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多个到81个,中国的“复姓”为什么会越来越少?

为什么这么多复姓消失了?

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个有些复姓随着该民族的消失而消失。第二个是受到简化思想的影响。第三个则是因为祖上要避祸,所以把姓氏改了。第四个则是因为有的复姓本就是外国人进入国内以后起的姓,随着不断融入本土文化,就把姓氏改了。



古代,有不少复姓是少数民族的传统姓氏,比如令狐、独孤都是鲜卑的。这些复姓有的是因为民族大融合,统治者实行汉化就改了,有的则是因为漫长的岁月轮回当中,有的部落因为人口太少消失,自然这些复姓也就没有了。而且明朝以后,受到简化思想的影响,很多复姓的主人自己就把姓氏分开写了,原本的姓氏自然就没有了。


历史上还有不少复姓的人为了避罪而改姓,如司马迁因为“李陵案”而受宫刑,他的两个儿子司马临与司马观怕被株连,就改名换姓,隐居乡里。更有一些本来就是外国人的姓,因移居中国,就连姓也一起带来了,比如迦叶,葛沙。这些姓氏本就少见,而且有时候由于在书写方面也受限制, 这些主人就自己把姓氏改掉了。


古代的复姓其实很多来着,有些复姓配上名字,叫起来都格外好听,可惜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很多复姓都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消失了。现在很多人为了让名字跟别人的不重复,还得被迫往自己的姓里面加字,这要是古人知道这些的话,不知道还会不会简化自己的姓氏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这是因为随着中国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变得越来越密切,也使得中国的复姓变得越来越少。这是因为汉族姓氏大多都是单姓。很多复姓的姓氏都是来自于古代的少数民族。然而古时候少数民族为了更好的管理。就会把自己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这主要是为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才不会激起更大规模的反抗。这样才会更好的维护自己的统治。

因为将自己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这样可以掩盖自己不是汉人的事实。因为在古代还能非常受到尊敬,如果是少数民族统治的话,就会使得汉族的读书人非常看不起统治者。并且会造成很大的舆论压力,这个时候,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就会选择学习汉人说话和汉人的习俗,这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融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为中国曾经经历过一段非常混乱的时代,这个时代就是五胡乱华的时代。然而这个时期中原的大部分政权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他们为了更好的融合汉族文化,才会选择采用汉姓。就连建立隋朝的杨坚,自己还被赐过鲜卑的姓氏,后来他建立隋朝,下令废除了少数民族的制度。

但后来蒙古人掌权的时候。汉人的待遇都是非常低的,甚至还会无故受到欺辱,所以在明朝建立之后,天下的汉人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推翻元朝留下来的习俗,复姓就包括在其中。朱元璋还特意下令,要求所有人都把名字改为汉人的名字。

第2个回答  2020-09-16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文字的简化。很多姓氏其实都在慢慢的消亡,百家姓含括了我国99%的姓氏,举一个例子。“肖”和“萧”其实是本源姓氏,两个字其实可以合成一个字。

这也就是为什么“肖”没有加入百家姓的主要原因,而这也是我国姓氏中的复姓逐渐消失的原因之一。还有就可能是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那一姓氏的家族人口渐渐消亡,对于这一姓氏的传承不在,所以没有人再去姓复姓。

姓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代称,更是一段血脉的传承,每一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上溯到远古去追寻自己的本根和祖先。知道自己这一血脉源于何处,又有何人传承。

同时,因为汉字的简化。许多的姓氏都在改变当中,变了一个模样。有些家族为了简化自己的姓氏,在上户口的时候,决定改变自己的姓氏,不再采用复姓,而用单姓。

就好比这个世界上有人姓慕容,也有人姓慕。而且在我国久远古代的时候,姓氏其实不是那么的讲究。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才有了姓氏这一传承。姓成了一个人的标志,知道你是属于哪一个家族?,又是属于哪一方势力。

复姓的消失是文化演变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个比较可惜的文化消逝。无论哪一个姓,都有他们曾经辉煌的时候。而且,如今中国的大姓氏,在古代一般都是非常有名的,而且子孙比较繁茂的。复姓的消失,也是他们这个姓氏人丁凋落。

第3个回答  2019-08-25
中国复姓是在改革开放的到来之后,复姓慢慢变少,改为了单姓,之后复姓就在变少了。
第4个回答  2019-08-25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进步,好多民族和汉族进行了文化融合,与时俱进,逐渐有的复姓单字化,故数量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