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压疮是怎么形成的么?得了压疮如何护理

如题所述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使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致变性、溃烂和坏死。

三 溃疡期 :此期的治疗原则是解除压迫清除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和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伤口可用生理盐水或者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去除坏死组织,抑制细菌生长。为控制感染和增加局部营养供给,可在创面覆盖浸有抗生素溶液或人学白蛋白溶液的纱布,或涂上胶原酶油膏后,用无菌纱布包扎。

对大面积的,深达骨髓的压疮可采用外壳治疗方法。

此外,我个人经验以及同事们的总结:不论各期的压疮,都要保持局部干燥,我们一般采取烤灯治疗,家里没烤灯的可以采用艾条熏烤,在烤灯过程中按摩受压周围皮肤,促进血液循环,能起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对于破溃的在清洁局部皮肤后可用新鲜鸡蛋里面的软皮外敷,既可以保持清洁还可以增进局部营养吸收促进愈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22
压疮应该强调预防为主,即使是在急救现场及伤员转运过程中,也不能放松对压疮的预防。预防的前提是教育,包括教育医务工作者提高对压疮的预防意识,教给患者及家庭成员基本压疮预防知识,具体的预防措施如下:

1.卧位第2h翻身一次,有红斑时翻身时间应明显缩短。必须注意压力越大,或皮肤血液循环已经有障碍的情况下,产生压疮所需的时间会明显缩短,在一段时间之后,皮肤对压力的耐受性可逐渐增强,因而可以逐步延长翻身的时间,每阶段可延长30min,翻身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剪力造成的皮肤损害,因而必须避免在床上直接拖拉患者,翻身时使臀部皮肤受到过度牵拉会造成臀沟(肛门后上侧)皮肤受剪力损伤而形成压疮(有裂口,长时间难以愈合)。

间隙性解除局部受压是预防压疮发生的首要措施。对卧床时间比较长的瘫痪病人,经常翻身是简单而有效的解除局部压力的方法。应仔细检查受压部位有无发红、肿胀、起泡,一旦发现及时处理;也可以使用软枕、海棉垫将身体容易受压的部位托起,不能使用气垫圈,因其会使圈内皮肤循环不良,反而易使中心区呈淤血状态。

2.注意保持床面平整、干燥,保护骨突部位,要采用适当的卧位姿势,并加软垫,但要注意局部过分衬垫反而会增加皮肤压力,必须避免。侧卧位时大转子的压力最大,也最容易形成压疮。因此,要注意将下面的腿屈髋屈膝20?,上面的腿屈髋屈膝35?,确保两脚位于身体中线前或适当缩短侧卧位的时间。仰卧位时脚跟和骶部压力最大,可以在脚跟处加一衬垫,对于骶部要注意在抬高或降低床头时,骶部与床产生磨擦(剪力),亦容易形成压疮。

压疮手术后最常采用的体位是俯卧位,此位置膝关节是最容易受累的部位,其次是骼前上,胫骨前缘、脚背及脚趾。预防的方法是在受压部位加适当的软垫。

3.选择适当的床有助于预防压疮,如各种类型的气垫床。理想的术需要满足以下标准:能够尽量减少骨突部位的压力,各部位的压力可以分别调节;不影响床上身体转移活动;重量轻、价格低廉、耐用。

4.坐位起初不超过30-60min,每15-30min要有15s重量转移的时间,对于自己不能独立完成重量转移的患者,需要他人每1h协助进行重量转移30s,适当的椅垫对预防压疮有重要意义。坐垫与皮肤界面的压力尽可能低于4.3kPa(32mmHg)。

5.补充足够的营养、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治疗贫血等。注意蛋白的摄入,可以预防压疮性损伤,并可以保证病人获足够的热量。有助于提高皮肤对缺血的耐受性。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构建新组织和对损伤组织的愈合,应尽可能在食物中补充。

6.转移和放置患者时要注意避免剪力。剪力对皮肤血液循环的影响>垂直压力,应该尽可能避免。

7.注意患者的心理治疗,避免情绪对皮肤的不良影响。

8.积极防治其它并发症,包括痉挛或挛缩、异位骨化、感染和水肿等。要注意在感染或其它疾病状态下,皮肤对压力的耐受性有所降低,因而需要缩短翻身或改换体位的时间间隔。

9.注意皮肤清洁卫生,保持皮肤干燥,避免皮肤过度暴露,过度肥胖者要减肥,控制体重;少吃甜食和碳水化合物,增加活动、运动,体重过大也是造成压疮原因之一。于尿失禁、大便失禁等情况。如果尿失禁是潮湿的来源,应对病人作膀胱训练或用其他方法以减少失禁的发生。如果大便失禁或大便稀含有未消化的食物,对病人皮肤的损害很大,应及时消除其原发病因。经常洗澡,勤换内衣、床单,服装宜宽松肥大,避免过紧,也要注意防止皮肤过于干燥,寒冷时注意皮肤保暧,以改善皮肤代谢。

10.每天早晚各检查1次,以确定有无肤色改变,以便早期处理。如果出现皮肤变红或其他异常,而且30min内不能恢复,就应该高度重视,并采取适当的减压措施,直到皮肤恢复正常为止。

11.注意假肢、支具、鞋、拐杖、轮椅等使用不当时,均可能造成皮肤压力过度而造成压疮,特别是在感觉障碍的情况下,因此,在开始使用时需注意多次观察,以确认安全使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