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储蓄存款额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如题所述

  1.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一国经济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企业经营规模和状况越好,人民可支配收入水平越高,整个社会的资金越充裕,存款规模趋于上升。根据宏观经济学,储蓄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函数,居民可支配收入越多,储蓄越高,银行存款规模越大。企业经营越好,企业存款和结算存款越大。总的来说,经济越繁荣,存款水平越高;经济越落后,存款水平越低。因此,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银行的存款水平。
  2.收入因素。收入因素最理想的代表是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收入是居民储蓄的最重要决定因素,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并且边际储蓄倾向是上升的。居民储蓄是居民把可支配收入中暂时不用于消费的部分存入银行或购买有价证券,因此可支配收入是储蓄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为储蓄的增加提供了基础。根据研究表明,人均收入较低的国家,储蓄率一般较低,主要是因为居民的收入只够满足温饱,生存需要限制了储蓄能力。中等收入的国家,特别是亚洲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随着收入的增长,储蓄率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而对于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由于提前消费的观念,因此储蓄观念较弱,目前发达国家储蓄率比较平稳,甚至有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储蓄中的影响非常重要。
  3.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通货膨胀率则是这种水平的具体体现。通货膨胀率会影响居民的未来财富,并进而影响储蓄水平。通货膨胀率越高,实际收入水平越低,实际利率也会越低,储蓄下降。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是不相等的(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只有当银行存款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存款货币才会增值;当存款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存款货币会贬值。银行利率是已经考虑了通货膨胀率以后的利率,一般情况下,投资者为了保值和增值,会将存款存入定期储蓄账户或投资收益率更高的金融产品。
  4.利率因素。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储蓄与利率成正比。当利率提高时,人们会增加存款,以赚取利息;当利率减低是,人们则会减少存款,将其投资于收益更高的金融产品。因为利率的升降直接影响到存款的收益,所以西方国家能够轻松利用货币政策来调节居民储蓄。但由于中国的利率机制、保障制度等各方面的不完善,导致储蓄对利率不够敏感。
  5.消费观念和习惯。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也会影响储蓄存款的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消费观念有一定的改变,因此储蓄存款的规模有所下降。尽管如此,大部分城乡居民仍愿意储蓄存款,一方面比较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利息。
  6.其他。影响储蓄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国家的相关政策、文化、居民对储蓄的心态、人口老龄化等等,它们都会对储蓄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相对来说,其影响比较稳定,不容易变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