,
蒙古冷高压开始影响我国,在它的控制下,形成的下沉的、干燥的冷空气,先是宣告了
中国东北、华北、西北雨季的结束,率先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秋高气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