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的跨度和高度怎么比例的?

如题所述

一般比较合理的比值是跨高比为12,就是梁高是跨度的1/12。

由于建筑周边为带圆抹角的方形平面,设计者将双向主钢索布置在平面对角线方向,大大减小了平面直边压环内的弯矩,为了平衡直边的侧向力作用,在直边部分设支撑系统,将索的向内拉力传递给下部结构。

充气索膜结构由于索和膜在不同受力条件,索的不同的预张力,结构有不同的体型,因此对设计方法如找形、裁剪、非线性大变形的设计计算方法,均有相当难度。

扩展资料:

承受竖向荷载,以受弯为主的构件。梁一般水平放置,用来支撑板并承受板传来的各种竖向荷载和梁的自重, 梁和板共同组成建筑的楼面和屋面结构。

与其他的横向受力结构(如桁架,拱等)相比,梁的受力性能是较差的,但它分析简单,制作方便,故在中小跨度建筑中仍得到了广泛应用。梁在荷载作用中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有时也承受扭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跨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跨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7

一般比较合理的比值是跨高比为12,就是梁高是跨度的1/12。 《高规》6.3.1 条规定: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hb可按(1/10~1/18)lb确定,lb为主梁计算跨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当梁高较小或采用扁梁时,应验算其承载力和受剪截面要求外;尚应满足刚度和裂缝的有关要求。在计算挠度时,可扣除梁的合理起拱值;对现浇梁板结构,宜考虑梁受压翼缘的有利影响。

一般的,简支体系中装配式板桥h/l取1/12~1/16;装配简支梁h/l经济范围为1/11~1/18,在跨径偏大时取用偏小的值;预应力混凝土梁h/l取1/15~1/25左右。在其它体系中,梁高的变化根据受力特点在跨中与支点所取的范围有所不同。

扩展资料

梁跨设计要点

1、钢筋混凝土梁的跨高比对它的结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设计时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若设计梁高在表中上下限范围内取用时,可不作挠度及裂缝宽度验算,只需进行抗弯承载力及抗剪承载力计算,求出纵筋和腹筋数量。

2、跨高比的上限,当荷载跨度比值较小时,常由挠度控制。如果荷载跨度比值较大,则由抗弯承载力控制。参数变化时,控制范围应作相应调整。

3、跨高比的下限,都由裂缝宽度控制。分析可知,跨高比越小,梁高越大,则裂缝宽度越大。工程设计时,为了不作挠度验算,就增大梁高,减小跨高比,而未作裂缝宽度验算,是不妥的。

4、以上计算都是假定悬臂梁有一个理想的固定端,而支座处无竖向位移、无转角。如悬臂梁在支座处有转动,将对挠度有影响,跨高比需作相应调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跨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跨高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9-25
  总结如下,框架梁跨高比为L0/h 。混凝土规范 第11.3.3条有明确规定;剪力墙连梁为Ln/h 混凝土规范11.7.8明确规定(老规范可能是LO,但出了勘误表改为Ln了);高规没有明确规定。深梁跨高比见混凝土规范10.7.5 Lo/h为跨高比,LO取法见10.7.1。”
2010版砼规11.3.5条文说明:
11.3.5 为了保证框架梁对框架节点的约束作用,以及减小框架梁塑性铰区段在反复受力下侧屈的风险,框架梁的截面宽度和梁的宽高比不宜过小。
考虑到净跨与梁高的比值小于4的梁,作用剪力与作用弯矩的比值偏高,适应较大塑性变形的能力较差,因此,对框架梁的跨高比作了限制。
看来规范限制跨高比的初衷是,防止梁侧向屈曲,所以跨高比的中的跨度应该取侧向支撑之间的距离,我认为对于框梁和连梁应该取净跨。
2010高规:
7.1.3 两端与剪力墙在平面内相连的梁为连梁。如果连梁以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矩和剪力为主,竖向荷载下的弯矩对连梁影响不大(两端弯矩仍然反号),那么该连梁对剪切变形十分敏感,容易出现剪切裂缝,则应按本章有关连梁设计的规定进行设计,一般是跨度较小的连梁;反之,则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其抗震等级与所连接的剪力墙的抗震等级相同。
此处区分连梁和框梁的跨高比,关键在于对剪力的计算上,应该是净跨度。
2010砼规条文说明:
G.0.3 本条给出了适用于l0/h<5.0的全部深受弯构件的受剪截面控制条件。该条件在l0/h=5时与一般受弯构件受剪截面控制条件相衔接。

G.0.4 在深受弯构件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竖向钢筋受剪承载力计算项的系数,根据第6.3.4条的修改由1.25调整为1.0。
此外,公式中混凝土项反映了随l0/h的减小,剪切破坏模式由剪压型向斜压型过渡,混凝土项在受剪承载力中所占的比例增大。而竖向分布筋和水平分布筋项则分别反映了从l0/h=5.0时只有竖向分布筋(箍筋)参与受剪,过渡到l0/h较小时只有水平分布筋能发挥有限受剪作用的变化规律。在l0/h=5.0时,该式与一般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相衔接。
在主要承受集中荷载的深受弯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中,含有跨高比l0/h和计算剪跨比入两个参数。对于l0/h≤2.0的深梁,统一取λ=0.25;而l0/h≥5.0的一般受弯构件的剪跨比上、下限值则分别为3.0、1.5。为了使深梁、短梁、一般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连续过渡,本条给出了深受弯构在2.0<l0/h<5.0时λ上、下限值的线性过渡规律。
应注意的是,由于深梁中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对受剪承载力的作用有限,当深梁受剪承载力不足时,应主要通过调整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来满足受剪承载力要求。
可明显看出,深受弯构件的划分中,跨高比是取计算跨度计算的。

总结起来,跨高比中跨度的取值应该是:
框梁:净跨
连梁:净跨
深梁:计算跨度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6
  梁的跨度和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6.3.1条原文抄录如下: 6.3.1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hb可按(1/10~1/18)lb确定,lb为主梁计算跨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以下为条文说明原文: 6.3.1 过去规定框架主梁的截面高度为计算跨度的 1/8~1/12 ,此规定已不能满足近年来大量兴建的高层建筑对于层高的要求。 近来我国一些设计单位,已大量设计了梁高较小的工程,对于 8m 左右的柱网,框架主梁截面高度为 450mm 左右,宽度为 350~400mm 的工程实例也较多。
  国外规范规定的框架梁高跨比,较我们更小。例如美国 ACI 318―99 规定梁的高度为: 以上数字适用于钢筋屈服强度 420MPa 者,其他钢筋,此数字应乘以 (0.4+fyk/700) 。 新西兰 DZ 3101―94 之规定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们规定的高跨比下限 1/18 ,比国外规范要严得多。因此,不论从国内已有的工程经验以及与国外规范相比较,这次规定的 1/10~1/18 ,是可行的。
  在选用时,上限 1/10 仅适用于荷载较大的情况。当设计入确有可靠依据,且工程上有需要时,梁的高跨比也可小于 1/18 。 在工程中,如果梁的荷载较大,可以选择较大的高跨比。在计算挠度时,可考虑梁受压区有效翼缘的作用,并可将梁的合理起拱值从其计算所得挠度中扣除。
第4个回答  2019-12-23
梁的跨度和高度怎么比例的?
我来答
Demon陌
LV.12 2019-08-22
一般比较合理的比值是跨高比为12,就是梁高是跨度的1/12。
由于建筑周边为带圆抹角的方形平面,设计者将双向主钢索布置在平面对角线方向,大大减小了平面直边压环内的弯矩,为了平衡直边的侧向力作用,在直边部分设支撑系统,将索的向内拉力传递给下部结构。
充气索膜结构由于索和膜在不同受力条件,索的不同的预张力,结构有不同的体型,因此对设计方法如找形、裁剪、非线性大变形的设计计算方法,均有相当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