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谈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 求一篇论文,1000字左右,谢谢

如题所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体系。马克思在1895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结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指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就历史唯物主义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马恩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的思想是十分明确的。
  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由此导致整个社会形态的变革,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可见,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引发者和内在动因。对社会发展来说,生产力就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邓小平关于改革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的思想,标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得到了科学而圆满的解决,即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是其直接运力,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在这动力体系推动下发展的。由此说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这是历史唯物论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又一次成功的运用,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形态的科学社会主义。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科学解决,特别是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的思想,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因而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第一,解决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中具有生死存亡意义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在地球上制度化后,社会主义如何发展,其发展动力是什么?始终是一个亟待解决而没有解决好的重大问题。苏东国家剧变后,这个问题以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意义上提出来。在这样的严峻背景下,邓小平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科学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体系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难题,在理论上解决了马恩对社会主义设想与实现的反差,使社会主义又一步迈向了科学,解开了困扰人们长达近百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之谜,为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
  第二,揭示了改革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同步性及改革的根源性、必然性和长期性,为改革奠定了坚实的依据。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改革的社会”。恩格斯这个预见十分宝贵。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改革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作用并没有说明。邓小平则科学、正确地答上了这道历史性难题。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其必然与社会主义同步,必然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因而改革是客观的,是长期的,将伴随社会主义始终,将推动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参加改革,做改革的促进派,用改革的动力机制把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第三,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科学认识,把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在现实基础上,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仅从理论形态,指出了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但怎样发展更快,其发展动力是什么,并没有象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直接动力”那样明确的论述。要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填补这个理论空白。邓小平深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长期以来,人们在理论上并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解放生产力的任务。邓小平从实际出发,破除了这种僵化的理论,不但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一个解放生产力的任务,而且强调要用改革来解放生产力。这样改革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联系就被揭示出来,改革使生产力的根本动力作用变为现实,改革自然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这样,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填补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空白,使社会主义发展奠定在现实的基础上,确保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22
gsdgf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