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的历史

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都有什么大的事情发生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
镇情概况
  新阳镇位于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南缘,行政区划上属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距天水市区27公里。新阳镇是一个地理范畴,包括四个乡镇——新阳镇、琥珀乡、五龙乡、凤凰乡。共有约一百余个自然村,人口约12万。   新阳镇位于麦积区西北部,东邻秦州,西与甘谷毗邻,北与秦安接壤,区域面积86.6平方公里。辖有24个行政村, 155个村民小组,20个镇属单位, 6871户,农业人口33470人,非农业人口96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3630人。耕地面积4.7万亩,其中川地0.4万亩,山地4.3万亩。境内渭河自西向东流经全境,陇海铁路、宝兰铁路纵贯东西。新阳渭河公路大桥连接南北,北甘公路穿越全境。镇村公路四通八达,田间农路成网,交通十分便利。   自然环境   新阳镇是由渭河冲击、侵蚀而形成的河谷盆地。其河北属于黄土高原南缘,河南属于西秦岭北支系山脉。新阳镇川区海拔1100米左右,南北山区海拔高度在1300米至1800米之间,新阳镇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适当,属于暖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2度,最冷月为一月,最热月为七月。年降雨量500毫米至600毫米,一年有两个降雨峰值,七月多属于雷雨;从九月下旬到十月中旬,由于受冷暖锋面交汇形成的华西秋雨的影响,多为连绵数日的阴雨天气。
经济发展
  镇党委、镇政府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农村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商贸兴镇,产业富民,山川连动,科技推动”四大战略目标,走“依托项目振兴,面向市场发展,深化改革增效”三条路子,按照“山药川果、高畜低禽”和“上青中红下紫”的产业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全区将“三新阳地区建成全市最大的高效农业主产区和畜禽养殖示范基地”,全镇上下坚持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实现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截至2007年底,全镇经济总收入6370.37万元,农业收入5192.67万元,镇财政收入205.2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9783.20吨,人均产粮292.29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03元。   新阳镇商贸活跃。以新阳综合农贸市场为主体的商贸业日益繁荣,年成交额已突破821万元大关,市场上百货齐全,物美价廉,深受周围乡镇及邻县群众的青睐。境内陇海线、宝兰线设新阳镇车站,渭河上架有铁索钢板吊桥和新阳渭河公路大桥,横跨南北,镇村道路纵横交错,交通非常便利,发往兰州、天水、甘谷、秦安的客车全天候营用。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全镇24个行政村都通电、通邮。截至2007年底,全镇已开通程控电话4731部,移动电话2145户;境内有130、139通讯网站、地面卫星插转站各一处,郭王、上池“2+1”,温集、赵庄“8+1”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四处,方便、快捷、清晰、逼真的服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迅猛。物产日渐富足,杏子、葡萄、胡大苹果等果品因色泽鲜美、风味独特而闻名,果农的品牌意识业已形成,到2007年底,全镇的葡萄、加工型苹果、红苹果等林果面积累计达到14000多亩。畜牧养殖业发展壮大,畜禽规模养殖户达到700多户,畜禽饲养量突破138000只(头),已有养殖场12个,肉禽蛋产品已远销兰州、西宁、新疆、内蒙等市场,年创经济效益500多万元。新兴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以坚山、杨岘等村为示范点,带动凤凰9村种植中药材3000亩,积极推广新品种洋芋种植5000亩,农村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累计全年输转劳动力8700多人次,增加收入5200万元。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通过对新阳水泥厂、霍坪砖厂、胡大砖厂、温集砖厂等企业深化改革,年产值已超过4000万元,成为我镇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基础设施
  道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新修通村公路63条112公里,实施砂化56条98公里。建成了凤凰泉人饮工程和新阳镇安全人饮工程,解决了全镇的人畜吃水难题。积极实施以 “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全面完成了郭王、张坪、坚山、新寨、温缑等15村1650户沼气池建设。进一步挖掘土地潜力,不断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完成了温集、王庄、赵庄等村的农业综合开发,大大提高了田地产出效益,新修农田基建,在凤凰片区建成水平梯田3020亩,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村镇面貌日新月异。完成了新阳镇农贸综合市场建设和新阳司法所、新阳法庭、新阳供电所办公楼建设工程,建成了新阳镇政府办公大楼,改善了机关办公条件。积极争取,多方筹资,实施了胡大、裴峡、王庄3村堤防项目和当铺沟治理项目,完成了赵庄、杨岘、温集、郭王、胡大4村的整村推进项目,完成了主街道硬化、亮化工程。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市列胡大村、区列裴峡村为重点,推进温集、赵庄、杨岘等村的新农村建设有了新进展,完成小巷道硬化30条22800平方米。
社会事业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全镇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24所,教师375名,学生6561多人。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增加,办学条件日趋完善,教师队伍素质和学校的生源及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逐年提高。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快。以新阳卫生院和新阳卫生院席西分院为中心,30多家村级卫生医疗保健站及40多家个体诊所为网络的医疗机构遍布全乡,广大群众就医非常方便。
发展展望
  伴随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劲东风,勤劳、智慧的三万四千多新阳人民,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改革和发展两面旗帜,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心,奋力拼搏,扎实工作,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定能取得新阳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新的更大成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