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欧洲音乐的历史(要求详细)

帮帮我!!!!!!!!!!!!!!!!!!!!!!!!!!!!!!!!!!!!!!!!!!!!!!!!!!!!!!!!!!!!!!!!!!!!!!!!!!!!!!!!!!!!!!

送给你一个知识库网站,在这里你能够找到你要的欧洲音乐历史。
http://www.livingpower.idv.tw/54kpools_GB/kpools/ol_705.htm
另外,把如下内容送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古希腊与古罗马时代(公元476年之前)西周-南北朝
欧里庇德斯(约公元前485-前406年):《俄瑞斯忒斯》
塞基洛斯墓志铭(公元1世纪)
拜占廷圣咏:康塔基昂
早期中世纪(公元5世纪末-850年)南北朝-唐宣宗大中四年
古罗马圣咏、米兰圣咏、安布罗斯圣咏、贝内文托圣咏、莫扎拉布圣咏、高卢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教堂调式
纽姆谱
中世纪罗马时期(公元850-1150年)唐宣宗大中四年-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年
复调音乐产生
记谱法出现
前哥特时期(公元1150-1300年)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年-元成宗大德四年
古艺术
最早的复调形式:奥尔加农、孔杜克图斯、经文歌
巴黎圣母院乐派:莱昂南(约1159-约1201)佩罗坦(约1160-约1240)
吟唱诗人与世俗歌曲:《夏天到来了》(约1250)
后哥特时期(公元1300-1450年)元成宗大德四年-明代宗景泰元年
新艺术
马肖(1300-1377):《“圣母”弥撒曲》
伯艮第乐派:本舒瓦(约1400-1460)
迪费(约1400-1474):《“面色苍白”弥撒曲》
《古厅手稿》:邓斯塔布尔(约1385-1453)经文歌
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0年-1600年)明代宗景泰元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
伊顿合唱曲集》:科尼什(约1465-1523)
佛兰芒乐派:
奥克冈(约1430-1495):《Mi-Mi弥撒曲》
若斯坎(1440-1521):《“唱吧,我的舌”弥撒曲》
拉絮斯(1532-1594):《可爱的女士玛托娜》
英国音乐的黄金时代:
塔弗纳(约1495-1545):《圣三位一体弥撒曲》
泰利斯(约1505-1585):四十声部经文歌《寄希望于他人》
伯德(1543-1613):三声部、四声部和五声部弥撒曲
吉本斯(1583-1625):《银天鹅》
意大利牧歌:杰苏阿尔多(1561-1613)
英国牧歌:莫利(1557-1602):芭蕾歌
威尔克斯(1575-1623)
法国尚松:雅内坎(1485-1560)《鸟之歌》
琉特歌曲:道兰德(1563-1626)
罗马乐派:
帕莱斯特里纳(1528-1594):复调无伴奏合唱风格:《马尔采鲁斯教皇弥撒曲》
威尼斯乐派:
乔万尼•加布里埃利(1557-1612):《四度低音弱声与强声奏鸣曲》:力度指示的运用、配器法之父
巴洛克时期(公元1600-1750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清高宗乾隆十五年
歌剧诞生:
佩里(1561-1633):《尤丽狄茜》
卡契尼(约1548-1618):单旋律音乐风格:《新艺术》
蒙特威尔第(1567-1643):《奥菲欧》
大小调式出现
许茨(1585-1672):《神圣交响曲1-3》
珀塞尔(1658-1695):《狄朵与埃涅阿斯》
科雷利(1653-1713):三重奏名曲
维瓦尔第(1678-1741):《四季》
那不勒斯乐派:喜歌剧诞生
佩尔戈莱西(1710-1736)《女仆作夫人》
矫饰风格:吕利(1632-1687)《阿尔米德》,拉摩(1683-1764)《殷勤的印地人》
J.S.巴赫(1685-1750):《平均律键盘乐曲集》,《马太受难乐》
亨德尔(1685-1759):大协奏曲Op.6,清唱剧《弥赛亚》
洛可可时期(公元1725-1775年)清世宗雍正三年-清高宗乾隆四十年
华丽风格与感伤风格
多美尼科•斯卡拉蒂(1685-1757):奏鸣曲
C.P.E.巴赫(1714-1788):早期古典奏鸣曲
交响曲开始形成:J.C.巴赫(1735-1782):意大利式交响曲
格鲁克(1714-1787):歌剧革新,《奥菲欧与尤丽狄茜》
古典时期(公元1775-1825年)清高宗乾隆四十年-清宣宗道光五年
曼海姆乐派:确立交响曲形式,J.W.斯塔米茨(1717-1757)
海顿(1732-1809):《皇帝四重奏》、《惊愕交响曲》、《创世纪》、《四季》
莫扎特(1756-1791):27首钢琴协奏曲、《单簧管五重奏》、《费加罗结婚》、《魔笛》、《安魂曲》
贝多芬(1770-1827):《命运交响曲》、《合唱交响曲》、《月光奏鸣曲》、《庄严弥撒曲》
舒伯特(1797-1828):《魔王》、《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鹅之歌》
韦伯(1786-1826):《自由射手》
帕格尼尼(1782-1840):著名小提琴家
浪漫时期(公元1820-1900年)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罗西尼(1792-1868):《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威廉•退尔》
柏辽兹(1803-1869)《幻想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格林卡(1804-1857):《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门德尔松(1809-1847):《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无词歌》
舒曼(1810-1847):《童年情景》、《交响练习曲》
肖邦(1810-1849):《夜曲》、《练习曲》、《玛祖卡》、《波兰舞曲》
李斯特(1811-1886):《爱之梦》、《前奏曲》
瓦格纳(1813-1883):《特利斯坦与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
威尔第(1813-1901):《茶花女》、《弄臣》
勃拉姆斯(1833-1897):《单簧管五重奏》、《圆号三重奏》
布鲁克纳(1824-1896):11首交响曲(含第0号和早期的一首交响曲)、d小调、e小调、f小调弥撒曲
比才(1838-1875):《卡门》、《采珠人》
斯美塔纳(1824-1884):《被出卖的新嫁娘》、《我的祖国》
俄罗斯五人团:穆索尔斯基(1839-1883):《鲍里斯•戈杜诺夫》、《霍万斯基党人之乱》、里姆斯基-柯萨科夫(1844-1908):《天方夜谭》、鲍罗丁(1833-1887):《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巴拉基列夫(1837-1910):《伊斯拉美》、居伊(1835-1918)
柴科夫斯基(1840-1893):《天鹅湖》、《悲怆交响曲》
德沃夏克(1841-1904):《自新大陆交响曲》、《杜姆卡钢琴三重奏》
格里格(1843-1903):《培尔•金特》、《钢琴协奏曲》
阿尔贝尼兹(1860-1909):《伊比利亚》
格拉纳多斯(1876-1916):《戈雅之画》
弗莱(1845-1924):《船歌》
圣桑(1835-1921):《骷髅之舞》
普契尼(1858-1924):《艺术家生涯》、《托斯卡》
真实主义歌剧:
莱翁卡瓦洛(1857-1919):《丑角》;马斯卡尼(1863-1945):《乡村骑士》
后浪漫时期(公元1890-1915年)清光绪十六年-中华民国四年
马勒(1860-1911):《复活交响曲》、《千人交响曲》
斯克里亚宾(1871-1915):《狂喜之诗》、10首奏鸣曲
埃尔加(1857-1934):《威风堂堂进行曲》
霍尔斯特(1874-1934):《行星组曲》
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4首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雷斯皮基(1879-1936):《罗马三部曲》、《教堂之窗》
西贝柳斯(1865-1957):《芬兰颂》、7首交响曲
沃恩•威廉斯(1872-1958):《绿袖主题幻想曲》
里夏德•施特劳斯(1864-1949):《莎乐美》、《玫瑰骑士》、《死与净化》
克莱斯勒(1875-1962):著名小提琴家
二十世纪-韦伯恩之前(公元1900-1945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
印象派:德彪西(1862-1918):《大海》、《月光》、《前奏曲集1和2》
拉威尔(1875-1937):《鲍莱罗》、《库泊兰之墓》
鲁塞尔(1869-1937):《蜘蛛的盛宴》、《巴克斯与阿里阿德涅》
德•法亚(1876-1946):《三角帽》
萨蒂(1866-1925):《裸体歌舞》、《烦恼》
法国六人团:奥涅格(1892-1955):《火刑堆上的贞德》、米约(1892-1974):《世界之创造》、普朗克(1899-1963):《蒂里希亚斯的乳房》、奥里克(1899-1983)、迪雷(1888-1979)、塔耶弗尔(1892-1983)
新古典主义、噪音音乐、微分音音乐
瓦雷兹1883-1965):《电离》、《整体》
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春之祭》、《诗篇交响曲》
格什温(1898-1937);《蓝色狂想曲》、《波吉与贝丝》
巴托克(1881-1945):6首弦乐四重奏、《神奇的满大人》
亚纳切克(1854-1928):《死屋》、《耶奴发》
兴德米特(1895-1963):《当丁香花最后在庭院开放时》
普罗柯菲耶夫(1891-1953):《三桔爱》、《罗密欧与朱丽叶》
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15首交响曲、15首弦乐四重奏
布里顿(1913-1976);《战争安魂曲》
奥尔夫(1895-1982):《博伊伦之歌》
表现主义、无调性、十二音体系、新维也纳乐派:
勋伯格(1874-1951):《月迷皮埃罗》、《华沙幸存者》
伯格(1885-1935):《小提琴协奏曲——纪念一位天使》、《沃采克》
韦伯恩(1833-1945):《交响曲Op.21》,点描音乐
二十世纪韦伯恩之后(公元1945-2000年)
整体序列主义、拼贴音乐、偶然音乐、空间音乐、简约派、电子音乐和电脑音乐、新浪漫主义:
梅西安(1908-1992):《图伦加利拉交响曲》
布列兹(1925-):《无主之锤》
诺诺(1924-1990):《偏狭的1960年》
施托克豪森(1928-):《少年之歌》
凯奇(1912-1992):《变之乐》
巴比特(1916-):《夜莺》(菲洛迈尔)
克伦姆(1929-):《大宇宙1-4》
亨策(1926-):《特利斯坦》
利盖蒂(1923-):《大气层》
施尼特凯(1934-1998):《钢琴五重奏》
古拜多丽娜(1931-):《七言》
贝里奥(1925-2003):《迷宫》
潘德雷茨基(1933-):《广岛受难者的挽歌》
格莱茨基(1933-):《阿门》
皮亚佐拉(1921-1992):《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玛丽亚》
格拉斯(1937-):《Kundun》
亚当斯(1947- ):《尼克松在中国》
Subotnick(1933- ):《月亮上的银苹果》
爵士乐
披头士
摇滚乐
金属乐:死亡金属、厄运金属、黑金属、工业金属、哥特金属、前卫金属
……
摘选于《初恋音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