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迟处死的凌迟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凌迟也称陵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
陵迟原来指山陵的坡度是慢慢降低的,用于死刑名称,则是指处死人时将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使受刑人痛苦地慢慢死去。凌迟刑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正式定为刑名是在辽,此后,金、元、明、清都规定为法定刑,是最残忍的一种死刑。
凌迟刑最早出现于五代时期,是最残忍的一种死刑。共需要用3357刀,并且要在最后一刀,也就是第3357刀,要将罪犯刺死,才能凌迟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1

凌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凌迟用于死刑名称,则是指处死人时将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是一种肢解的惩罚,即包含身体四肢的切割、分离。

清朝末年1905年法国士兵拍摄的照片,显示为真正的“八刀刑”处决。八刀刑,刽子手利用一篓编上号码的锋利刀具:第一刀,切胸口(一律从左侧开始,下列其他部位亦然);第二刀,切二头肌;第三刀,大腿;第四刀和第五刀,切手臂至肘部;第六刀和第七刀,切小腿至膝盖;第八刀,枭首。肢解后的尸体残骸放入篓子里,头颅则公开示众,期限不定,这是清朝末年的做法。

扩展资料

凌迟的起源

“凌迟”二字最早出现在《辽史·刑法志》,指名为一种肉刑的名目。这个名词非常神秘,无疑的是汉人文字和草原民族契丹语的结合。

从元朝开始,只能找到第二种写法,也就是冰字旁的“凌”,而且永远只作为刑的解释。古代的写法只有在古籍出现,后来的人不再采用。从此“凌迟”只是肉刑的名字,少数博学多闻的人才会记起它从前的意义。

汉朝以后,中国古代谨慎定义律法的刑罚规范。一个好的王朝必须尽力抑制死刑的数量,必须废除最残酷的肉刑。因此,隋朝为他们的权力制定了“五刑”:笞、杖、徒、流、死。唐朝也采行这项系统,后来的几代亦相继跟随,唐朝的刑罚有明显减轻。

宋朝“凌迟”刑的持续扩张,但同样地王权拒绝更改刑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凌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凌迟”一词见于《荀子·宥坐篇》:“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本义是指逐渐缓慢升高的山坡,把“凌迟”一词借用来作一种刑罚的名称,是“杀人者欲其死之徐而不速也,故亦取渐次之义。”(沈家本《历代刑法分考》)凌迟刑在史籍中有支解、磔等多种名称,虽然说法不同,但施刑的手段差不多。这一刑法始于五代。“凌迟”是死刑的一种。这种刑罚被正式列入刑法法典始见于《辽史·刑法志》:“死刑有绞、斩、凌迟之属。”沈家本先生说“凌迟之刑始见於此,古无有也。”(沈家本《历代刑法分考》)辽代以后,宋、元、明、清的史书中均有关于凌迟刑的记载。《宋史·刑法志》介绍:“凌迟者先断其肢体,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大明律》、《大清律》中都有明文规定:“谋反大逆:凡谋反谓谋危社稷。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绞斩以外有凌迟,以处大逆不道诸罪者。”市井骂人“小挨刀的”“干刀万剐”的说法是有所据的。官修的史书不便把这种酷刑的手段说得太详细。明人王明德就说得比较清楚了:“凌迟者,其法乃寸而磔之,必至体无余脔,然后为之割其势,女则幽其闭,出其脏腑,以毕其命,支分节解,菹其骨而后已。”寸磔,就是一寸一寸地割。“相传有八刀之说,先头面,次手足,次胸腹,次枭首。皆刽子手师徒口授,他人不知也,京师与保定亦微有不同,似此重法,而国家未明定制度,未详其故。”(沈家本《历代刑法分考》)八刀凌迟不能算作寸磔,凌迟究竟割多少刀,正如沈家本先生所说法无明文,全凭刽子手具体操作。据记载明正德五年(1510)大太监刘瑾伏诛,以凌迟处死,“例该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先十刀一歇一喝。头一日该剐三百五十七刀,如大指片,在胸膛左右起初开刀……凌迟三天刑毕。”

  明末崇祯年间郑鄤被凌迟处死,时人记下了当时的场面“黎明脔割之旨乃下。行刑之役具提一筐,筐内均藏铁钩利刃,时出刃钩颖以沙石磨利之。埊阳(即郑曼)坐于南牌楼下,科头跷足,对一童子嘱咐家事絮絮不已。鼎沸之中忽闻宣读圣旨应剐三千六百刀,刽子手百人群而和之如雷震然,人皆股栗。炮声响后,人拥挤之极,原无所见,下刀之始不知若何。但见有丫之木指大绳勒其中,一人高距其后伸手取肝肺两事置之丫颠。忽又将绳引下,聚而割之如娟。须臾小红旗向东驰报,风云电走,云以刀数据报大内。”

  而最惨的是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因为崇桢皇帝中了反间计,误以为他通敌卖国,判他凌迟处死,行刑前以鱼网覆身(让肌肉突出以便下刀),游街示众,被北京城无知的民众冲上前去,把他的肉一块一块咬下来...

  那种心理的痛恐怕远高于生理的痛。

  清嘉庆八年(1803)亦有一人因“大逆”遭凌迟处死。是年二月二十日清仁宗颙琰从圆明园回宫进神武门。此时一人从神武门西侧俗称“黑老呱殿”之后冲出欲刺嘉庆。此人被捕后审不出所以然来,只知名叫成德是一杂役。因其罪恶滔天,定凌迟处死,同时被杀的有他两个十来岁的孩子。成德凌迟处死应在菜市口,据云成德被凌迟过程中到后来“血尽但流黄水而已”,“肌肉已尽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听犹存”。剐到一半成德对刽子手说:“快些”,刽子手回答他“上让你多受些罪”,“遂闭目不复言”。凌迟后还要枭首陈尸示众,以警效尤。菜市口西鹤年堂一带就是刑杀之地,沿途冥衣铺、棺材铺独多,为此地是杀人场也。凌迟从辽代开始定为正式刑罚,一直沿袭到清末。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沈家本奏请,颁布《大清现行律例》后才下令将凌迟、枭首、戮尸等法“永远删除,具改斩决”。凌迟等酷刑被废除,死刑仍分绞、斩两种,而且各种名目的酷刑并没有禁绝。酷刑是随着封建统治的倒台而废除,随着封建意识的消亡才会绝种的。

  清光绪年间的1905年3月25日,此人因杀害某蒙古亲王,本来被判处火刑,但皇帝认为火刑太过残忍,乃要求改以凌迟之刑以表慈悲,据说为了防止受刑人在刑罚途中休克死去,在处刑前都被 灌以大量鸦片,因此照片中受刑者的恍惚表情可能与鸦片有关。

参考资料:http://www.bsxxg.com/files/2005_7_1/20057114033335203601.asp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5-09-02
中国古代有种十分残酷的刑法叫做“凌迟”。它的惨酷特点,就在于执行死刑时使受刑者缓慢地死去,以加重死者的痛苦。凌迟也作陵迟,指丘陵逐渐低下去之势,不想却用到行刑处死人的上面来了。凌迟也叫剐刑。怎么“剐”法,宋代刑法志里就记载说:“凌迟先断其支(肢)体,乃抉(割断)其吭(咽喉),当时极法也。”好像已够残酷了。哪知历代行刑都又各有其“创造”,不尽相同。故而相传凌迟有八刀之说,先头面,后手足,再胸腹,最后枭首。更惨酷的还有“寸而磔之,必至体无余脔……出其脏腑,比毕其命,支分节解,俎其骨而后已。”这就更令人惨人忍闻了!

###
###

“凌迟”酷刑,亦作“陵迟”,是指山陵斜坡逐渐低下,含有慢慢之意,又俗称为“剐”。因其规例在千刀之上,“凌迟”还可通称为“千刀万剐”。唐律尚无“凌迟”,五代才特置。马端临《文献通考》说宋代中后期始用“凌迟”,但不常用。《宣和遗事》记章敦在越州时,专事惨刑,有“刀掊”、“钉手足”、“剥皮”、“斩颈”、“拔舌”,但不见“凌迟”。元代“凌迟”载于法典刑律,具体行刑较少。

只是到了明代,“凌迟”用语频繁起来,较为典型的是明代《瑞严公年谱》、《渔樵话郑本末》,其中对“凌迟”的详述,使人见其具体步骤——

“凌迟”时搭起一座棚子,棚前竖起一根上有分叉的粗木杆,刽子手手持磨得锋快的铁钩、利刃,三声炮响后便开始,规例是3357刀,每十刀一歇,一吆喝,剐得肌肉如大指甲片,一条一缕,密麻丛集,犹如刺猬。初动刀时,血流寸许,再动刀则无血了。主要是因受刑者受惊,血俱入小腹、小腿肚,剐毕开膛,血都从这里流出去了。“凌迟”后将受刑者五脏、躯体、头都吊在杆上示众,监刑官舞红旗,策快马,飞驰宫中,向皇帝报告刀数……

对犯人采取这样厉害的“凌迟”,是因明初朱元璋就执刑甚严,当时官员们竟用鸠血染衣带,一有捕拿,即吮带死,以免受酷刑折磨。据《明史》、《明实录》,当时刑法无所不用其极:

朱有熺以掠食人肝脑为能事,朱宪逼奸妇女或生置棺中烧死,或手刃剔其臂肉,剜目耳。还有的活埋露首,使其慢死,或让受刑人吃自己儿子被割下的鼻、舌。朱国桢《涌幢小品》说两广都督韩观杀人成性,竟用人皮当坐褥,吃人眼。夏允彝《幸存录》说一徐姓术士,因骂魏忠贤被捕,手足被钉在门板上,遍体浇上沥青,用椎敲,一会儿举体皆脱,其皮壳俨若一人……

祝允明《野记》中的有关记载更让人惨不忍睹:

高皇恶顽民窜逃缁流,聚犯者数十人,掘泥埋其头,十五并列,特露其顶,用大斧削去,一削去数颗头,谓之“铲头会”。国初重辟,凌迟处死外,有“刷洗”,裸置铁床,沃以沸汤,以铁刷刷去皮肉。有“枭令”,以钩钩背悬之。有“称竿”,缚置竿彼末,悬石称之。有“抽肠”,亦挂架上,以钩入谷道,钩肠出,却放彼端石,尸起肠出。

据说发展到后来,每次凌迟要由两个人执行,从脚开始割,一共要割一千刀,也就是要割下一千片肉片才准犯人断气。

而据说犯人若未割满一千刀就断了气,执行人也要受刑。

而受此刑最有名的人就是大太监刘谨,听说一共割了三天才让他断气...

参考资料:http://news.eastday.com http://post.baidu.com http://218.21.45.20

第4个回答  2005-09-07
正月十五,元宵节。
杀了韩家一家四口的赵老四要在今天被处决。
听说因为赵老四杀人的时候太过残忍,刑部、大理寺的头头们为了怎么处刑争争吵吵了两个月,最后还是屁都没放撑抖一个,一个奏折送给皇帝老倌那里“圣心独断”去了。皇帝老爷子朱批下来,俩字:“凌迟”。
我是给赵老四凌迟的主刀。
我跟着师傅当了三年刽子手,过我刀口的死刑犯没有百把个也有个七八十。这一点远远不如我师傅,据他说,他杀过的人,拿那脑袋当夜壶用,一天晚上能换仨。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把人脑袋当夜壶,不知道从哪里把尿给撒进去,师傅就是师傅,居然能把这么大一个技术性难题给攻克。每次想起这事,林秀才描述说我当时的表情就是一个词:“唏嘘不已”。唏嘘是什么意思?我不太明白。倒是每次哄我外甥撒尿的时候总要口中“嘘嘘”几声那小屁孩才肯羞答答的喷出股黄汤水出来,难不成我想起师傅晚上把人头当夜壶的光荣事迹居然像在撒尿?而且还“不已”,难不成是小便失禁?
读书人就是坏啊,骂人都要拐着弯。
啊,话扯远了,归于正题继续说:话说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全城百姓手拿花灯,兴高采烈、兴致勃勃、兴趣盎然、兴头十足直奔城西义庄。今天本来是在城南的夫子庙办灯会的,可全城老百姓听说要在义庄给赵老四凌迟,哗啦一下,这整个渠县成了什么来着,哦,林秀才说的:“万人空巷”。黑压压的人头全挤到义庄外面的空地上来了,我的娘也,看着密密麻麻的人头,我想着在我鬼头刀下面剁下的人头,再剁十年也没眼前这么多人头数。
师傅自愿当我助手。本来这主刀应该是他的,师傅给过不下十个死囚行过凌迟,不过他给上面下来监督行刑的大老爷说他老了,给人帮帮手还成,可要是连续几天做那“细致活儿”,身体实在是不行了。接着又拼命给人家推荐我,说我年轻,体力好,吃的不多,干活出色,又是他徒弟,我的手艺他信得过。后来我听说师傅的这些话,第一感觉就是:我被这老混蛋给卖了。什么吃的不多,干活出色,不就是每次行刑的之后我都要大吐一次嘛,替他省了顿饭,居然还把这档子丑事当卖点。真是人越老脸皮越厚。
按照我朝律法,男子凌迟需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多一刀少一刀都不行。假如皇帝老爷子有意见,还可以增减一些刀数。听师傅说,他行刑这么多年,只有一次凌迟是要割满三千七百八十九刀,而获此“殊荣”的是一个判贼。师傅又说,那次行刑之后,他累的在床上躺了半月。
凌迟是项技术活儿,要的可不止是力气。平时砍头,鬼头刀大力砍一下,断了颈骨再顺势切开脖子上的连皮肉,咕噜一下脑袋就滚地了。可凌迟就大有讲究了,要的是刀刀须见血掉肉,每刀割下的肉也就只有指甲盖大小,由背及腹,由下及上,这期间还不能随便让死囚轻易死掉,每次行刑,至少也要五六天的时间,每天有规定的刀数,刽子手必须严格进行。要是弄错一点,嘿嘿,搞不好那掉脑袋的可就不止一个人了。
师傅今年五十,他说他老了,要把这渠县第一把刀的名号传给我。我恭恭敬敬的给师傅磕了仨响头,然后理直气壮的跟他说:我这把刀只剁脑袋,不杀猪。师傅啼笑皆非的狠狠打了我一响头。我真有点冤:本来嘛,什么第一把刀,听起来就像一杀猪匠。

到了午时,三声追魂炮响。官差衙役把看热闹的人拦在行刑台三丈之外,行刑台上就剩下我和师傅,还有等着被活刮的赵老四。
验明正身,专程前来参观行刑的老爷宣布对赵老四凌迟处死。师傅把盛着刀伤药、小刀、二锅头的盘子递我面前。
我冲着赵老四嘿嘿一笑:兄弟,怕不怕?
赵老四长的一身膘,哑着声道:老子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师傅旁边不屑道:再过十八年,你小子还是被我徒弟活剜。
师傅就是师傅,话说的就是有水平,一下堵了这小子的口。
师傅说:别说了,动手。
我拿起小刀,这刀昨晚上我认真磨了半宿,现在看起来简直就是能吹毛断发。在赵老四面前晃了晃,手起刀落,立马剜去他的喉结,然后飞快敷上刀伤药。这里面有讲究:没了喉结,犯人就叫不出声,免得下面行刑过程中鬼哭狼嚎,一点都体现不出凌迟这种技术活儿的高明之处。
第一刀。旁边有人唱票。
今天是行刑第一天,赵老四每日需剐他六百刀,六日方完。
师傅拿了个大白瓷盘把刚剜下的喉结放在盘中央。我绕到赵老四背后,从背部开始,一刀一刀的将他后背的肌肉一一剜下,然后放在瓷盘里。刀刀落肉,片片带血,一片挨一片摆在盘子里。等到摆满了一盘,就有人上行刑台把盘子端下去给围观的老百姓看。
这下掀起了一个高潮,一时间人头攒动,人人都想上来看看那一盘子人肉是啥样。没看到的拼命向前挤,看到的纷纷啧啧惊叹:瞧这刀工,比城东刘二麻子火锅店里的羊肉片还切的薄匀。
师傅也朝我笑笑,我没空理会得,自是一个劲儿的在赵老四背后挥刀开剜。心头还得盘算着,这六天割下的肉可得计算好了,别到时候没地方下刀,那可关系到我当刽子手的前途。
割一百刀可以休息一炷香的时间,我停下手的时候,赵老四背后已经是血肉模糊一大片,不过都已经敷上了刀伤药,不会让他流血过多早早牺牲。师傅递给我一些吃的,我拿起就朝嘴巴里塞,也不觉得有啥恶心,倒是肚子真有些空了。
趁着我休息的时间,师傅拍拍我肩膀:徒弟,这次你做完这桩事,我可可以好好休息了。
我边嚼边说道:师傅,你不会就这么撒手走了吧!你这身体,再干两年也没问题。
师傅哂道:你小子已经能独当一面了,我干吗还跟个老母鸡似的看着你。
我嘿嘿傻笑:说的也对哈,师傅。你有空了,给我找个师娘啊!
师傅笑的有些苦涩:谁家姑娘会看上刽子手,何况你师傅我都已经是个糟老头子了。
飘香院的老鸨秦妈妈不是对师傅你挺有意思的吗?
师傅重重一脚踹我屁股上:臭小子,休息够了起来继续行刑。
哦。我无奈的重新拿起小刀。
说真话都没好下场,这话一点不假。

赵老四撑到第四天就死了。这也怨不得他,从背后看,他都成骨头架子了,下面俩腿也已经能见着白骨。要不是那点刀伤药把他吊着,他早流血流成干尸了。师傅说其实赵老四还是挺能撑的,以前他凌迟的那些人,没一个超过三天就死了,那些人事实上都是被自己的惨状给活活吓死的。
剩下的事就很枯燥了,我们师徒俩对着一死尸不停的剜肉、数刀数。赵老四也终于成了一副没肉的骨头架子,肚子里面的五脏六腑流到地上一滩。至于旁观的老百姓,过了头两天就没啥人来看了。凌迟这种事,就开头看个新鲜,知道是咋回事,没了兴趣自然也懒的来看;何况,看一副骷髅的诞生也不是啥愉快的回忆。
第三千三百五十七刀,行刑完毕。
我和师傅开始收拾吃饭的家伙,听唱票的官差朝大老爷禀告行刑结果:回禀大人,死囚赵老四凌迟之刑,共三千三百五十七刀,行刑完毕。
剜的还真干净。听大老爷的口气似乎挺满意我的手艺。
徒弟,你出师了。背后师傅小声的告诉我这事。
我扭头看了看师傅,没吭声。

下行刑台的时候我告诉师傅:我想去做厨师。
师傅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打量我,看的我一身起鸡皮疙瘩,半晌才慢悠悠的问:为什么?
我刀工这么好,切肉不比那些大厨差。我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去你××的。

参考资料:http://bbs.qq.com/cgi-bin/bbs/show/content?club=3&groupid=108:10762&messageid=8599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