荫任制的名词解释??!!急

如题所述

荫任制,汉代一般称之为“任子”制,就是高级官员可以保任其子弟为官。是先秦世官制度的孑遗,是贵族特权制度在秦汉时期的变异形态。
荫任制在秦朝可能已经产生,汉文帝时成为定制,后来日益发展。保任对象除了子、弟、孙外,还扩大到宗族、门从等,人数由1人扩大到2至3人。在察举制度出现前,它是当时选任官员的主导形式,察举制出现后,它与察举制平分秋色,仍然在选任官员制度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荫任制是一种落后的封闭的选任官员的制度。因为选任官员的依据不是才能,而是其父兄或家族的政治地位,是血统关系。虽然在任子制度下也产生过一些有作为的官吏,如苏武、霍光等,然而就其大多数而言,基本上都是碌碌无能之辈。任子制度违背社会应该由合格人才担任管理者的公理,败坏吏治,在当时就受到具有正义感的士大夫的批评,但是,因为它维护了地主官僚的特权和既得利益,所以一直保留下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19
两种说法,一是自宋朝,一是在秦汉。

宋朝实行恩荫制度,这是当时科举之外的一种入仕途径,中高级文武官员的子弟,亲属及其门客等享受此特权。恩荫制的机会有:
1 圣节荫补,每年逢皇帝诞辰一次
2 大礼荫补,每三年逢郊祀时一次
3 致仕荫补,官员告老退休时一次
4 遗表荫补,官员死时上遗表一次。 功臣死后,推恩可达20多人
恩荫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朝廷按照权贵的政治地位授给其子孙亲戚官职的一种优惠制度,外戚是最主要的受惠群体之一。

荫任制,汉代一般称之为“任子”制,就是高级官员可以保任其子弟为官。是先秦世官制度的孑遗,是贵族特权制度在秦汉时期的变异形态。
荫任制在秦朝可能已经产生,汉文帝时成为定制,后来日益发展。保任对象除了子、弟、孙外,还扩大到宗族、门从等,人数由1人扩大到2至3人。荫任制是一种落后的封闭的选任官员的制度。因为选任官员的依据不是才能,而是其父兄或家族的政治地位,是血统关系。虽然在任子制度下也产生过一些有作为的官吏,如苏武、霍光等,然而就其大多数而言,基本上都是碌碌无能之辈。任子制度违背社会应该由合格人才担任管理者的公理,败坏吏治,在当时就受到具有正义感的士大夫的批评,但是,因为它维护了地主官僚的特权和既得利益,所以一直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