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病例分析

男,20岁。因车祸致头部及肢体多处创伤,并伴有大量出血(失血约1200ml),经清创术及输血(500ml)输液(5%葡萄糖1000ml),处理后血压一直不能维持,处于半昏迷状态。采用人工呼吸,同时自静脉缓慢滴注2mg%去甲肾上腺素,最高浓度达8mg%。最终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病例分析要求:1.患者发生了什么基本病理过程,根据是什么?发生机制如何?2.对患者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是否恰当?3.为什么抢救无效?正确的抢救应遵循哪些原则?

本题为病理生理分析,但我更侧重于临床角度,现简单分析一下:
1.患者因急性大量失血造成了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机制为:患者急性失血,大量细胞外液及血浆流失,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此时患者中心静脉压(CVP)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全身器官组织灌输不足。
2.患者静滴去甲不当:1)去甲肾上腺素目前治疗休克已不占重要地位,仅由于早期神经源性休克及嗜铬细胞瘤切除后药物中毒时的低血压治疗,在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中,该药仅为辅助用药。2)该药用量过大,时间是否较长,将造成心、肾等毛细血管灌注不良,从而导致不可逆的休克。3)如果血压不能稳定的情况下应及时调整药物。
3.该患者抢救无效因素较多,既有急性大量失血造成的休克原发因素,又有多发伤时是否还存在止血不完全造成的血容量不稳定,再则就是抢救过程虽经积极输血补液治疗,但抢救过程用药不当造成。
4.低血容量性休克抢救原则:1)一般紧急治疗,包括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连接静脉通路等;2)积极补充血容量;3)积极处理原发病,如手术;4)纠正酸碱平衡紊乱;5)在容量复苏的情况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6)积极防止并发症,如感染、应激性血糖增高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