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对联,拜托了!!!!

最好加上关于这些对联的故事,对联不一定要太多,但一定一定一定要加上故事!

一、这是清朝大学者—纪晓岚的故事:

当纪先生很小的时候,他既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啼笑皆非(老师姓施);有一天,纪晓岚带著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的时候,施老师进来了;纪晓岚马上把鸟儿藏在墙上松脱的砖头后面,石老师也瞧见了,他故意装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课了。可是当施老师吟著诗句走到墙边时,突然用手把砖头往后推,可怜的鸟儿就活活的被压死了,老师还很得意的吟了一句:

「细 羽 佳 禽 砖 后 死」

纪晓岚想了想,说:「老师,我能不能给您对个下句?」老师还是很得意,说:「当然可以。」 纪晓岚说:「您念的是细羽佳禽,我给您对粗毛野兽,您的砖,我对石, 后我对先,死我对生,是:

「粗 毛 野 兽 石 先 生」

老师听了,知道纪晓岚是用谐音在骂他,鼻子都气歪了,但是,他又没对错嘛!

其二、苏东坡与佛印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

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於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一天,苏东坡指点厨师,用一尾西湖活草鱼,洗净剖开,裂上五刀,用火腿、葱、姜蒸制。厨师烧制好,送到书房。苏东坡一见,热腾腾、香喷喷,鱼身上刀痕如柳,连声呼道:「好一尾五柳鱼!」刚举筷想吃,忽然,看到窗外人影一闪,佛印和尚来啦。苏东坡心想:「嗨,好个赶饭和尚,早不来,晚不来!我刚要吃鱼,你却赶来了。今天我偏不让你吃,看你怎麼办?」一伸手便把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

佛印在窗外早已见到那盘鱼了,心想:好啊,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 苏东坡笑嘻嘻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佛印一本正经地回答:「小弟今天特地来跟你打听一个字。」「什麼字啊!」「你姓苏的『苏』字怎麼写法?」 苏东坡一听,眉头一皱,知道佛印学问好,不会连个「苏」字也不会写, 一定有名堂,便装作认真地回答:「喔,「苏」字嘛,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左边一个「鱼」字,右边一个 「禾」字。」佛印也假装糊涂地问:「喔,假如草字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 呢?」 苏东坡说:「那还是念「苏」啊:」佛印按著说:「那把「鱼」搁到草字头上边呢?」 苏东坡急忙说:「嗳,那可不行啊!」佛印哈哈大笑说:「好啊!你说把鱼搁到上面不行的,那就把鱼拿下来吧!」 苏东坡一下子醒悟过来!佛印说来说去,就是要吃他那盘五柳鱼。

有一次,佛印在寺院,知道苏东坡要来,也照样清蒸一盘五柳鱼。刚好苏东坡进来了。佛印一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天我也要难难你。正巧旁边有只磬,他就随手将鱼放在磬裏。

苏东坡早已看见,装作不知。刚坐下就故意「唉」地叹了口气。佛印素知苏东坡性格乐观,疑惑地问道:「太守,今天为何愁眉不展?」苏东坡回答说:「唉,大和尚你有所不知,早上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刚写好上联,下联就难住啦,一直想不出,所以心烦啊!」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麼?」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一听,心中好笑:这对联家家户户都贴烂了,他却拿来戏弄我,不知道苏东圾葫芦裏卖的什麼药。於是不动声色的说:「我来给你对吧,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连呼:「啊呀,高才高才!原来你磬(庆)裏有鱼(余)啊!快, 拿出来吃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乖乖地从磬裏把鱼拿出来了。

其三、 于谦小时候,束发两髻,有个和尚笑他:

「牛头且喜生龙角」

于谦马上回答:

「狗嘴何曾出象牙」

但是于谦回家之后,告诉妈妈,妈妈马上帮他梳成三角;于谦出门又遇到那和尚,和尚又笑他:

「三角如鼓架」

于谦就回答说:

「一秃似擂槌」

和尚听了无言以对。

其三、嫦娥原爱绿衣郎
从前,有一幕僚家有一个天姿国色的闺女,其上峰多次向其示意娶她为妾。这位幕僚既不敢违拗他,又怕委屈了女儿,正与妻子踌躇不定,愁眉不展时,女儿前来问安,见状便问二老有何心事?父母只好据实相告。
女儿聪慧过人,又孝顺父母,便灵机一动对二老说:“我有三个条件,一是不光有父母之命,还得有媒妁之言,应请王公大人作媒;二是聘礼要有玫瑰宝石、黄色宝珠等珍品;三是入洞房前,还要对一副对子。三者缺一,我决不和他成婚。”
父亲连连点头说好。次日禀复那位大官,他一一应允。迎亲之日,那豪华气派自不待言,待酒足客散,大官迈步欲进洞房,却被侍婢挡住,让其对对子,只见红笺上写着:竹映桃花,君子也贪红粉色。大官看着娟秀的字体,一时对不上来,便移步庭院。正当仰望中天明月,反复吟哦时,一部属过来问:“大人不入洞房,还有雅兴吟诗作对?”大官便将索对一事告诉了他。部属听罢,连连赞叹,上联出得新巧,竹称君子,红粉桃花,一语双关。不免也沉默构思起来。
这时,星月辉映,树影婆娑,一下子触动了那位部属的灵感,只见他摇头摆尾地吟道:月穿杨柳,嫦娥原爱绿衣郎。
大官连说:“妙极!妙极!明天重重有赏。”便直趋洞房交卷。
侍婢送上对幅,姑娘玩味一番,提笔批道:“公系榜眼出身,对虽工丽,恐非出自心裁”。大官见批语,羞愧难当。他忖度片刻,便毅然离开洞房,去寻那位部属,叫他去入洞房,并以全部嫁妆为赠。
其四、 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脚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广东有两个自认为很有才气的秀才,一李一宋,他俩结伴旅游,一路观山赏景,联诗对句,好不自在。游了半天,又累又渴,见前面树荫下有一位年逾古稀的和尚在纳凉,身边放一葫芦,便上前讨水喝。
老和尚打量两人一眼说,两位贵姓?有水,不过要对对子,对得上方可饮水。两秀才欣然同意,并自报李、宋二姓。老和尚听罢,便将两人姓氏嵌入联说: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脚。两秀才听毕,见对联是讥笑自己,对了半天也没对上,不仅得不到水喝,还讨了个没趣,怏怏而去。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广东农民报》一读者将这故事整理成文,投至该报,有36位对联爱好者热心对下联,其中只有阳春县读者黄文昌对的较好。
他对的下联是:龚庞两小姐,龙首龙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14
前些年,澳门楹联学会两位会员曾联合悬赏,出句是: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此联相传为清代乾隆大学士纪晓岚所出,原联无“明”字,尔后有好事者为增其难度的情趣,又在句首增一“明“字,遂使其成为历时三百年来未获佳偶的绝对。征联甫出,海峡两岸楹友躁动,惜未发现匹想者,只是评出了六条“较佳”下联。有“直臣罹铁网,官官子直令狐綯”,“德门传礼记,篇篇敬德尉迟恭”等数条,因而澳门楹联学会不得不从以前的六千港元奖金提到三万港元,再次悬赏征联,后来有人对句:“长空飘瑞雪,霏霏翔宇周恩来”。但不足之处在于诸葛亮复姓单名,周恩来单姓复名,并忽略了“孔明诸葛亮”这一字与姓名的巧妙组合,不但相互之间词意相关,丝丝相扣,而且与“纱窗”这一特定事物关照熨贴。金伯弢先生后来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撰出此联对句:

清风沐凤阁,处处常清上官正。

凤阁:唐高宗、武宗、玄宗三朝曾将“掌军国之政令”、“佐天子而执大政”之“中书省”改称凤阁。上官正:宋代开封人,复姓上官,单名正,字常清,曾平西川有功,累官西川招讨使,左龙武大将军。这条对句的大意是:假若国家最高权力决策机构能沐浴在清廉之风中,制定颁布政令处处时时坚持清正廉洁,那么位居百姓上属的官吏们也就不能不正派清廉。以“清风”对“明月”,“凤阁”对“纱窗”,“处处”对“个个”,“上官正”对“诸葛亮”,对工整齐,寓意合理,只是“常”对“孔”在词性上略显小疵,但仍称得上是该联的较佳对句。

五 洲 华 人 弘 扬 国 粹 的 盛 举

——为全球“绝对求偶”活动而作

甲戌年,澳门楹联界的朋友们以二百年前的一比孤联征偶。起先只是在澳门本埠开展;继而消息传到邻近澳门的地区,深圳、佛山、广州等地陆续加入了澳门的征联活动;接踵而来的更有其他省市如湖南、上海等地的群众和专家投稿响应;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西到新疆,整个神州大地几乎到处都有人投入这项征联活动。征联之举惊动了世界,五大洲的华侨也都有应征稿件寄往澳门。征联活动的限期已满,然而欲罢不能,一再延期,直到延之不能再延的时候,已经收到征联七万余比了。澳门楹联学会是个业余性质的学术社团,其成员均有正职在身,其组织并无分文经费,即使应付两万余封回函的邮资也拿不出来。然而小城却不乏热衷于传统文化的“热心分子”,他们为这次征联活动捐赠了必要的经费,两位医生起初出资港币六千元,后来一位女实业家加入,增至港币三万元作为“佳偶奖”的奖金。

这究竟是一比甚么样的孤联?相传清代乾隆时期《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晓岚曾经狂称天下无不可对之对,其妻便出了这个上联诘之,曰: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这一联果然难倒了文思敏捷的大才子。后来又有人在“月”前加一“明”字,更给撰写下联的人增添了难度。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写的是一个古老的题材:月夜的景色。明月照进纱窗,每一个窗孔都被照明,许多个楼阁(葛谐阁音)都被照亮。好一片月光照耀下的银色世界。就意境而言,这个五言加七言的句子只可算作“一般”,就其语文运用的技巧而言,却可用“高难度”形容了。其高难之处主要在“个个孔明诸葛亮”七字上。“个个孔明”全等于“诸葛(阁)亮”,而“诸葛亮”系一人名,“孔明”乃是“亮”的表字。它们之间的关系与排序可以表述为:字+复姓+名。而在字义方面,“个个”与复姓的第一字“诸”相当,“孔”与复姓第二字“葛”同类。另外还有平仄相间的语音格局,其要求是: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于偶联在音义方面的要求很容易求得共识,澳门楹联学会理事长邓景滨先生提出的五条标准早为同好者们接受。这五条标准是:一、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字数相等,句式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谐,联意相关);二、运用重字技巧,首字与第九字同;三、末五字运用谐音手法,联意相关;四、末五字为“二二一”句式,且具备一定的相应关系;五、联意自然畅顺,能与上联匹配。应征者们都以“孔明诸葛亮”作为突破口,假如妙手对出了这五个字,佳偶即可问世。于是,复姓的历史人物纷纷登上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联坛,例如敬德尉迟恭、子长司马迁、表圣司空图、子直令狐绹、永叔欧阳修、元让夏侯敦、子石公孙龙……不一而足;甚至单姓也不落后:香山白乐天、逸少王羲之、畹华梅兰芳、翔宇周恩来……然而所有这些都是刻意之作,几乎不见天成者。历时一年零两个月的征联活动结束,最终还是选不出“佳偶”三万元奖金依旧悬空。评选活动的主事者们从七万比应征的下联中选出十一比,颁之以“鼓励奖”,算是对征联活动作了交代。

十一比鼓励作品中以此次征联发起地的联家作品为首选。澳门潘伦山联曰:

艳阳悬绣户,朝朝妆艳慕容芳

这一比能与上联配成较统一的意境,上联描绘月色,下联勒画阳光,你写明月,我写艳阳。这一比的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字+复姓+名”能与上下文相谐,强拧或硬加的味道较淡,(不像“敬德尉迟恭”中的尉迟简直不可解。)“慕容”者,“慕其容貌也”,因其容貌“庄艳”而爱慕之。吾友林佐瀚词长着眼于意境的更高层次,提议改“悬绣户”为“窥绣镜”,并嘱我阐发他的见解。我以为林氏果然点石成金,一个“窥镜”赋予静态的艳阳以鲜活的生命,连艳阳都要朝朝来窥这位镜中的主人,你说她的容貌值不值得爱慕?

澳门甲戌年征联活动至此尘埃落定,然而历史的悬案并未了结,征联活动必将继续下去,因为这比孤联以其特定的民族文化的内容牵动着亿万炎黄子孙的心弦,而对联这种具有独特民族形式、被誉为“国粹”的艺术品种又为华裔子孙喜闻乐见。澳门发起的这次征联活动即已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这种极其强大的凝聚力。

而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观察,征联活动吸引或调动了五大洲的华人投入对联创作的实践,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孤联或上联只有十二个字,然而其艺术的蕴藏却丰富无比:除了平仄相间完全合乎近体诗的格局,词义上还有人名与表字的同义呼应,“明”与“亮”甚至可以相配成词。“孔明”之孔原系表程度的副词,联中却当解为“窗孔”之孔,作者巧妙地运用同音词语造成奇特的修辞效果。此外还有重字、叠音构成语流的回荡,姓名中散发着谐音之美,偶联更有拟人手法的运用。总之,十二字的上联和二十四字一副完整的上下联是一件浓缩了多种手法于其中的艺术精品。澳门征联为五洲华人弘扬国粹、共同创造这一艺术精品提供了机缘与园地。
第2个回答  2007-04-14
心在天地外,犹尤不沾尘。

杨柳人依旧,一笑含春风。

盈盈一水间,翩翩满塘荷。

香风乍起时,荷舞半心动。

天涯海角间,伊人在眼前!

平湖秋月天一色,夕阳余晖泛舟行!

风过不留影,花落也无痕。

俯首弄花香, 抚琴绕余梁。

弹指飞花尽,碧水幽连天.

-----------------我接的下联-------------

飞阁连危亭,

断桥椅回廊。

桃叶渡口渡桃叶,

西子湖畔忆西子。

读书,读死书,死读书,读完就死 ;

做人,做好人,好做人,做过就好。

绿水映青山山青水绿,
红花配绿叶叶绿花红。

窈窕淑女宜笑不露齿,

谦谦君子好绅士风度。

倾城佳人具绝代风华当然文思如涌;

英雄少年有领袖风采自然武艺非凡。

熙熙往来人,

悠悠客点帆 。

幽兰无意香清远,
残荷有声影逐泓。

倚楼听风紧,
临窗观月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