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如何进行质量检测与缺陷防治

如题所述

  混凝土是当代最大的人造材料,也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常见的缺陷,影响结构的安全。下面就混凝土工程中一些常见的质量缺陷的防治进行探讨。
  一、麻面
  其表现为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1.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
  (3)模扳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4)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
  2.防治的措施
  (1)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二、掉角
  其表现为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1.产生的原因
  (1)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造成棱角处混凝土失水或水化不充分,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拆模过早混凝土尚未建立足够强度,致使棱角受损。
  2.防治措施
  缺棱掉角处,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加以养护。
  三、蜂窝
  其表现为局部表面出现酥松,无水泥浆,粗骨料外露深度大于5毫米,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混凝土浇筑时没有逐层振捣;
  (4)混凝土在倾掷入模时,因倾落高度太大而分层;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2.防治的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1~1.5小时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
  (2)蜂窝的清净工作: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四、露筋
  其表现为拆模后钢筋裸露在混凝土表面。
  1.产生的原因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
  (4)模扳湿润不够,吸水过多,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2.防治的措施
  (1)浇灌混凝土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不发生偏移,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
  (2)表面漏筋刷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五、空洞
  其表现为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或全部没有混凝土,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1.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3)混凝土内掉入木块、泥块等杂物,一些部位堵塞不通。
  2.防治的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黏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捣实和养护。
  在砼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这些质量缺陷,绝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砼施工质量,减少经济损失。一旦出现质量缺陷,应及时会同工程监理等部门共同研究,尽快解决,以利工程的顺利进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01
1、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测
详见:http://wenku.baidu.com/view/8e77738271fe910ef12df825.html
2、混凝土工程缺陷防治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防治:
A \拌制混凝土所使用的粗、细骨料、外加剂和胶凝材料(主要指水泥) 等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使用前必须查验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并在监理人员见证下,按规定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严禁混用,粗细骨料的选用严格控制含泥量在规定范围内并有良好的级配。
B\ 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经法定检测单位试验出具,以满足保证结构设计或施工进度对其强度的要求,保证施工时对其和易性的要求,保证其具有良好耐久性能。
C\ 配制混凝土必须严格按重量计量投料,加强对混凝土水灰比( W/ C) 的控制,控制混凝土机械搅拌时间,在施工过程中要适时加强配料精度的检查,使其胶结材料、外加剂、粗细骨料等的计量误差控制在误差范围内。
D\ 控制好混凝土从出机到入模的时间,一般情况下C30 及其以下混凝土,气温不大于25 ℃时为120 min ,气温不小于25 ℃时为90 min ;C30 以上混凝土,气温不大于25 ℃为90 min ,气温不小于25 ℃时为60 min ,当混凝土出现离析时,须进行二次搅拌。
E\ 严格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落差不应超过2 m ,当浇筑高度超过3 m 时,宜采用串筒、溜槽等措施,正常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宜连续进行,当出现施工间歇时,应控制好间歇时间,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照规范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确定,严禁施工缝留设随意性,混凝土的振捣必须密实,振捣器布点的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 5 倍,振捣器操作时应布点均匀,快插慢拔,混凝土的振捣一般以表面泛浆并不再沉落为准。混凝土浇筑完毕12 h 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一般为7 昼夜,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 昼夜。
2)构件断面尺寸偏差,轴线的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防治:
A\施工前认真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严格施工测量放线的程序,做到放线与复核相结合。
B\模板支设要充分考虑其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对高支模构件必须要编制模板装拼施工专项方案并进行验算论证。对于直接坐落于房屋基土上的模板支撑系统,基土必须夯实并于竖向支撑底部满铺6 cm 木板。
C\ 混凝土浇筑前拟定浇筑方案,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控制一次性布料量及一次性浇筑高度,混凝土在振捣时不宜过多振动模板,以防模板位移、变形或倾斜而改变构件几何尺寸。
3)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的防治:
A\混凝土配制时计量准确,严格控制水灰比,搅拌均匀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混凝土入模后,振捣要严格操作程序,振捣密实。
B\ 模板表面要洁净,其上的水泥浮灰要清除掉,钢模板要满涂隔离剂,木模板在混凝土入模前要保持充分湿润,模板拼缝必须严密,拼缝处可加设密封条,以防混凝土漏浆。
C\ 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时的自由落差,当浇筑高度超过3 m 时,增设串筒、溜槽,以防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
D\ 钢筋绑扎要加设垫块,一般宜设塑料垫块,垫块绑扎要牢固可靠,特别是梁、柱底模及侧模垫块更要认真仔细,以防混凝土浇筑时垫块脱落、钢筋移位。
E\在框架梁柱节点等钢筋密集处,首先要按规范及设计要求正确处理好钢筋的下料和绑扎,留有混凝土中石子通过间隙,也可采用与混凝土同强度的细石混凝土分层浇筑,有必要时可提高细石混凝土一个强度等级,浇筑时应精心操作,认真振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7-03
我补充几点实际的经验,楼下的说的很详细很好
你可以在钢筋密集的地方事先看好位子,在浇筑过程中,工人大多插不下振动棒,这个时候他们会偷懒或者漏震,你要当即提醒此处要多震动,然后在剪力墙上用钢管多敲几下。
还有楼板处水电工线管多的地方要垫好垫块否则很容易出现麻面
再有就是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天气炎热的时候,一定要做几次的收面工作,最好是4次,最后一次收面时一定要把好质量关。防止出现裂纹
再有是浇筑的时候查下混凝土的坍落度,掌握好的坍落度和配合比,及时提醒商混站,太干容易导致混凝土不密实,太稀又影响质量和强度,面上也容易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