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

如题所述

“一日三秋”中的“三秋”指的是时间的长短,三秋有三个秋天之意,也就是三个季度,九个月。也有解释“三秋”,是指经过了三个秋天,也就是三年的时间。也有解释为“三秋”是指三个月,秋天分为初秋(七月)、仲秋(八月)、季秋(九月)。


出处

一日三秋出自《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本意是:思念的人呀,你正在采葛藤呀,一天没有见到你了,如过了三个月!思念的人呀,你正在采香草呀,一天都没有见到你了,如过了三个秋天一样漫长!思念的人呀,你正在采艾草呀,我都一天没有见到你了,犹如度过了漫长的三年!

从诗经中的本意来分析,“三秋”指三个季度也就是九个月可能更合适。这句话在诗经中在表达情感的时候,用的是情感不断递增的方式。首先是说一日不见你呀,如过了三个月,再一日没有看到你呀,感觉过了三个季度,再一日不见你,感觉过了三年了。


表达思想

为什么用”三秋“来表示思念之情急切呢?为什么不用”三春“”三夏“”三冬“呢?

这就要从秋字说起,秋又表愁。秋字底下动心了,就是愁。秋天也是一年之中月最圆的季节,有团圆之意。因此用秋来表达心中对亲人的思念,对恋人的想念。

秋是最容易让人产生”思“情,让人多愁善感。一秋都让人愁到心纠结,二秋更让人的思念之情彻夜难眠,三秋直接升华到思念的顶峰,时刻思念。


用法

面对故人的一日三秋,一日不见如度过九个月。今人认为这种思念还不够深。为了表达对恋人的思念之深、思念之急切。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来表达时间长度至三年,这一般是指热恋中的情侣,分分秒秒都想见到对方,如果是一日不见,度日如年,还是三年。

总之,一日三秋中的三秋,是用来比喻一种思念之情,用夸张的手法,把这种思念之情表达的更急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5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秋指九个月,泛指时间很久。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古人指的"三秋"即"一秋"为一个季度,"三秋"为三个季度,约是现在的九个月时间,而实际上有时候比这个三秋还要长的时间。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比喻度日如年的心情(常用来形容情人之间思慕殷切,也可用于形容良师益友之间的思念之情)。

扩展资料

典出《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劳动者口头创作的旨在表现和歌颂彼此伟大、纯真之友谊的民歌”把这首传诵两千多年的《诗经》名篇定性为“友谊的民歌”,怕是没人赞同。设想,两个男人或两个女人,彼此间日思月想以致达到“一日三秋”的地步,那么,他把他的配偶放在什么位置?很明显,把这首诗定性为“友谊之歌”,违反了基本的人性。

“三月”、“三秋”、“三岁”的逐层递进,只是思恋之情逐层深化之需要。把“不见”的“一日”夸张为“三月”、“三秋”或“三岁”,都是一个意思,你不在我身边,时光过得很慢很慢。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7-03
古时有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句:
出自:《诗·王风·采葛》
【今译】我俩一天不见面,好象隔着三季那样长久。
【赏析】《采葛》写一个男子对他情人的思念。这两句是用比喻方法构成的夸张句。“三秋”,这是指三个季度。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用这种夸张之词形容他对情人的殷切思念,实是情至之语。同时本体“一日”,喻体“三秋”,高下相形,对比鲜明,也有力地增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成语“一日三秋”即源出此诗。
【原作】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1-22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比喻度日如年的心情,三秋泛指时间很久,那到底是多久哪?

第4个回答  2012-08-03
三秋:是三个月。
三秋:古时人们将秋季的七八九月份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天。“三秋”有时亦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