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为什么品牌蔬菜在超市、农贸市场难觅踪迹

常到超市或农贸市场采购的人对青岛的蔬菜供应都会有这样一个印象:超市里,市蔬菜科技示范园的麦饭石蔬菜是被摆放在显要位置的,价格也比其他蔬菜高很多,在其他超市尤其是农贸市场里,除摊位上偶尔标注某种蔬菜产于何地外,很少再有品牌蔬菜。目前青岛市场上的蔬菜货源主要还是以几大批发市场为主,缺少品牌。但是,蔬菜种植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政府不可能顾及到种植、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管理成本也太高,这些工作必须由企业来完成。如果完全让市场来配置资源,微薄的利润又难以吸引企业涉足。
1、从市场发展的角度分析品牌蔬菜的发展趋势。
2、试从蔬菜销售是微利销售这个角度分析,为什么品牌蔬菜在超市、农贸市场难觅踪迹。

有满意答案另有加分,答案从网上复制的也行。

1、第一要考虑的是地域因素,由于蔬菜不可过久存放,考虑到运输问题,其产地至零售的距离限制了其品牌扩张,大米就不存在此类问题,如东北大米可以全国各地销售。那么由于运输距离,只能做蔬菜产地周边的市场品牌化运营,而什么是品牌,品牌不是企业通过农产品资源整合后,冠以一个名字就是品牌了,品牌需要大量的广告投放(如大连的咯咯哒鸡蛋,当然后期因食品安全问题消声灭迹了)。渠道自建渠道,为什么品牌蔬菜不能再菜场生存,很简单,在产品本身外观上区别不大的情况下,在菜场中有无数同质,无品牌蔬菜用低价进行倾销。举个例子,沃图手机会在外滩十八号销售,但是一旦他进入手机卖场,那他必然卖不出去,这个就涉及到渠道性质问题了,一个渠道是有其固定消费人群的。农业批发市场的零售价比菜场低近50%,为什么市民很少去买?因为第一零售的商家很少,第二距离不便捷。而同样菜场渠道也不适合品牌蔬菜的入驻,另外说一句,超市也是分等级的。家乐福价格最低,便利店稍高但东西更精细化,还有许多涉外超市里面的品牌蔬菜卖的就非常好。所以说,产品做品牌,要选好渠道,渠道决定消费人群。最后说一下,品牌蔬菜走礼品渠道往往做得非常好,具体原因自己可以剖析一下。
2、蔬菜销售不是微利销售,而是其产量太过巨大,渠道单一,任何企业想做区域性垄断都非常困难,没有垄断就很难提升价格。另一个原因就是技术越成熟,技术含量越低,生产者越多的产品,必然利润越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18
常到超市或农贸市场采购的人对青岛的蔬菜供应都会有这样一个印象:超市里,市蔬菜科技示范园的麦饭石蔬菜是被摆放在显要位置的,价格也比其他蔬菜高很多,在其他超市尤其是农贸市场里,除摊位上偶尔标注某种蔬菜产于何地外,很少再有品牌蔬菜。目前青岛市场上的蔬菜货源主要还是以几大批发市场为主,缺少品牌。但是,蔬菜种植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政府不可能顾及到种植、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管理成本也太高,这些工作必须由企业来完成。如果完全让市场来配置资源,微薄的利润又难以吸引企业涉足。
1、从市场发展的角度分析品牌蔬菜的发展趋势。
2、试从蔬菜销售是微利销售这个角度分析,为什么品牌蔬菜在超市、农贸市场难踪迹觅踪
第2个回答  2011-06-18
想走品牌路线,必需集中化种植并管理,才可能有品牌保障,才能做品牌渠道!!再有就采购环节控制,采用连锁超市的方式也可以,但质量控制的压力就全部转嫁到了采购,但可以采用与采购地统一合同,统一管理的方式,但前途漫漫,估计需要一段路程和实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