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感”是什么意思?

人们常说某种布料富有质感,我也喜欢用这个词,但具体指什么我也描述不出来,好像是指感觉上很有触动感,或者是面料较厚且有一定细度的磨擦度,或者是指颜色具有某种重量的冲击感,抑或是一种情绪上的冲动?要不然就是直白地理解为品质较好的感觉?或者是指一种硬度?再或者就是内在的一种力度和能量?

我也喜欢这个词,首先,质感的意思多指某物品的材质、质量带给人的感觉。
也指雕塑、绘画等艺术品所表现的物体的物质真实感 ,详细解释为“所表现的物体的真实感”。

若从专业角度讲,
质感是指视觉或触觉对不同物态如固态、液态、气态的特质的感觉。在造型艺术中则把对不同物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现把握的真实感称为质感。不同的物质其表面的自然特质称天然质感,如空气、水、岩石、竹木等;而经过人工的处理的表现感觉则称人工质感,如砖、陶瓷、玻璃、布匹、塑胶等。不同的质感给人以软硬、虚实、滑涩、韧脆、透明与浑浊等多种感觉。中国画以笔墨技巧如人物画的十八描法、山水画的各种皴法为表现物象质感的非常有效的手段。而油画则因其画种的不同,表现质感的方法亦很相异,以或薄或厚的笔触,画刀刮磨等等具体技巧表现光影、色泽、肌理、质地等等质感因素,追求逼肖的效果。而雕塑则重视材料的自然特性如硬度、色泽、构造,并通过凿、刻、塑、磨等手段处理加工,从而在纯粹材料的自然质感的美感和人工质感的审美美感之间建立一个媒介。

参考资料: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0
质感的意思:指雕塑、绘画等艺术品所表现的物体的物质真实感。

【词语】:质感

【拼音】:zhì gǎn 
【注音】:ㄓˋ ㄍㄢˇ
【基本解释】:指雕塑、绘画等艺术品所表现的物体的物质真实感。
【引证解释】:所表现的物体的真实感。 柯岩 《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这个姑娘给他的感觉就是一个具有活生生的美且极富质感的雕像。”
【造句】:这尊雕像手法细腻,给人以丰富多彩的质感。
第2个回答  2019-02-18
最近也经常用质感这个词,我来谈谈我的看法和想法。
像题主说布料富有质感,第一,只看见了还没摸到,说到很有质感,意在表示这布料在自己心中就已经知道它什么材质做的,脑中把以前摸过的感觉回想了一遍。
第二,看见了又摸到了,说到很有质感,说明光看布料的感觉不够强烈,这种看的感觉不能把你带入曾经摸过的感觉中,但是随后伸手去摸,发现,嗯,和以前的感觉一样。

像我们在别人家看见大理石台面,说好有质感,这里说的质感是我们曾经摸过大理石,知道它触手的一个感觉,而这个台面不用摸也可以反映给我们这个感觉,这就叫质感。
第3个回答  2011-07-29
是直观的认知度。质:材质。感:感受。
第4个回答  2019-09-26

比如有质地光滑的各类瓷器、不锈钢制品、金银铜等金属器皿,也有表面粗糙的陶罐、竹木制品,还有色彩透明的各类蔬菜水果,柔和的衬布、毛皮等,所有这些物品皆因质地不同、对光线的吸收与反射不同而形成各自的固有色,也会因光源色与环境色的影响而形成独特的色彩关系。应该仔细分析各类物体的特性,寻找它们的共性,就能较好地表现出它们的质感。

金银铜等金属性器皿,有着较为严格的造型,正常光线下明暗对比强烈,有较强的高光和反光,暗部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色彩变化复杂,画这类物体时,要能表现出明暗面的突然转折,即形体结构与色彩转变的地方要用色彩交待清楚,同时金属类物体最易体现其特质的是反光部分,受环境色的影响明显,暗部的反光其色相、明度、纯度要画准。

在画陶、瓷类瓶罐等物体时,要注意用圆柱体会理解颈,用球体去理解弧形状的瓶肚,对明暗形成的转折、虚实等较复杂的透视面,要整体地描绘并画出体积感。

陶与瓷是两种不同质的物体。陶类瓶罐表面没有光泽,显粗糙不光滑,暗部反光也弱。画陶类制品和瓷类物品,其共性是注意造型的对称性。再从造型上注意口与底形成椭圆弧的形状,及椭圆向上向下不同位置的宽窄变化,颈部与瓶体的连接关系,明暗程度、形状和色彩上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