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在古代诗词中有什么含义

丁香在古代诗词中有什么含义

自唐宋以来,以丁香花含苞不放比喻高洁美丽愁思郁结难以排解的诗作很多。下面分组探讨

第一组:
代赠 (唐)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两地思愁:暮春里的黄昏时分,一位女子倚楼而立,不知不觉间已是如钩弯月高挂天上。芭蕉未展,丁香不开,此情此景正如同女子与情人不能相见而各自牵肠挂肚,愁肠百结。

第二组:
丁香七绝(唐)陆龟蒙
悠悠江上无人问,十年云外醉中身。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枝头散诞春。
无人赏识之愁:陆龟蒙出身官僚世家,热衷于科举考试。进土考试中,他以落榜告终。后来回到故乡,过起隐居生活,后人称他为“甫里先生”。这首诗前两句借“丁香”生长江边,远离尘俗,无人欣赏暗寓自己隐居的生活。后两句借春风催放丁香结绽放,成就一片春色来抒写自己渴望被赏识而施展才华的心志。
第三组:
江头四咏·丁香(唐)杜甫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孑然独立之愁:诗人开篇就说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那些百结的花儿是枝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哀婉、愁怨、惆怅的情愫让那花变得沉重吗?丁香的确是一种婉约的美丽植物。细叶浮毛,疏花素艳。轻盈、高洁、冷艳,天生有一种自然颤动的风韵。诗中说丁香之芳可与兰花媲美,其中也寄寓了诗人深重的情思。即时零落成泥也要保持自己高洁的情怀。从侧面写出忧世之愁。

第四组:
《摊破浣溪沙》(五代南唐中主)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两地思愁:此词写一个女子,手卷珍珠帘上玉钩的时候,仍然是春恨绵绵紧锁高楼,风里落花无主,云外不见青鸟传来亲人的书信。雨中的丁香花蕾空结在枝头,又一次绝望的愁绪浓得化也化不开。回首三楚大地,天低日暮,长江水滚滚东去,更加映衬了愁思的深广和渺无尽头。“丁香空结雨中愁”一句,既是写景,也是抒情,情景交融,意象生动,把女子的思愁形象的外化物化,一个“空”字加重思愁的悲凉。
第五组:
点绛唇·素香丁香(南宋)王十朋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渴慕贤君之愁:王十朋,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一代名臣。少时有忧世拯民之志,十七岁“感时伤怀”,悲叹徽、钦二帝被掳,宋室被迫南迁。高宗即位,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力排和议,荐用贤臣,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生逢乱世,渴慕贤君, 图谋恢复大业。
这首词借素香柔树的丁香在落木萧萧的季节吐露琼葩,不是与梅蕊争先,而是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幽人志向 。丁香结满含春雨,愁绪万千, 无意争春,而是怀想着一位贤明的君主,让自己施展恢复大业的雄才大略。读完全词,一位忧国忧民独立于世的忠臣形象赫然眼前。

第六组:
丁香花(明)许邦才
苏小西陵踏月回,香车白马引郎来。
当年剩绾同心结,此日春风为剪开。
心结难解之愁:苏小小者,南齐时钱塘名妓也。貌绝青楼,才空士类,当时莫不艳称。 一日,苏小小乘油壁车去游春归来,断桥弯角处迎面遇着一人骑马过来,那青骢马受惊,颠下一位少年郎君。郎君名叫阮郁,是当朝宰相阮道之子,奉命到浙东办事,顺路来游西湖。他见小小端坐香车之中,宛如仙子,一时竟看呆了。直到小小驱车而去,阮郁才回过神来,赶紧向路人打听小小的来历住处。此后一连几天,小小和阮郁都在断桥相会。一个驱车前往,一个骑马相随,沿湖堤、傍山路缓缓而游,好不快活。小小与阮郁来到西泠桥头,正当夕阳西下,飞鸟归巢之时,周围一片静谧,小小激动地轻声吟道: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
当夜,由贾姨妈作主,两人定下终身。之后,选了个黄道吉日,张灯结彩,备筵设席,办了婚事。阮郁成婚的书信送到家中,阮道气得差点昏倒。他设计将儿子骗回家中,为阮郁另择名门闺秀成婚,小小只能吟诗以解愁闷,愁度终生,含恨病逝。当年缔结的同心化作云烟散去。
这首诗化用小小典故,为负情郎痴情女洒一把同情的辛酸泪。如果有春风,有成全爱情的家长,当年的同心结一定化作美丽的爱情之花绽放在心头。

第七组:
咏白丁香花 (清)陈至言
几树瑶花小院东,分明素女傍帘栊;冷垂串串玲珑雪,香送幽幽露簌风;
稳称轻奁匀粉后,细添簿鬓洗妆中;最怜千结朝来坼,十二阑干玉一丛。
高洁美丽:曲径通幽,深深的小院之东,静静亭立着几树如同琼瑶般的丁香;远远望去,就像素雅高洁的女子依傍着帘栊,默默无语又脉脉含情。那已经开放的丁香花,一串串垂首低眉,如雪雕一般玲珑剔透,洁白冷艳,矜持不苟;微风吹动绿叶白花,发出簌簌的声响,送来了缕缕清雅的幽香。那美丽素洁的丁香花,就象刚刚打开梳妆匣,均匀地敷上淡粉的姑娘,又像细细打扮之后,容光焕发的美女,楚楚动人。然而,最可爱的是:千万丁香花结一朝灿烂开放,阳光下,到处是美玉熠熠生辉的神奇景象。
丁香娉婷如美人,晶莹如白雪,高洁如玉璧,香幽如清风,确实如同纯洁素淡而又情意款款的小家碧玉,真是娴雅醉人,无与伦比!

第八组:
绛唇 (近代)王国维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
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思念亡妻之愁:这首《点绛唇》收入《人间词乙稿》。时王之前妻莫夫人新丧,此词为悼亡之作。抒写为相思缠扰的惆怅心情。委婉曲折,新颖别致。
上片写明知相思无益,决心将其放弃,但相思又难“抛掷”,所以“梦里终相觅”。下片写醒后情景:梦中楼台,还隐约可见,若明若灭。最后以景作结,用月下丁香烘托人物的孤寂与惆怅。
分析“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三句的意境:
词人举目西窗,惟觉月光如水,丁香似雪,一片凄凉意。“凉月”以“纷纷”形容,“丁香”以“雪”喻之,无理而妙绝。丁香花本开在春夏之交,何以与寒冬之“白雪”关涉?这是为强调颜色的相似性而出现的时令错位。然而,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却更深刻地表现了词人因思念亡妻而难以为怀的悲怆冷寂心境,堪称绝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14

具体含义有两种:

1、指这种植物。

唐·杜甫 《江头五咏·丁香》诗:“丁香体柔软,乱结枝犹垫(翻译:柔软的丁香,在树头结出大片的花朵)。” 

2、借喻女人的舌头。

金·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丁香笑吐舌尖儿送(翻译:丁香样的舌头送过来)。”

扩展资料

其它含义:

1、指这种植物的花。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窗外正开着深紫色的一树丁香,窗内挂着一只铜丝笼子。”

2、指丁香花状的耳饰。

《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第二件是耳上环儿。此乃女子平常日时所戴,爱轻巧的,也少不得戴对丁香儿。”

3、指丁香花状的纽扣。

清·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两个在那里交扣丁香,并照菱花,梳洗才完,穿戴未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6-19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
  昨夜,捧读《李商隐诗集》,读到这首《代赠》,读到不展的“丁香结”。文人是多情的,一切景物一旦融进他们敏感的心里和善感的眼里,都会在细腻的笔触中变得摇曳生姿起来。在他们的诗行里,婀娜的柳枝诉说着离愁别绪,皎洁的月光勾起思乡之情,杜鹃泣血是难以名状的凄凉哀伤,丁香则象征着更加浓烈的愁思。
  听说苏州有个巷子叫“丁香巷”,不足一米宽,窄窄长长。“丁香”,单就读音,就有一种绵绵的感觉,带着吴语侬音的娇羞。于是这“丁香巷”是非要生在江南不可,且非要生在江南中的江南——苏州。纤弱的小巷,安静的青石板,本就散发着浓浓的古意、淡淡的诗意,再加上沾衣欲湿的杏花雨,此时正踌躇满志而又彷徨不定的诗人更生得万千思绪。这时,一个悠然飘过的女子又牵引了诗人的眼睛,拨动他的心弦。这是个怎样的女子?诗人说“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透出太息一般的眼光”。我想那眼光定是和李商隐的丁香结一般难展吧。
  年少读书时,老师解说《雨巷》的创作背景,“悠长的雨巷”、“徘徊的独行者”、“结着丁香一样愁怨的姑娘”,这些意象都有着特指的象征意义,可是青春年少的我们不愿去想那些象征意义,宁愿把它当做朦胧的爱情诗在心中反复诵读。“丁香结”,一个多么忧伤,多么美丽的字眼,让我们深陷其中,久久回味。其实,戴望舒的情感世界一直也有一个丁香结,满藏愁绪,始终未能绽放。为获初恋女友的芳心,诗人曾以跳楼殉情要挟求之,八年苦恋,终求之不得;后婚姻中,又恋恋不忘旧人,直至家庭解体。
  丁香是一种怎样的花?很早之前我就想知道。“你这小丫头,就像丁香一样不经事”,小时候,妈妈总是这样说我,我自小瘦弱多病,没少让她费心思。于是,心中的丁香也是瘦瘦弱弱,在风雨中飘零的样子。就像那首歌唱的一样,“多么忧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多么娇嫩的花,却躲不过风吹雨打”,每当我听到这首《丁香花》,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戴望舒的《雨巷》,想起妈妈的话,更想看看丁香花的容颜。
  偶然看见一个小盆栽,枝叶葱郁,一朵朵白色的小花隐藏其中,含苞未放,前端如打结,于是心中顿生怜意。向前询问,得知是丁香花。我想,也许正是丁香这种纤小娇弱,惹人怜爱的娇态,引得文人的注意和痴迷。“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因为文人的眼睛和笔墨,丁香就此与“愁”字结缘。其实丁香花开时,花虽小,但簇簇相拥,在阳光下洋洋洒洒,明媚如初。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6-19
淡雅的哀怨忧愁,多形容少女相思时百无聊赖而产生的寂寞哀怨。以丁香喻愁,是中国诗词的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如李璟 (南唐中主) 《摊破浣溪沙》词中有句云:“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近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那首<<雨巷>>,也是以丁香比兴来抒发情感.更有词为证,“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以初春枝头的豆蔻比喻十三四岁少女的美好姿态.即指自己中意但因故不能如愿的意中人.由豆蔻联想到自己的情人,但是因为天各一方,惹起绵绵无尽的相思.丁香,豆蔻也可指词人对自己居住的实景描绘,也可视作一种比兴,因为这两种美好的事物也正是自己情绪的最美代言.
第4个回答  2020-09-19
丁香结一般在古诗词中,代表着忧愁纯洁。比如说,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这是心里的丁香结,代表着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