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中描绘边地奇异秋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情?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人指什么人

范仲淹的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中描述的秋风萧瑟,满目荒凉的秋景,既有作者的爱国激情,忧国之思,壮志未酬边疆未平的感慨,又有浊酒一杯难消万里乡愁的浓重思乡之情,构成了作者与边疆战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人不寐”中的人是指边疆战士(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将军”+“征夫”)。

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时间地点,衡阳雁去无留意用拟人的手法写人的感受,雁去尚且无留意,可想而知,边疆战士又是怎样的心情,反映了延州这个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的景象。四面边声连角起表明战事吃紧,千嶂里是说延州这个地区处在层层山峦环抱之中,环境恶劣,长烟落日孤城闭展现的是一种充满肃杀之感的边关战地风光。浊酒一杯家万里是作者自书胸臆,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却敌强我弱,天长日久之下,难免起思乡之情,然而燕然未勒归无计,边患未平无法归家。羌管悠悠霜满地是“人不寐”时的所闻所见,表达的凄清、悲凉之感比“长烟落日”时更甚。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边疆战士彻夜难眠,鬓染白发,泪流满面,既有壮志未酬的感慨、忧国的情怀,又有浓重的思乡之情。

1038年,西夏李元昊称帝,连年侵宋,宋军屡战屡败,延州沦为孤城。1040年,范仲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此词即作于知延州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13
此诗的写作背景为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你说的这首诗是《渔家傲·秋思》吧,听名字就可以知道作者想念家乡的思想感情,而此时战况危机,又怎么能做回家的打算呢?此句中蕴含的感情有无赖、思恋、渴望胜利、急切等思想情感.至于将军白发征夫泪指的是将军和士兵们因怕胡人偷袭,所以守了一晚上,将军在晚上油然生起了这股情感,便做了这首诗,次日,将士们都发现将军又增添了几许白丝,而将士在晚上谁又知悄然落下了多少的泪珠啊...没指名 这样你大概夜知道了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欢迎采纳哟!
第2个回答  2011-07-10
这首词的上半阙写“落日孤城”的景象,下半阙写戍边将士的苦闷情绪,充分表达了作者坚持击溃西夏侵扰的决心,但又流露出深沉的思乡情绪。....我猜应该是作者本人